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寶貝兒

上帝對即將降臨人間的嬰兒說: 寶貝不用怕,人間有位愛你的天使,她的名字叫媽媽
正文

和孩子談談種族問題

(2006-08-08 10:19:21) 下一個

文    Lisa Armstrong

       在當今世界,教會孩子們學會接受和理解不同種族的人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身為父母,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一直到九歲,美國馬裏蘭州的Niko Crawford都以自己是穆斯林而感到驕傲。可是當他上到小學三年級時,一切都變了。他們班上的同學們開始嘲笑他最好的朋友穆罕默德是“恐怖分子”和“本拉登的親信”,甚至還妄圖在校車上合夥揍他。 Niko是美國出生的黑人,所以不容易被人看出是穆斯林。 他為他的好朋友挺身而出,但是卻最終不敢說出自己的宗教信仰。 眾人依舊嘲笑他的好朋友,最後,Niko哭著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在看見自己的好朋友被別人這麽對待以後,我的兒子為自己的宗教信仰而感到羞恥,”他的媽媽Piper說,“他也很害怕。”

       Niko經曆的事件很悲哀得提醒了我們,在當今世界種族偏見依然存在---甚至在孩子們中間。 我們希望在這個逐漸增長的多民族多文化的社會裏,新的一代可以接受不同的種族,沒有偏見,沒有優越感。 畢竟,在現代社會,精英們來自不同的種族背景,而電視電影裏也充滿了各色人種的英雄們,在學校裏,即使還是學前班,學習接受和理解不同的種族和文化也成了常規課程之一。

       但是舊觀念要被消滅真的很難。“種族歧視現在要比上一代更不被人接受了,但是它依然存在著,”賓夕法尼亞州 Lebanon Valley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Kerrie Laguna 博士說,“孩子們可以迅速地從父母那兒學會偏見---即使父母們並沒有口頭說出來,隻是以一種很微妙的方式顯示出來。”

       正如父母們可以把他們的種族偏見傳給孩子們一樣,他們同樣可以教孩子們學會尊重不同種族的人。專家給了我們七個方法幫助我們教育孩子學會接受和理解不同種族的人。

1. 認識不同

        在四歲左右,孩子們就會開始注意到有一些人的外貌和他們不同,他們會開始詢問諸此類的問題,“為什麽他的皮膚顏色比我的深?” 或者,“為什麽我沒有他那樣的直發?” 哈佛大學心理教授Alvin Poussaint博士說,“父母們聽到這樣的問題總是很擔心,但是孩子們隻是天性比較好奇而已,他們隻是想知道是怎麽回事。”

        最好的回答就是告訴他們人們有不同的膚色,身材和高矮。 解釋太多或者過度強調人種不同隻會暗示孩子們不同人種的錯誤性。“你需要告訴孩子們的是,雖然人們從外觀看起來不同,但是內在都是一樣的,”Poussaint博士說。你可以用孩子們可以容易理解的類比法來解釋問題。密蘇裏的媽媽Antona Smith 在和她三歲的孩子解釋種族問題的時候用了冰激淩的例子:“上帝造了很多不同的人---正如冰激淩一樣,有香草味的,有巧克力味的,有香蕉味的---味道雖然不同,但是都很好吃。”

2. 做孩子行為的榜樣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不該用帶有歧視的字眼來形容任何民族,但是事實是很多人都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對某些種族的偏見,比如對一位很粗魯的司機加上種族的評語。 即使那些從未說過任何帶有偏見話語的人也很可能在內心深處藏著偏見。 所以Laguna博士建議父母們應該小心自己的語言和行為,看看自己是否曾經傳達給孩子一些錯誤的信息。 當某人說了一個文化歧視的笑話時,你是反對還是跟著笑?  當你開車經過某些小區時你是否特意鎖上汽車的門?  你是否為了顯示自己幽默而曾經模仿過一些民族的口音?  Laguna博士說,“你也許並不是故意想貶低什麽人,但是孩子卻會從中學到壞的東西。”

3. 和孩子談論種族偏見問題

         孩子們對很多事情的印象往往來自電視電影,而這些形像會早早在孩子們的心中紮根: 即使是給一兩歲孩子看的卡通片裏也會經常給壞人取個外國名,扮演成外國人的形像,而美麗的公主都是金發的白人。當你看到類似的具有負麵影響的電視時,你可以向孩子指出來,並告訴他你認為那是錯誤的,Poussaint博士建議說。

         有時你的孩子可能也會籠統得概括一些事情,說以下的話,“我學校裏所有的黑人學生都十分擅長打籃球”或者“隻有亞洲學生報名上數學課外輔導班。”當遇上這種情況時你需要和孩子指出,僅僅因為某個民族的一些人用同樣的方式做了一些事,你並不能就此得出結論那個民族裏所有的人都做一樣的事。 讓孩子知道把人們按文化或者人種分類概括很不好---即使是做出正麵的評價。

4. 鼓勵同情心的建立

         如果孩子可以設身處地的話,他們相對不會因為某個人長相不同而去嘲笑他。 和孩子談談,如果他是那個少數民族的一份子的話,他會怎麽樣。 舉個例子,如果他住在一個國家,而那個國家裏大部分人都長得和他不同。 問問孩子假如人們僅僅因為他眼睛的形狀,他去的教會或者他父母來自什麽國家而鄙視他的話,他會有什麽感覺。 隻要你可以讓語言簡練,內容簡單的話,你可以從孩子三四歲開始就和他們談論這些問題。

5. 多讓孩子接觸不同的人種

         今天的孩子們生長在多重文化的社會裏,他們越早和其他種族的人接觸並和睦相處,長大以後他們就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文化和人種。一些家長們故意為孩子們尋找多民族的社區活動。住在新澤西的白人媽媽Kate Newmark說,“我們搬家到這,是因為我們想在一個具有多文化,多宗教和多種性取向能夠和平共處的地方養育我們的孩子。”她的兒子在五歲時就已經想當然得認為多民族共存是正常的,並且交了來自各種文化背景的朋友。

         如果你們生活在一個單一種族的地方,教育孩子可能相對困難點。但是你也應該多讓孩子接觸不同的人群。 帶他們去別的民族的餐館,去參觀博物館和文化展覽,給他們讀關於其他文化的書籍。

6. 培養孩子強烈的自信心

         給孩子以基本的尊重和尊嚴是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最好的方法。“快樂,善於適應不同環境的孩子不太容易變得歧視異族人,”一個非營利性的兒童組織的負責人Peter Langman博士說,“那些沒有獲得尊重和被人重視的孩子們傾向於尋找替罪羊---一些和他們看起來不太一樣的人---去發泄他們的憤怒和不滿。”

         對於那些小族裔的孩子來說,建立強烈的自信心更為重要。 當Piper Crawford的七歲大的女兒問媽媽為什麽她沒有她白人朋友那樣長而直的頭發時,媽媽簡單得向女兒強調了卷發的優點。“我告訴女兒她的頭發老是豎著是因為頭發很快樂,”Crawford說,“現在她覺得自己的頭發很酷。”

7. 不要容忍任何形式的偏見

         去年Deborah Majerovitz十一歲的兒子在學校裏惹了麻煩,因為他在作文裏用“同性戀”和“癡呆”等詞語來形容另一個種族。 之後,媽媽立刻和兒子進行了一次嚴肅的談話。“我告訴他用這類詞語來侮辱別的種族的人是錯誤的,”她說,“我們是猶太人,所以我讓他仔細想想,如果別的人用同樣貶低的詞語來侮辱猶太人的話,他會有什麽感覺。”

         最低限度是你需要教育孩子們,所有的人,不管他們是否和你有不同之處,都理應得到別人的尊重。 如果你忽視了任何類型的偏見,你其實都是在告訴孩子覺得自己比別的種族有優越感是對的。 Langman博士說,“要培養一個有忍耐力的孩子,你需要教會孩子尊重每一個人。”

萬一你的孩子成了種族歧視的犧牲者,你該怎麽辦?

  • 教孩子為自己挺身而出。 告訴孩子你知道他很生氣很受傷,但是你需要鼓勵他保持冷靜和控製自己。如果別的孩子對他說了帶有侮辱性的話,他應該讓那個孩子知道他很不滿被他羞辱。他可以用下麵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我不喜歡你這麽稱呼我,我要你立刻停止這麽做。”
  • 保持理智。            當你的孩子告訴你他曾被人侮辱,你可以給他機會讓他發泄不滿和憤怒。 如果你覺得生氣,這也是正常的,但是你應該盡量不要失去理智,變得太情緒化。
  • 采取行動。              如果這種事發生在學校,你們可以和老師談談。讓老師告訴侮辱人的學生,他的話很傷人。(其實也許那個學生並不是故意要傷害你的孩子)。如果事情發生在你生活的小區裏,你也許應該告訴孩子的父母知道。但是你需要小心行事: 很有可能那個孩子是聽見了自己父母在家裏說了什麽話,而用到了你孩子身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