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漢語會向英語投降嗎?——看看英語是怎樣受漢語影響的 (圖)

(2008-03-13 15:35:29) 下一個


隨著北京奧運會的臨近,國內全民學英語的高潮日益高漲,各級機構也忙著將各種漢語標識和名稱譯成英文。這樣做的目的無外乎是要讓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出發點自然是好的。

可是,許多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名詞術語是很不容易翻譯的,比如“狗不理”勞民傷財弄出來的“ GO BELIEVE ”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有人建議幹脆用漢語拚音注釋所有漢語名稱,問題是,漢語拚音並不是為西方人設計的,很多音洋人不是發得奇奇怪怪,就是根本無從開口。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無為而治”,以不變應萬變。漢語就是漢語,洋人怎麽說,讓他們傷腦筋去!

回顧語言的發展曆史,不難看出,外來語都是輸入國主動翻譯采納,而不是由輸出國一廂情願推廣的。看看漢語中的外來語,哪一個是別人為我們翻譯成漢語的(從日語中“拿”來的外來語也是日本人自己翻譯過去自己用的。)?

眼下,中國為了追求“和世界接軌”,幾乎把外語當成了通向世界、通向文明的惟一橋梁。孩子的母語可以一塌糊塗,英語卻必須要通過大學六級、托福考試。於是有網友無奈中寫下了《漢語給英語的投降書》。【附】

我們不妨把眼光放遠一點看: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漢語也逐漸變成了外國人的香餑餑兒。事實上,許多英語詞匯就源於漢語,歐洲人做過精細的統計,自 1994 年以來加入英語行列的詞匯中,中式英語貢獻了 5% 到 20% ,超過任何其他來源。英語中不但有漢語的詞匯,就連有些常用的英語句子都披著漢語的外衣:“ Long time no see! ”不陌生吧?

英語中的外來語多源自希臘,拉丁和法語,不過隻要你留意,你就會發現有不少白皮黃心脫胎於漢語的“雞蛋詞”。我們所熟悉的有“孔夫子”( Confucious )、“風水”( Feng Shui )、 “功夫”( kung fu )、“麻將”( mahjong )、“豆腐”( tofu )、“人參”( Ginseng )、“ koolie ”(苦力)、“ Kowtow ”(磕頭)、“ lychee ”( 荔枝)、“ Sampan ”(舢舨)等等。

另外,還有不少看似“白皮白心”的英語詞匯,實際上也是源於漢語。我們熟悉的有: silk (絲綢)、 tea (茶)、 tycoon (大款,巨亨)、 dim sum (點心)等等。

如果我們對英語詞匯做進一步的分析,會發現更多的詞語源自漢語,有的已滲入到英美人的日常生活中,早已被廣泛接受了。

“ Casino ”一詞指的是賭場,粗看似乎是地道的西方舶來品,發音酷似法語或者意大利文。殊不知,“ Casino ”竟是福建話的音譯。據傳,很久以前,移民到美國的福建民工,拿到一點微薄的工資,便在無聊之際,聚眾賭博,試試運氣。每次開局,都會嚷嚷:“開始了 ! 開始了 ! ”想不到,陰差陽錯地搭給英語一個現代詞匯。

北美人吃飯離不開一種簡單的佐料——番茄醬,英文是“ ketchup ”。我剛來加拿大時曾問過學校的教授,為什麽“番茄醬”叫“ ketchup ”,竟無人知曉。原來這又是一個漢語詞匯!“ ketchup ”就是廣東話的“茄汁”!

記得在上海這種番茄醬被稱作“番茄沙司”,“沙司”者,“ sauce ”也!洋人早已用了我們的“茄汁”,我們卻一個勁兒地“沙司”!正好像如今全民學英語,而漢語熱在國外方興未艾。

由此可見,漢語在語言發展的曆史上還是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的,可是為什麽現代漢 語中卻有大量的外來詞匯,而且有的詞匯最初源於漢語,西方人卻從日語那裏“繞道”借用呢?

“ Bonsai ”是日語的音譯:盆栽,這種花卉藝術當然源於中國,也就是我們說的盆 景。為什麽英語不用“ penjing ”或“盆栽”的發音呢?這是因為漢語的語音變化多於日語,日語發音相對簡單,洋人容易模仿。日本的字音大都是十分單純的“開口音”,很容易發。老外念 bonsai 一點困難都沒有,但念漢語拚音 penzai 便難保不念成“弁賽”。

另一個原因是,日本人的細致與徹底舉世聞名。他們善於模仿,但也善於把學到的東西發揚光大。“ bonsai ”通過日本的園藝技術,還配合精製的陶土器皿等等,精益求精,多年來產生了各流各派,也成為了愛慕者趨之若鶩的優雅藝術。

深看一層,語言的推廣其實跟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大有關係。迄今為止,日本仍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許多文娛藝術,說是起源自民間手藝,但無疑都已體製化、企業化。日本和英法德等國的文化推廣建製,也是很值得發展中國家借鑒的。 Bonsai 之成為英文字典中的固定名詞,相信脫離不了以上許多複雜的背景。

同樣,圍棋源於我國,約於隋唐時傳入日本,日本人接受了中國漢字“碁”, 但日語中的“碁”與漢語中的“碁”形同意同而音不同。 日語中“碁”讀作“ gao ”。圍棋傳到歐洲後,英國人就借用了日語的讀音,稱圍棋為“ Go ”。

所幸的是,中國人沒有跟著日本人把盆景和圍棋改用日本稱呼。可是,現代漢語中的有些詞匯本來源自中國,到國外兜了一個大圈子之後,回到中國反而成了外來語了。比如,“台風”來自日語,日語又來自英語的“ typhoon ”。殊不知這“ typhoon ”就是廣東話的“大風”!

“台風”畢竟是一個科技術語,“大風”聽起來當然土氣了些。由此再一次驗證了語言的普及和推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

這不,中國太空科技的發展,使得英語字典中多了一個新詞:“ Taikonaut ”——中國太空人。 這個新誕生的英文詞對洋人來說不覺拗口,聽起來也鏗鏘有韻。《紐約時報》印出來了,英國廣播公司也播了,了不起!中國太空人!

當然,“ Taikonaut ”一詞來之不易,它背後是高科技、高風險,更是強大的綜合國力。在此之前,中國人讓洋人開眼界的莫過於“ Kungfu ”(功夫)“ Taiji ”(太極拳)之類打鬥動作,要不然,就是吃吃“ chow mien ”(炒麵),嚐嚐“ wonton soup ”(餛飩),“ Taikonaut ”讓中國人在語言上跨出了一小步,卻在科技發展史上跨出了一大步!

試想,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大多數的科技論文都是用中文寫的話,還愁洋鬼子不乖乖地坐下來把戊、戌、戎、戍;己、已、巳;日、曰;未、末背個滾瓜爛熟?

漢語,絕不會向英語投降!

***************

【附:漢語給英語的投降書】

偉大的、風靡中國、無所不能、英明神武的英語同誌:

我懷著崇敬萬分、萬分崇敬的心情遞交這份投降書。為什麽呢?不要問為什麽,我在你麵前是一個手下敗將。我應該對你產生這樣的景仰,我五千年來一直以我為驕傲、一直寵我的中華民族子民們徹底拜倒在你像豆芽一樣的形體之下,我感到了你的強大、你的偉岸。我決定臣服於你,做一個二等語言,並時刻準備著退出世界語言的行列。

英語先生,英語主人,我決定投降了。因為在我們的較量中我已經沒有資本了。曾幾何時,中華民族 ?注意:不是大漢民族 以其豐厚的智慧創造了我 -- 漢語。我有優美的體形,因此有眾多的書法家;我有深刻的寓意,因此有眾多的詩人、文豪;我有深厚的曆史,因此記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榮辱。所有的這些,都是我為之自豪太久的資本。但是我沒有想到,在彈指間,我就被你徹底擊垮了。我在一敗塗地的情況下向你稱臣投降,從此願意做一個二等語言。如果需要的話,我做好做奴隸語言甚至是退出語言行列的準備,真的,我已經準備好了。

我很失敗,英語先生 ?雖然你形成的時間較晚,還是稱你先生,請允許我總結一下我的失敗。沒有別的意思,我就是想說說自己是怎麽淪落的。

我們的廣泛交流開始於清朝,中國逐漸淪亡的時代。但是很長的時間之內你並沒有取代我的地位,更沒有得到中國人的認同。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我們的地位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你開始在各種各樣的 " 政策 " 引導下一次又一次地打擊了我的軟肋。我傷痕累累!

現在已經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中國的任何一種晉級考試 ?考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領導升遷、晉職、評職稱、進大城市找工作…… 都需要深刻地體會你的偉大的魅力。也就是說,隻要是希望通過教育得到更好生存地位的中國人,都必須臣服於你,否則就沒有機會。

英語先生,你知道我有多心疼嗎?前些日子我知道了,中國當前就是這麽喜歡你。在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有專業非常優秀的學生因為英語沒有達到偉大的英語分數線而被拒絕了其一生的追求。這就是你的魅力所在,一個國家的教育政策就給了你這麽大的魅力。我真的不知道,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需要你做什麽貢獻。

中國教育界的爺爺、奶奶們用很時髦的話如 " 加強文化交流 " 、 " 與世界接軌 " 等把我徹底埋葬在你的威風裏。中國的大學生需要在大學裏學習2 - 4年的英語,並且要通過大學外語四級考試才能安全畢業,可是《大學語文》隻需要進行象征性的學習就可以了。於是一直以我為驕傲的民族徹底在高等教育領域裏將我遠遠拋棄,我就這麽被冷落著。

英語先生,你知道你多麽偉大嗎?因為這個國家教育界的爺爺、奶奶們對你的熱愛,一個大學生的四年將近有三分之一 ?文科的學生尤其如此 時間被用來光榮地學習你,而專業課和漢語卻可以如此如此、一般一般。同樣在一個開放的時代,我知道德國、法國等一些國家都禁止有外國語言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教學,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不少移民正在爭奪自己母語的教育權。而在中國,我作為最本土的語言,在自己的國家被你侮辱了,逐漸降低為二類語言。

記得俄羅斯在沙皇時期曾經有上流社會的人視學習法語為一種高貴的行為,可是當拿破侖的士兵即將攻入莫斯科時,拿破侖發現了一個事實,俄羅斯的人民還有自己永不屈服的語言。可是現在的中國已經沒有這樣的形勢了,中國已經不是上流社會的人以學習英語為高貴,而是有太多的人強奸了人民的意願,把你強加到整個國民的身上,由此,我隻能作為一種二等語言存在於我的祖國。

一切曆史都是真實的,這樣的故事還在中國繼續。我沒有能力阻止,因為我沒有能力阻止人們通過你實現更高生活的欲望。請笑納我的投降書。

順致

崇高的敬意!

漢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2)
評論
午夜街燈 回複 悄悄話 回複zzyyzzyy的評論:
的確是這樣,我當年高考結束,就可以直接過大學四級,但是那是20年前了。現在的大學四六級難度提高了很多,即使有很好的英語基礎,不好好複習一下,做幾套試題,是過不了的。
悟空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agos的評論:

同意!
進一步說,中國的記者招待會根本沒有必要為老外翻譯!你聽不懂中文來中國幹嘛?可以想象中國駐美國記者不懂英文嗎?在這種場合迎合洋人,不說媚外也是浪費時間浪費人力物力。
lagos 回複 悄悄話 我曾經在其他論壇跟過一帖,大意是:無論語言怎樣變遷,或是相互之間的通融,但是,我們自己應該很明確一點,要規範。大陸作的很不夠或是很不好,兩會期間想必聽過的記者會不少吧?自己介紹中國的情況、介紹中國的官員,其中的地名、人名(指中國的),中國的口譯員為什麽都是拿腔拿調的?地名、人名應該是使用普通話念,鬼佬念的拿腔拿調那是因為他們不會普通話的發音而至,但是那不是標準的英語。當然,我們大陸的中小學教師都是那樣教的,應該完全改正過來。電臺、電視臺也是如此,給人的感覺很媚外,似乎那樣就是洋氣,其實打錯特錯了。這一點上沒有必要迎合鬼佬,就像人家不迎合我們一樣,我們說外語(不隻是英語)讀到國外的地名那不是要完全安裝標準來念嗎?他們不會因為你是中國人到了地名的時候就安照通常中國譯音來讀給你聽吧?所以,各級翻譯(尤其口譯)、播音員等等都要改正過來,因為這是規範的。
chinomango 回複 悄悄話 我們輸掉的,何止是文化之戰? 科技呢? 人文呢? 民主呢? 對國家的認同,對政府的信用,信心,各行的職業道德,還有,政府對人民基本醫療教育的保障,...我們有嗎? 從民國開始,有比中國政府還媚外的嗎(骨子裏)?
別看憤青們多麽愛國(我不懷疑),我知道有人出國沒幾個月,就180度變了.
評論員 回複 悄悄話 真是悲哀.像什麽"粉絲",pk這類的惡心詞。都是媒體搞的。
人生四喜 回複 悄悄話 堅持國粹的好文。我就象都德老師一樣的民族性,漢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不過有一些爭議的技術性問題,casino的來曆好像是意大利語。
zhan1888 回複 悄悄話 恐龍兄:

日本文化什麽時候風靡全球啦?

在資訊所能及和充分交流的情況下,文化趨同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包括實物(如西藏之哈達),觀念(比如性觀念)和語言。前兩者在世界範圍內已日益同化。語言的趨同需時最長。但總要統一的,回頭看看普通話在中國的普及就明白了。

也許在英國實行工業革命和海外擴張的那時,就注定了中文消亡的命運。我估計中文還有三百年的時間,也許英語作為中國的官方語言的時間會更短些。我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不過我所見之台灣和香港年輕人多數人用英文名字交流,已明白英語的繁殖有多快!
交流所及,一種語言,一種文化,乃至最終一種人種(看看美國的黑白混血就清楚趨勢所在)。世界之大同,也就如此。

可惜我們輸掉了這場文化之戰。

小恐龍
dadaod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anager的評論:
Read similar article quite a while ago. Just could not recall who was the author.
villagehead 回複 悄悄話 學外語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了解另外一種思維方式,
例如英語裏的“從句”,一般都把要說的目的先說,然後再進行描述。我想這可能也是體現外國人比較直接的一個方麵吧!另外就是“藝不壓身”這句話了,聰明人會看了這篇文章運用聯想記憶更好的學習,笨人嘛..."反正漢語也會強大,到時候外語就沒什麽用了............":)
jjj1012 回複 悄悄話 Shouldn't your blog title 歡迎大家來座座,聊聊

be

歡迎大家來坐坐?
聞過則醉 回複 悄悄話 語言學專業裏的“語言學概論”中以“typhoon”作為英語以中文為詞源的外來詞的例子之一。語言中這種借鑒,引用,或以外語作為高雅詞匯的現象很多。象“pork"就來源於法語和拉丁語,作為pig meat的高雅詞。
歐洲各國所用的英語也稍有不同。另外,福建作為全國方言最多的省份,據不完全統計有多達一,二百種以上的方言,不僅縣城之間可能互相語言不通,甚至有些村子之間的土話亦不相同,福州話和閩南話是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日語有不少發音來自於福建某些方言。
聞過則醉 回複 悄悄話 大學裏學過的“語言學概論”明確提過“typhoon”,作為英文源於中文的一個外來詞的例子之一。語言裏互相吸收,容納的現象很多。By the way, hurricane 程度/嚴重度在語言學上大於 typhoon.
一說實相 回複 悄悄話 這些英語單詞是否都是作者所說的漢語音譯過來的,無從考證,也不必較真。中國在日漸強大,更多的老外在學中文,都是不爭的事實,更是大趨勢。作為華人我們沒有理由不高興和驕傲。我關心的是讓我們的孩子學好中文。我是美國一所中文學校CNY Chinese School的新任校長(完全是不拿一分錢的義務奉獻),我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我們這些作為第二代移民的孩子學習中文沒有動力。老師教的很辛苦,家長逼得也很惱火,可是孩子們不當一回事。

問題:當我正想轉你這篇文章到我們的網站上去的時候,卻發現“未經同意,不得轉載”----不明白為何這麽狹隘?作者寫文章不就是要大家來看的嗎?您可以要求轉載者說明來源啊。
qhjyz 回複 悄悄話 小的還聽說Seattle是從中文的“死丫頭”來的。
真不大明白 回複 悄悄話 “首爾”就是強加給中國的。
悠悠浮塵 回複 悄悄話 看完這篇文章,可以肯定,作者沒怎麽上學,特別需要補一下曆史知識。大多是抄襲或自己憑空捏造出來的,很勉強。漢語拚音的曆史很短,上世紀的現代漢語一直沒有規範,大多是從日語搬過來的,更不用說統一的英漢翻譯。

Casino 是福建話的音譯?據我所知,福建話有福州和閩南兩種,閩南話和台灣話基本相通。

我認為,借用漢語的英語詞匯基本是從廣東話和少數的閩南話的發音直接翻譯的,尤其北美的漢式英語詞匯。

這個世界一直都是強者當道,強者說了算。所以要想漢語能普及全球,隻能在中國成為世界的老大的時候;當中國說一,沒有人敢說不是一的時候。

為了奧運,就那麽勞民傷財,硬把漢語翻成英語,沒必要。最省事的方法就是把老外能接受的在海外約定俗成的說法用上,再加上意譯。盡量避免中式英語,泱泱大國別讓人家小看。

語言溝通的目的就是明了,沒有誤解,順暢,還有地道。
zzyyzzyy 回複 悄悄話 嗬嗬,都不知道現在國內的小孩子為什麽那麽怕英語。四六級一點一不難。臨考前2個月好好看看就行了。我當年聽力和完型填空全放棄也能考過。現在的小孩真有意思,英語底子太差,就大聲呼籲廢掉4,6級。我們當年,高考完之後就能直接過四級。誰要是考不過去,都不好意思說。時代真是不同了。可能是現在很多的大學生按其學習能力根本就不應該上大學。
不黨 回複 悄悄話 這是當道者的一個政策即可扭轉的事。隻要規定漢語達到怎樣怎樣,才能怎樣怎樣,就可以了。所有在華營業的生意,在華分公司的所有文件必須由漢語文本,中國官方隻接受漢語文件。如此而已。
不過,現在買辦當道,不顯出涉洋的優越,買辦又如何顯示比其他國人高過一頭呢?!
加工 回複 悄悄話 師夷以製夷罷了。
小鹹菜~ 回複 悄悄話 孫猴子真厲害啊。
77寶貝 回複 悄悄話 說狗不理的翻譯“Go Believe”沒有多大實際意義? 你上過大學嗎?
tanager 回複 悄悄話 抄襲嚴重了點。
回複 悄悄話 開了奧運再說 隻有中國有的東西不直譯又怎厶譯呢?胡錦鳮怎厶譯 NO BRIGHT CHICKEN???
dalston 回複 悄悄話 all the words quoted are nouns, it is common for any language to adopt the pronouciation of a foreign language to describe something alien. one of the reason english prevailing the world is its ability to evolve. personal feeling is english can describe an object more clearly, easier to understand, while chinese is very condensed. For technical textbooks, i prefer english version, much easier to understand, although the explanation tends to be longer. For novels, there is no substitute for original language. Conclusion: language is a tool, you can choose not to have it with thousands of reasons, in the end, only for yourself to lose out
dogy 回複 悄悄話 頂一下。比那些下三濫的文章強多了。這才是平心而論。
最後的恐龍 回複 悄悄話 “豆腐”(tofu)應該是源於日文的“TOUFU”,我相信某些中國的名詞被用作日語發音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八十年代後的日本的經濟騰飛的原因。好像也就在那時之後,日本文化也隨之瘋魔全球,什麽日本文、日本餐之類的也隨著它的汽車、電器、玩具遍及世界。我相信在不久的某一天,中文會更盛行於這個地球(如果沒有天災的話)!
Freepor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碧葉金陽的評論:
你住哪裏? 如今所說的颶風hurricane是從Carribbean Sea or Gulf of Mexico 生成的,而台風一般是來自大西洋西部,就是東南亞一帶。
唵啊吽 回複 悄悄話 有趣。謝好文章!!
點點滴滴在心頭 回複 悄悄話 悟空孫, 不是去了那遙遠的地方取經了麽,怎地向國人匯報的東西與學的東西完完全全不同?心不在焉啊,師傅大人也管不了您.....看來,這是個問題
summer_rose 回複 悄悄話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學一點外語沒什麽壞處吧?又不是中國人放棄中文,全說英語了。用不著這麽大驚小怪的吧?
a_z_0_9 回複 悄悄話 《美國傳統詞典》關於Ketchup的解釋:


The wordketchup exemplifies the types of modifications that can take place in the borrowing process, both in the borrowing of a word and in the borrowing of a substance.The source of our wordketchup may be the Malay word k¶, possibly taken into Malay from the Cantonese dialect of Chinese.K¶, like our word, referred to a kind of sauce, but a sauce without tomatoes;rather, it contained fish brine, herbs, and spices.The sauce seems to have emigrated to Europe by way of sailors,where it was made with locally available ingredients such as the juice of mushrooms or walnuts.At some point, when the juice of tomatoes was first used,ketchup as we know it was born.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realize that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ketchup was a generic term for sauces whose only common ingredient was vinegar. The word is first recorded in English in 1690 in the formcatchup, in 1711 in the formketchup, and in 1730 in the formcatsup. These three spelling variants of a foreign borrowing remain current.
ketchup 這個詞顯示出在借詞過程中的變異, 既發生在借詞上又發生物質轉借上。ketch up 這個詞的來源大約是馬來詞 kechap , 可能是從中國廣東方言變為馬來語的。Kechap 也象ketchup一樣指一種醬, 但是不含番茄的醬,而是含鹹魚汁、藥草和香料。大概是由水手們傳到歐洲,在歐洲隻能用當地有的調料如蘑菇或胡桃汁製成。當番茄汁初次被被使用時,我們所指的調味番茄醬便產生了。但應注意的是18和19世紀時,ketchup 是表示一般成分隻含醋的調料的通用詞。 1690年這個詞首先以catchup 的形式在英語中出現, 1711年改為ketchup , 1730年又改為catsup 。 這個外來詞的三種不同拚法現在都通行



===============================================
看到下麵這個,才覺得眼熟。以前貼過?還被批過。大蝦們扯吧。咱聽。


“Casino”一詞指的是賭場,粗看似乎是地道的西方舶來品,發音酷似法語或者意大利文。殊不知,“Casino”竟是福建話的音譯。據傳,很久以前,移民到美國的福建民工,拿到一點微薄的工資,便在無聊之際,聚眾賭博,試試運氣。每次開局,都會嚷嚷:“開始了! 開始了!”想不到,陰差陽錯地搭給英語一個現代詞匯。

北美人吃飯離不開一種簡單的佐料——番茄醬,英文是“ketchup”。我剛來加拿大時曾問過學校的教授,為什麽“番茄醬”叫“ketchup”,竟無人知曉。原來這又是一個漢語詞匯!“ketchup”就是廣東話的“茄汁”!
abita 回複 悄悄話 不會吧,這位大蝦還沒有岔過氣來啊。
kggl 回複 悄悄話 tycoon 是廣府話 “掌櫃”的發音
嘁的嚨咚鏘 回複 悄悄話 看到下麵這個,才覺得眼熟。以前貼過?還被批過。大蝦們扯吧。咱聽。


“Casino”一詞指的是賭場,粗看似乎是地道的西方舶來品,發音酷似法語或者意大利文。殊不知,“Casino”竟是福建話的音譯。據傳,很久以前,移民到美國的福建民工,拿到一點微薄的工資,便在無聊之際,聚眾賭博,試試運氣。每次開局,都會嚷嚷:“開始了! 開始了!”想不到,陰差陽錯地搭給英語一個現代詞匯。

北美人吃飯離不開一種簡單的佐料——番茄醬,英文是“ketchup”。我剛來加拿大時曾問過學校的教授,為什麽“番茄醬”叫“ketchup”,竟無人知曉。原來這又是一個漢語詞匯!“ketchup”就是廣東話的“茄汁”!
豆瓣 回複 悄悄話 英語受漢語影響越多,說明英語的包容性越強,也就越有生命力。
碧葉金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悟空孫的評論:
本人隻知道住得地方每年幾次括台風,可電視台從不說括台風,就叫它颶風,而在報道台灣,日本一帶的風才叫台風,因為隻有在西北太平洋一帶才叫台風。至於TYCOON是從日語“大君”來的,是“將軍”的一個頭銜,中文中的大亨是上海被西化以後才開始用的。
悟空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碧葉金陽的評論:
您開玩笑吧?查查韋氏英語詞典(New Webster's dictionary and Thesaurus)
tycoon: great prince fr. Chin
ketchup:fr Chin. tomato sauce 口急 汁可能是“出口轉內銷。
typhoon:a violent cyclone in the China Sea and around the Philippines ...(fr.Chin dial tai fung, big wingd)
hurricane 是颶風。
碧葉金陽 回複 悄悄話 大款是近幾年流行的,tycoon 也是嗎?
廣東話ketchup叫口急 汁,是從英文音譯來的。
台風英文不叫typhoon,叫hurricane.和廣東話沒有關係。
*孤鶴* 回複 悄悄話 嗚呼,哀哉!嗚呼,哀哉!華夏將衰,山頹木壞!大學生們為什麽不好好學學,不,應該是看看《說文解字》和《周易》呢?為什麽不去留意一下古典文化呢?何等燦爛的文明,難道真要毀在我們這一輩的手中嗎?再者說,咱們就算是學到吐了血,也超不過人家本土人啊?為何不揚長避短,讓這幫還沒進化全的黃毛賊見識見識我璀璨的文明?政府有責任,家長的責任更不可推卸,不能怪我們這些孩子。我們隻是政府的木偶,要我們做什麽我們就必須做什麽,規定考英語我們就必須好好學,別人我不敢說,我一向甚煩英語(注意:不是喜歡,也不是恨,因為英語不配我用這倆詞形容它)。我們也是家長的投資,沒有好高中就沒有好大學,在大學裏沒有好專業就沒有好人生,沒有好人生就什麽也沒有了。家長用心良苦沒錯,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我們的感受,他們認為給我們交了錢,上了課外班就必須一定以及務必有收獲,成績有提高。嗚呼,哀哉!國家要富強,沒有英文這把梯子是不行了,可要是為了把梯子,卻丟了本錢,即使找到了梯子,爬了上去,卻又有什麽用呢?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