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從《何日君再來》到《翻身農奴把歌唱》

(2019-11-08 14:44:47) 下一個

 

鄧麗君小姐的歌聲曾經迷倒了一代中國有誌青年,可是80、90後們很少知道鄧小姐的歌曲曾經是禁歌,這首《何日君再來》不但是靡靡之音,而且是反動透頂的盼望大日本皇軍歸來的“漢奸歌曲”——“賀日軍再來”嘛!無論這是不是一個冤假錯案,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即台灣民眾普遍對日治時代有一種“不思量自難忘”的複雜心情,至今老一代台灣人都對日治時代念念不忘,沉浸在一種懷舊的傷感之中。

台灣導演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是一部反抗日本殖民者的電影,但是這也是唯一一部這個題材的電影,而且反抗者是台灣的原住民。同一位導演還拍攝了宣揚“台日愛情“的《海角七號》以及根據史實改編的台日棒球親如一家,溫情脈脈的《KANO》。諸如此類的作品為數不少,還有《智子之心》、《灣生回家》等。當然,這些作品都被愛國者們冠以”媚日“甚至”漢奸“的標簽。

似乎,台灣隻有原住民反對日本殖民,漢人對外來的殖民者並不反感。這個現象同樣也在大陸有所表現。看看當年的滿洲國,雖然東北地區有零星的抗日武裝,但是自滿洲國成立到滅亡,其內部鮮有反對殖民者的呼聲。這個現象值得思考。

有資料顯示,日治時期的台灣經濟經曆了質的飛躍,公路,鐵路,機場、碼頭、醫院,船廠等基礎設施得到大規模的發展,台灣社會整體上實現了現代化及日本化。同樣,偽滿洲國是當時亞洲乃至世界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其首都長春(新京)也是亞洲為數不多的能與東京媲美的城市。東北許多著名的工業與基礎設施都有日本人的影子,比如拍攝過《上甘嶺》,與上海電影製片廠並駕齊驅的長春電影製片廠,前身就是滿洲映畫。

我們再將時間上溯一百年,1840年,《南京條約》逼迫大清割讓香港,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個口岸。1895年,《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大口岸。1860年《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清末七十年,成為租界或被殖民過的城市有天津、上海、香港、澳門、廣州、廈門、青島、威海、大連、煙台、寧波、福州等一大堆。無論漁村還是小城,最後都成了一方重鎮。尤其是上海,這個冒險家的樂園裏租界林立,外灘成了萬國建築群,經過這些“列強“半個世紀的經營,終成遠東第一大城市。從這裏不難看出一個規律:哪個地方更自由開放,更願意“西化”,哪裏就率先走向繁華。通常來說,這些地區大多是港口,租界或殖民地。

同樣也在這半個世紀裏,中國發生了一係列重大變革,最轟轟烈烈的就是五四運動,不過五四的主題是反對帝製,反對封建,憤青們並不反殖民,除了不成氣候的荒誕不經的義和團,中國人似乎並不排外。想當年,上海之外到處蕭條衰敗,而租界內歌舞升平燈紅酒綠。

讀到這裏,一定有看客忍不住拿起大刀向猴子的腦袋上砍去:這個狗漢奸!且慢,等我把話說完不遲。

中國人(漢族)似乎有個文化特征,柔韌、剛強且包融。對於外來異族,我們較少的硬碰硬對抗,我們善於以柔克剛,以退為進,以逆為順。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同時,我們又以積極的態度,用自身的長處來包容甚至融合外來文明,迫使其適應中土文明,進而同化之。當初滿清入關,對漢族實行慘無人道的屠殺,留發不留頭,漢族人忍了,腦後留起了豬尾巴,但是滿族人也學會了漢字,說上了Mandarin,更遵從了孔孟之道。隻是可悲那豬尾巴,到民國剪辮子的時候,大大小小的阿Q們又哭的死去活來,如喪考妣。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很多地球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放在那片神奇的國度上就變成了可能。的確,殖民在非洲,在南美洲在東南亞很多地區不成功,可是在中國就成功了。同樣,專製集權早已不符合世界潮流,東歐崩潰了,蘇聯解體了,但是中國巋然屹立且繼續發展,事實上,從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天就有人預測這個政權熬不過幾個月,但是它不但走過來了,而且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還和最強大的美國打了一仗,迫使美國佬坐在了談判桌上。近二十年來,各種各樣的中國崩潰論再度興起,按照西方的經濟學理論,中國現有經濟問題重重,隨時可能硬著陸,甚至大蕭條而土崩瓦解,可是中國的GDP卻一跳再跳,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大跌眼鏡。中國是一個謎。

那麽,如果當年全中國被大英帝國或大日本帝國全麵殖民了,結果會不會有多個可能:1. 中國人都成了饑寒交迫的奴隸,2. 中國人都成了香港人或滿洲國人,3. 大英帝國或大日本國成了中國的一個省,4.……。不知道,反正這樣一來,什麽袁世凱,張勳,孫大炮,蔣中正,毛委員統統歇菜了。

其實,所謂殖民,不過是強勢文明向弱勢文明滲透的一種方式,18、19世紀歐洲列強的殖民恐怕早已成為曆史,但是殖民還是在以不同的麵目出現。日本自明治維新脫亞入歐,全盤西化,開啟日本現代化的序幕。日本戰敗,被美國牽著鼻子走,連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都由美國人起草,故又稱為《麥克阿瑟憲法》。中國的改革開放,打開國門,擁抱西方科技,西方文化也同時侵染著這片古老的土地。西化,也是中國自五四至今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有些人擔心西化意味著中國自己傳統文明的消失,這實在是杞人憂天。日本沒有丟失其傳統文明,中國最西化被殖民最久的地區——香港和台灣卻是傳統文明保持最完整的,恰恰是“獨立自主”走自己道路的毛澤東卻是傳統文明最大的破壞者。

說到毛澤東,想起西藏。當年,英勇的人民解放軍扛著機槍大炮向西藏挺進,用武力“平叛”,之後大量的移民漢人,漢人取代了藏區第一把手,同時在西藏學校強行推行漢化教育,並將藏族年輕人接到內地接受教育。這與殖民沒有本質的區別,難怪至今國際輿論都在高呼“Free Tibet”。當然咱從來不在乎國際輿論,隻要能讓藏民手捧哈達,載歌載舞的歡迎金珠瑪米,高歌一曲《翻身農奴把歌唱》,誰還在乎這是殖民或是翻身得解放。

平心而論,西藏人民今天的生活比之49年前真是天壤之別,當你今天在拉薩的街頭拿著手機讀著天下大事的時候,會不會感到,“漢化”,就是現代化,國際化?

當然,對“解放西藏”耿耿於懷的達賴是不會同意的,我想,他在聽到《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時候,會不會同當年某些人把《何日君再來》定性為漢奸歌曲是一個心態呢?才旦卓瑪恐怕也算一枚不折不扣的“藏奸”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悟空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onsony' 的評論 : “粵”不是“汗”嗎?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那我們粵話豈不也漢化了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