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從狗不理的洋名想到的

(2008-01-11 11:59:01) 下一個

著名的狗不理起了洋名——GO BELIEVE!開始以為隻是為適應海外市場在國外打出的招牌,沒想到這叫人摸不著頭腦的洋名出現在狗不理的天津總店!



據天津狗不理集團董事長張彥森介紹,狗不理每年都要接待很多國家領導人和外國政要,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接待了大量的海外遊客。有時給外賓解釋狗不理的名字很困難,一般服務員隻能用英文來解釋狗不理的來曆故事,要用很多的語言。

此次“GO BELIEVE”的誕生從策劃、推動、實施,曆時幾個月,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英文名稱超過萬個。那麽,如此興師動眾,有了“GO BELIEVE”之後,洋人是不是就一目了然地知道了狗不理的典故,就“相信”了狗不理包子美味價廉?

事實是,知道“狗不理”的,不用解釋,自會慕名而來。洋人就是看到了“GO BELIEVE”也還是一頭霧水,就是來餐館吃飯,隻會提出跟多的問題,服務員大概要解釋“GO BELIEVE”和“ GOU BU LI”的諧音關係,還是要講一遍狗不理的典故,至於要個人BELIEVE什麽,又要花一堆口舌……

平心而論,“GO BELIEVE”的翻譯比眼下充斥飲食行業,令人啼笑皆非的諸如“沒有性生活的雞”(童子雞)那樣荒唐可笑的翻譯強過千倍,可是,改革開放這麽多年了,漢語普及工作做了那麽久了,中國正在樹立一個大國形象,還有必要什麽都翻譯成外文來推廣嗎?尤其是那些不倫不類的翻譯,還談什麽“有了新店名,以後再來外國朋友就不用再不知如何解釋狗不理是什麽意思了……”

由此聯想到中國政府大小新聞發布會都弄個英文翻譯,真叫是,累了翻譯,煩了聽眾!當年上大學時,班上有“尖子”被外交部選取出國培養,一位老兄花了納稅人的銀子在法國花天酒地,最後被遣送回國……

其實,那些坐在翻譯位置上的“名嘴”,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就是連章含之都需要周恩來為她糾正一個簡單的錯誤【注】。

泱泱大國的政府發布新聞還要用外語複述,不但有失身份,還真沒有必要——那些駐華外國記者,你如果連漢語都聽不懂,混飯吃啊!?

【注】章含之在翻譯尼克鬆的致辭時翻譯錯了一個詞,尼克鬆當時說中美之間的距離很近,才1.7萬英裏,當時他說的1.7萬英文表達就是17個千,當時章含之翻譯成1700英裏。在場沒有一個中方人員聽得出來,因為那時沒有中國人去過美國,也沒有一個美方人員聽得出來,因為他們也搞不清中國到美國有多遠,隻有周恩來聽出來了。他抬起頭來說:“含之,太近了點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UNNE 回複 悄悄話 有趣,有趣!
SHIWANG 回複 悄悄話 泱泱大國的政府發布新聞還要用外語複述,不但有失身份,還真沒有必要——那些駐華外國記者,你如果連漢語都聽不懂,混飯吃啊!?

嚴重支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