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

生活,職場,隨感,旅遊。
正文

在歐洲做小經理的一點體會

(2007-03-04 08:31:17) 下一個
身在海外職場,遇到許多在國內沒有碰到的問題,所以產生了一些想法。我想,這也是許多人正在經曆的:

首先是留學生出來找工作,會碰不少釘子。因為沒有工作許可,歐洲不像美國,學生根本不可能留下來工作,好在現在政策有所鬆動。但是,多次的失敗會使人把要求降到隻需要一份工作的程度,不管以前在國內的業績有多輝煌。

上班後, 覺得很孤獨,根深蒂固的文化隔閡,是一個半路出家的中國人很難逾越的。我的先生是外國人,但是我始終喜歡交中國朋友。所以有中國同事來,還是覺得很輕切。中國人在歐洲的職場,畢竟還是不普遍的。

通常看到的現象是,中國人,無論學曆能力和語言,都比老外強,但是,做的總是基層的,技術性的除外。因為我們的整體力量太薄弱。 你可以看到不同膚色的人,但半路出家的中國人,很少會被納入公司的主流。 所以,我覺得,中國人要在海外職場形成氣候,就必須有更多高質量的人打進職場,打進管理層。

但是,兩個中國人在老外公司作同事,特別是牽涉的部門,會對彼此很敏感,互相排擠。 當中國人成了上下級,就有可能走極端。他會覺得你在壓製他,而你也會覺得他在向你挑戰。這也許是我們民族根深蒂固的缺乏贏聚力。而在老外眼中,我們講著他們聽不懂得話,也許是壞話呢?所以他們自然不會把我們劃到他們的圈子裏.

另一方麵,

 老外看被中國人管, 肯定也不服氣, 別看都是文明人, 白人優越感還是在那兒.要讓他們心服, 不光自己的業務水平要高, 對他們施加壓力也要用一種商量尊重的語氣, 他們的任務完成了還總是要謝謝他們. 這些我是從我的老上級那兒學的, 他現在跟我是平級的經理.

而對上一級的經理來說, 他也在掂量你的能力, 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放在一起, 看看你這個中國人是否經得起國際級管理的考驗. 所以, 這樣一想, 感覺這個做小經理的機會含金量真的很大, 大過加你幾百歐元吧?

摘自 

dovedoveiloveyou 的段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