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海外華人家長熱點議題之一——學鋼琴的怪圈

(2009-04-01 11:29:45) 下一個
在加拿大一個人口不足30萬的小城裏,華人不足十分之一,可是每當有什麽鋼琴比賽或是表演,頓時“滿台盡是黑頭發”,洋人卻成了不折不扣的“少數族裔”。

這種現象在其他地區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是華人孩子特別喜歡彈鋼琴還是家長們特別重視“素質教育”?反正我知道不少孩子是不願意彈鋼琴的,他們私下裏明確表示:“I hate piano!”有位朋友問他女兒:“今年你生日禮物想要什麽?”小姑娘回答:“我要把家裏的鋼琴搬走!”

<---->音樂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兒童對於音樂更有與生俱來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如果一個孩子對學習音樂產生了仇恨,那絕不是孩子的錯,家長要好好檢討自己了。可是許多父母一旦發現孩子不願彈鋼琴了,不從自己身上找問題,隻是苦口婆心勸告:你知道我們花多少錢供你學琴嗎?這都是為你好,多學點東西,可以增加修養,陶冶情操。如不奏效,則用武力威脅:一次彈錯就彈十遍,再彈不好晚上不許睡覺!可笑的是同樣的家長在孩子鋼琴比賽獲獎後給孩子的獎勵卻是:一個星期免彈鋼琴!

其實不難看出,某些父母的修養和情操也不怎麽樣:似乎孩子練琴就是為了對得起花出去的銀子,鋼琴課價格不菲舍得,可是一場高水平的鋼琴演奏會,又有幾個家長願意買幾十元一張的票去帶孩子觀看呢?難道華人就喜歡表現自己而不懂得欣賞他人?華人聚會上這樣的對話也不陌生吧:“你兒子彈到幾級了?請誰做老師?一小時多少錢?”、“來,兒子,給叔叔阿姨彈一首《致愛麗絲》。”兩個字:攀比!與其說是為了子女,不如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好吧,學鋼琴就學鋼琴,應該沒什麽壞處吧?也不見得!這不,另一位朋友的女兒還真喜歡上鋼琴了,中學畢業後決定進大學專修音樂。這可不得了了,父母再次拿出當初逼她彈鋼琴的架勢,又一次苦口婆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女兒改變注意,最後甚至到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地步。如此葉公好龍為什麽?原因很簡單,在那些“有修養”的家長眼裏,學藝有什麽出息啊,哪比得了隔壁人家的丹尼學電腦,樓上琳達做醫生,對麵傑森當律師啊!我們父母的臉往哪兒擱!

真是一個可笑的怪圈!難怪現在愛攀比,永遠以別人為標杆的“中國媽媽”,成了美國高中生口中的諷刺語!
<---->
<---->中國人的教育觀,什麽時候真正以人為本,以孩子自身的利益為重,尊重孩子的人格發展和個性特征,華人的下一代才有希望。

<---->

寫完這些文字後,看到‘文學城’網友蔡真妮的博文《一個逼孩子練琴的媽媽的悔悟》,百感交集,特抄錄如下:
<---->
<---->
一個逼孩子練琴的媽媽的悔悟
<---->蔡真妮  


我剛到加拿大的時候,想買生意做,認識了琳達。她是韓國人,年輕時和丈夫帶著年幼的女兒移民到了加拿大,他們買了一塊臨街的地皮蓋了一間幹洗店兩個人一起經營。如今女兒已結婚生子了,兩口子就想把店賣掉退休了。  


琳達是個阿慶嫂式的八麵玲瓏的人物,裏裏外外一把手,表麵上她像其他韓國女人一樣對老公恭敬有禮,但是在和外人打交道時她性格中的強勢和精明一覽無餘。  


有一段時間我天天到她的店裏報到,名義上是看生意,實際上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和琳達在聊天。一天,我和她說起送兒子去興趣班的事兒,她的表情沉靜下來,一反常態沒有給我任何忠告,愣怔了半天都沒說話。  


後來轉頭看著我,有點意興闌珊地說:“孩子愛學就讓他學,不願意學的東西你也不用太逼他。”  


這和她平時向我灌輸的新移民凡事都要努力進取的論調截然不同。  


她看我有點疑惑的表情,苦笑一下,對我說:“我這是經驗之談。我女兒小時候鋼琴彈得非常好,她參加全加拿大的青少年鋼琴比賽得過第二名,省裏地區的比賽得過的獎項更是數不過來。我家裏有個櫃子專門放她得的獎杯和獎牌。  


那時候,我為了讓她練好琴費盡了心機,每天都為了這事和她鬥法。”  


她長歎一口氣。


“放學後,鄰居的小孩都在外麵又跑又跳,女兒在家裏坐不住,可她擰不過我,有時一邊練琴一邊流淚。”  


“我那時就覺得是為了她好。她四五歲的時候我曾送她去各種興趣班,發現她隻在彈琴上還有點天分,其餘的像滑冰、畫畫、舞蹈、體操等項目都不行,就都放棄了。雖然女兒自己很喜歡跳舞,但她資質平平,跳也跳不出名堂來,我勸她不跳了,一心一意專攻鋼琴。這樣她將來靠著彈琴可以出人頭地,即使做不到,女孩子有特長有藝術氣質長大了才能找到好對象。”  


“後來女兒要上大學了,我讓她去學音樂,可她自己非要去當護士不可。  


想到當護士有機會認識醫生,如果嫁給醫生,將來隻怕是不需要出去工作的,所以學什麽無所謂,後來我就同意了。”


“那她丈夫是醫生嗎?”我問道。  


琳達笑著點頭:“是醫生,還是個中國人呢,來自香港。”  


“那多好。”我接口道。  


“她的婚姻沒有問題,已經有了三個小孩了,自己在家裏帶孩子,生活得很好。”  


“但是,”琳達又一次苦笑著說:“真妮,你知道嗎?自從她上了大學,她再也沒有碰過鋼琴一下。”  


“怎麽會?”  


琳達說,她一開始也沒有意識到女兒不再彈琴了。上了大學後,那時女兒早已考過了所有的級,也不參加比賽了,鋼琴課就停了。但是放假回家,她也不彈琴,視鋼琴如無物。偶爾琳達問起她怎麽都不彈彈琴,女兒看著媽媽目無表情地說:“我又不去參加比賽,為什麽還要彈琴?”  


等到女兒領男朋友來家,琳達專門領著年輕的香港醫生看女兒參加各種鋼琴比賽得到的獎章獎杯,那男的驚奇地對女友說:“我從來不知道你會彈鋼琴,還彈得這麽出色!”  


女兒對這個話題,提不起半點興致的樣子:“這有什麽好說的。”  


到了他們要結婚布置新房的時候,琳達提出把那台花大價錢買的施坦威的三角鋼琴搬到新房去。當年買這個琴的時候就想著以後可以當做是女兒的嫁妝之一。  


他們的新房客廳是開放式的,放這樣一架鋼琴正好。  


準女婿打量著鋼琴連連點頭。  


可是女兒冷著臉回答說不要。  


琳達問女兒為什麽不要?這本來就是買給她的。  


女兒的回答就是兩個字:不要。  


未婚夫不明就裏,對未婚妻說這是你父母的一片心意,再說琴的大小放在客廳正好,你想彈的時候隨時隨地可以彈。  


女兒擰著眉氣哼哼地說:“我說不要就不要,你要是搬它回去,這婚就別結了。”  


琳達當時聽了這話很生氣,有點嚴厲地訓女兒:“你怎麽能這樣和未婚夫講話?你的家教都到哪裏去了?”


女兒別過臉去,眼淚像開了閘一樣稀裏嘩啦流了下來,片刻之後她傷心地轉過頭來看著琳達說:“媽,你想知道我為什麽不要這琴嗎?”  


“我小的時候,曾經多少次,一邊彈琴一邊在心裏發誓,等到將來有一天,我自己能夠做決定了,我再也不會碰這個琴一下子!現在我終於可以實現自己的諾言了,我不會再碰它的,更不想見到它。”  


琳達聞言當場呆在那裏,臉色慘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琳達歎口氣,繼續說:“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我逼她練琴,竟然給她帶來了那麽大的痛苦。我一直以為她長大以後肯定會享受音樂,享受彈鋼琴的樂趣,誰知,適得其反,她竟然恨鋼琴入骨了。”


“孩子從小到大,我把精力、時間、金錢都花在她彈琴這件事上了,請最好的老師來教她,每天陪她練琴,考級,不放過任何比賽的機會……”  


“你看看最後得到了什麽結果?她哪裏是在恨鋼琴,分明是在恨我啊!”


說到這裏,琳達眼圈紅了。  


“女兒一直和我不親,和她爸爸親。現在想來,應該是我逼她練琴,她覺得我不愛她,她自然和我親近不起來。  


從女兒有了孩子以後,和我才漸漸親近起來。可是,你知道嗎?她送孩子們去學遊泳、體操、跆拳道……,就是不送他們去學樂器。”  


“我那第二個外孫女很有音樂天賦,兩三歲的時候電視裏放的歌聽一遍她就會唱,不走音,我勸女兒送她去學琴,女兒卻送她去跳舞,還對我說:‘別學琴了,她現在挺快樂的,就讓她有個幸福的童年吧。’  


你聽聽這話,在她眼裏,彈琴和童年不幸福是聯係在一起的。”  


琳達擦擦眼睛接著說:“即使在她結婚前得知了她不彈琴的真相,我依然幻想著或許有了孩子後,她會改變想法,會為了孩子重新彈琴,以她的水平,教孩子是綽綽有餘的。或者隻是坐在那裏彈彈曲子,讓孩子們圍在她身邊唱唱歌,給孩子一點熏陶都行。現在看來不可能了,不僅女兒和音樂絕了緣,還殃及到了下一代。  


最近因為女兒不送外孫女去學琴的事兒,我一直在反思當初自己的做法,越想越難過。現在變成我看不得那架鋼琴了,看到了心裏就堵得慌,我已經在報紙上打出了賣琴的廣告。”  


“如果生活可以重來一遍,我想我肯定不會再去逼她學琴了,更不會為了比賽名次每天逼她練琴幾個小時。她能彈個什麽樣就是什麽樣,她喜歡就好,隻要她的童年快樂就好。”  


“可惜,時光不能倒轉。”琳達無限惆悵。  


她最後對我說:“你還年輕,孩子還小,希望你能從我的故事中得到點經驗教訓,千萬別像我這樣到老了再後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hl1108 回複 悄悄話 本人在悉尼,上周末受邀請和朋友去聚會,數了數有17個三至10歲的華人娃娃,飯後女主人宣布鋼琴演奏開始,接著一個個娃兒排著隊坐到琴凳上展示了自己的鋼琴技巧,好象每個華人娃娃都在練這個本領呢.瞠目!我兒子高中時候曾抱怨說讓他小時候學鋼琴還不如練足球或者任何一項體育?澳洲的男孩子都以sporty為榮.
金凝 回複 悄悄話 這讓我想起我同學,台灣的。讓女兒學鋼琴,請的是教會裏的老師,她跟我說讓孩子能在教會裏幫忙彈詩歌就好了,看她們母女倆練琴,非常有趣,女兒彈琴,媽媽也跟著一起彈或者打拍子,而且是很大聲的那種,我同學五音不全,所以聽到她在那邊很認真的一塊唱譜,調子雖然怪怪的,但小孩也很投入地彈。我知道她是把自己參與進去了。BTW,我的同學不富裕,給女兒買的還是二手的,有點古董級的鋼琴。小孩子雖然有時會有點惰性,比如鬧情緒什麽的,但我問她喜歡鋼琴嗎,她還是很肯定的點點頭,然後馬上在我麵前顯擺。
所以我覺得音樂方麵的教育,家長不妨自己也參與進來,和小孩一塊彈,一塊練。又能親子互動,還能陶冶情操
sideshowbob 回複 悄悄話 我是學小提琴的,小時也有被家長逼的經曆,但是逼著逼著漸漸喜歡上了。人的可塑性是很強的,隻要不是逼得太厲害,家長適當給點動力還是很必要的。
冷雨敲窗 回複 悄悄話 我家孩子學鋼琴的經驗之談:能培養吃苦耐勞的毅力和提高個人素質修養,個中的名利隻是過眼雲煙。
wushu 回複 悄悄話 覺得有攀比的成分,很多中國人的教育觀有偏頗之處,但除了攀比還有其它因數,偏頗也不見得全無道理。
一不小心,我們也可以說數學怪圈,化學怪圈,曆史怪圈...真有數學天才,化學天才的,很少。鋼琴天才也很少。大部分中學生在學數學、化學是為了進大學,並不是因為喜歡。我們不去質疑強製學數學、化學的合理性,是因為它們已被社會普遍接受了,或者說已經成為社會怪圈。當然這個“怪圈”並不是沒有合理性,學鋼琴的怪圈也一樣。
音樂也是重要的一門學問,音樂理論也有很強的科學性(當然也有藝術性)。而且音樂和語言一樣是在幼年時比較容易接受的。強逼孩子學習有罪惡的成分,不給孩子一個音樂,或語言的環境,同樣有罪惡的成分。關鍵在於怎樣平衡了。
jwayne_1 回複 悄悄話 some truth. however, no kids like to practice piano voluntarily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same as study other things. if it's up to the kids 100%, not many of them will be able to 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
釉色 回複 悄悄話 我會逼我孩子學自衛防身術,哇卡卡,她是女孩
吐泡泡魚 回複 悄悄話 太對了,就是怪圈。孩子不喜歡,也沒有顯示這方麵有天分。真不明白家長硬逼的目的,將來又不希望孩子做專業鋼琴師。搞不懂。
rebirth2009 回複 悄悄話 Totally agree( big sign).......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同感. 這代人比前代更重視教育是好事,但大多數人是不懂教育的. 學校教育很不完善,其中之一是沒有教人如何做父母. 開一個"家長學校"吧,大家掃掃教育盲,不知道會有幾個人願意曲尊.
dajia007 回複 悄悄話 這裏的家長特指女人,男人基本上不在這種家長之列。
最初是台灣來的,現在攀得最厲害的變了大陸來的,稍微觀察一下就可以看得到。
屠夫詩人 回複 悄悄話 講得太好了
天上下著毛毛雨 回複 悄悄話 Agree.
My 9 year-old daughter, a violin beginner,read Lang Lang's biography "Flying with the Flying Notes". Even thought she likes the book and she thinks Lang Lang's stories are inspiring, her first comment was "It is not right. His father pushed him too much. His teachers pushed him too much. I would not trade my life with hi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