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快二十年了,一直等到拿到綠卡才開始股海生涯,所以,進入股海的時間其實才剛好十年。好在俺在岸上觀看了2000年大泡沫的破滅,陸陸續續讀了些投資理財的書才下海,從最簡單的DCA開始。十年股海沉浮,其實是浪得虛名。
過膩了悠閑的美國農民生活,今年也興起了炒股的念頭。這不,到了五月份一看股市的YTD數據不錯,離俺每年9%的目標差不多了,加上網上常提的“Sellin May and go away"的股市古訓,就把自己管理的portfolio的40%從股市裏轉了出來,放到現金裏等待“炒”的機會。這些現金在三個不同的賬戶上。基於俺多年站在岸上觀站的經驗,俺擬定了一個計劃:1。沒有時間挑單股,也看不懂公司的10Q一類的報表,所以,隻炒指數基金(ETF);2。不用margin,不炒option;3。目標明確,打敗SP500。今年因為重倉金融股有不少損失,通過“炒”把這個差額補齊;4。現金分批放進股市,也就是利用設定不同的價格來控製入市時間,盡量避免把所有現金在同一個價格放進股市;5。繼續保持以往資金在大型和中型公司的分配比例。鑒於上麵這些原則,挑了三個Fidelity裏不需要交易費用的ETF:IVV,IJJ和IJH。IVV是針對美國五百家大型企業的,IJJ是針對四百家價值性企業,IJH是針對四百家介於價值和成長的混合性公司。
交易很順利:每次是起伏兩三個百分點就買賣。賺得不多,但一次兩個百分點,一年十次不就夠達到目標了嘛。每天晚上讀讀新聞,早起看看股市,設一個limit的order,到這個價位就買賣。常常是一天達不到目的,第二天改了目標再來,忙得不亦樂乎。IJJ/IJH起伏大,基本就是兩個賬戶在運作。到七月中,居然也把金融股上的損失撈回來一半。給太太說,現在現金全進股市,因為我賣出去的時間點比較高,在金融股上的損失實際上全回來了,就是還想玩玩。但也看出了炒股上麵的不足:1。股市處於跌的階段,實際上拿著現金就能贏過大市。但股市要大漲,我的現金沒有全部進去,大部分時間是50%,要跑過大市其實不容易。2。炒的時候,因為心態問題,兩三個百分點就進去,往往miss更大的起伏。
達到了把金融股上損失奪回來的目標,心理上就比較放鬆了。實際上是躍躍欲試的想把現金全放進去,回到過去逍遙自在的日子。一看美國國會為這個國債限額的爭論導致的股市徘徊,就開始尋找一個好進去的點了。到上周末一看國會達成原則上的協議,知道這個問題在股市上沒有多少炒作的餘地,禮拜一早起看了一下future上漲大約1%,就按那個價格設了個相應的價位,三個賬戶全進去了。自己當時就計算了一下,沒問題,按這個價位進,金融股的損失全補回來。要是股市再上升,咱再賣掉點,繼續玩。要套牢了,俺就當股東吧。
哈哈,股市一個禮拜翻天複地的變化了。俺的ETF全在水下。尤其IJJ和IJH下跌得相當快,到禮拜四居然把俺在它們上麵來回炒賺的錢也貼進去了。唔呼,還是過農民日子吧。
今天去菜園子裏收了一條黃瓜,三條茄子,兩個甜瓜,兩斤韭菜,半斤長豇豆,又燒了幾斤辣椒魚。給太太說:股市的損失隻能靠種菜釣魚來彌補了。
Warren Buffet說得很對:投資一定要投你真正懂的行業。看來俺農民就該種菜釣魚。
(二0一一年八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