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24)
2008 (55)
2009 (54)
2010 (76)
2014 (50)
2017 (70)
2018 (68)
2019 (49)
2020 (31)
2021 (30)
2022 (19)
2025 (2)
去年十一月份突然出現的麵攤,幾經折騰,看了三次家庭醫生,兩次眼科醫生,兩次神經科醫生,四次驗血,一次CT掃描,一次超聲波掃描,一次MRI。。。至今一邊臉比另一邊看起來還是有點腫,一隻眼睛似乎眼皮時不時有點疲勞不能完全睜開而形成大小眼外,其它症狀完全消失了。昨天第二次看神經科醫生,針對MRI的結果給一個解釋。醫生讓我找出來去年十一月份之前的照片對比了一下,說一邊臉腫的現象似乎在麵攤之前就有了,其他數據和觀察基本正常,MRI沒有發現腫瘤和stroke跡象,腦白質萎縮和同齡人比在正常範圍之類,比平均水平還低。。。就血脂偏高(飯後兩小時的數據)和HDL(好的膽固醇)偏低。。。
神經科醫生說,隻能繼續觀察。再抽血查幾個指標;六個月後再來一次MRI,看腦白質萎縮情況是不是加速;三個月後再來見我,六個月後等MRI結果出來再來一次。鑒於血脂偏高和HDL偏低,回家買點魚油吃吧,不用處方。。。想到上次眼科醫生也是一切正常的結論,依然讓我三個月後再見她,當時匆忙有事,沒在她辦公室就把appointment時間定好。。。這醫生也成了甩不掉的“尾巴”呀。。。
回頭給老板一說,老板大笑: Don't complain. You know what, the doctors in another hospital(市裏最大的醫院) are just opposite。 Hard to make a followup appointment. Don't take the fish oil, just eat smoke salmon(他知道這是我的最愛)...
回家給太太說:這眼科醫生咱就不看了,視力沒有變化,也查不出任何東西,每次還得花30塊co-pay; 這神經科醫生咱還繼續看,反正有保險不花太多錢。等六個月後的MRI結果,要還是正常以後也就別看了。
醫療保險買了20多年了,我自己正經看醫生還就這次。以往就是感冒發燒需要點抗生素或隔幾年一次的體檢一類,真花可保險公司大錢的就是前年的腸檢了。看樣子,年齡一大,不明原因的無名痛癢才是真正燒錢的。難怪這麽多人對有medicare coverage之前的退休如此謹慎。
(二0一七年二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