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borrhea----中文翻譯為
脂溢性皮炎
嬰兒脂溢性皮炎 |
|
|
是發生於出生不久的嬰兒頭麵部的紅斑鱗屑性炎症性皮膚病,如不發生其他合並症,常常在1~2個月內痊癒。 (1)、病因: 嬰兒為什麽能患脂溢性皮炎呢?目前認為和內分泌、遺傳、營養以及感染等因素有關。嬰兒脂溢性皮炎差不多都發生於出生後3個月內,這段期間正好是嬰兒產後皮脂腺功能活躍的階段。但是每一個正常嬰兒均有這種短暫狀態出現,並不是都患嬰兒脂溢性皮炎。遺傳因素起一定作用。由於此病容易在冬季發生,嬰兒母親缺乏生物素或嬰兒消化道吸收不良等也是促發因素。其他如卵圓形糠秕孢子菌、鏈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也可使症狀加重。 嬰兒脂溢性皮炎多數均在出生後第2~10周內發病。主要症狀是紅斑及鱗屑性損害,紅斑為圓形或橢圓形,可向外擴展,有時融合成環狀或多環狀。斑上覆蓋棕黃色和頭皮黏連的油膩性鱗屑。和成人脂溢性皮炎不同處是不發生毛囊性皮損,也沒有濕疹時的丘皰疹出現。頭皮以外部位常常是較細碎、顏色較白的鱗屑。 (2)、臨床表現: 本病先從頭部發病,最易侵犯頭頂和前頭發際處,其他如眉部、眼險、鼻頰溝、頸、臍、腋以及全身皺褶部位均可被侵犯。一般無全身不適,雖然皮損有時較廣泛,但嬰兒吃奶及睡眠均不受影響。本病不癢或僅有輕微瘙癢。 在沒有合並症時,本病可在3~4周時痊癒,隻有少數患兒需2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消退。 (3)、診斷及鑒別診斷: 根據出生後不久發病,頭皮、麵部及皺褶部位紅斑鱗屑性損害,一般不癢,應考慮本病。但需和下列皮膚病鑒別。 擦爛紅斑:又稱擦爛濕疹,多發生於嬰兒及肥胖的婦女。損害隻發生在皮膚相互摩擦的皺褶部位,如頸、腋窩、乳房下、腹股溝及臀溝等處。為限局性紅斑、糜爛、滲液,瘙癢或疼痛,一般不侵犯頭皮。 尿布皮炎:是嬰幼兒接觸尿布部位,因尿液及尿布刺激而發生的皮炎。剛發生時為邊緣清楚之紅斑,加重後可出現丘疹、水皰,擦破後形成糜爛麵。 嬰兒濕疹:嬰兒脂溢性皮炎和嬰兒濕疹臨床上有很多相似之處,有時常常混淆而誤診。嬰兒濕疹多在出生2~3個月開始發病。先在麵頰部出現丘疹、紅斑、小水皰,瘙癢明顯,這些症狀均和嬰兒脂溢性皮炎不同。但有時患兒可先患脂溢性皮炎以後又發生了嬰兒濕疹。因為這兩種病的預後有很大不同,故應區別清楚。 (4)、治療: 因為此病在幾周內可以自己痊癒,治療措施中主要是注意對患兒的護理。洗頭洗澡時不能用鹼性強的肥皂或浴液、水溫不能過熱。禁止隨便使用外用藥,外用藥不當會使症狀加重,病期延長。用溫和的中性皂類洗澡,保持頭皮和皺褶部位皮膚乾燥清潔。可適當塗搽含1%新黴素的霜劑或氫化可的鬆霜(不能用強效皮質類固醇激素製劑)。口服維生素B族如B6、B2或複合維生素B等。 |
以上文章來自http://www.opcdik.com/hl/view/2006/213.html
脂溢性皮炎多見於肥胖的小嬰兒。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原因尚不確切, 可能與母體雌激素通過胎盤傳給胎兒致使新生兒皮脂增多有關,維生素B族缺乏也可以導致脂溢性皮炎。也有人認為與遺傳有關,但未得到證實。該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礎上所引起的皮膚繼發性炎症。脂溢性皮炎實為濕疹的脂溢型。多見於0~6個月的肥胖嬰兒,多見於頭皮、前額,頰部,眉間、耳前、耳下,表現為皮膚潮紅,表麵覆蓋黃色油膩性鱗屑,嚴重時上可見較厚的黃漿液痂,痂下有炎症合並糜爛和滲出。
脂溢性皮炎非常常見,也並非什麽嚴重的疾病,如果是喂母乳的寶寶,乳母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油膩的、刺激性的食物,烹調食物時不要加酒。平常注意給寶寶補充適量的複合維生素B。口服合生元等。如果皮炎嚴重時,可以塗抹適量的外用軟膏切不可長期使用,一般用一點寶寶濕疹膏、複方蛇脂軟膏、尿素軟膏等即可。
治療脂溢性皮炎的關鍵是經常清洗患處皮膚。可用溫掏米水、茶水、金銀花水清洗,每天2~3次。
脂溢性皮炎一般不太癢,但頭皮上的層層結痂易繼發感染,通常繼發感染後,導致患兒因患處的癢痛而搔抓,所以清洗結痂是護理的重點。注意不要用肥皂洗,可用植物油(即家庭炒菜使用的食用油)塗抹於痂皮上,過上半小時待痂皮軟化溶解後再用強生嬰兒洗發(浴)液清洗即可。如果結痂很厚,可分數次清洗。清潔頭皮時動作要輕柔,切勿擦破皮膚。洗後可塗外用軟膏,如寶寶濕疹膏、複方蛇脂軟膏、尿素軟膏、白多邦軟膏等。
一般來講,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脂溢性皮炎都能自愈,家長無須過分擔心,更不要隨便飲用中藥涼茶。
以上文章來自http://www.86813.com/blog/blog.asp?id=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