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寶貝兒

上帝對即將降臨人間的嬰兒說: 寶貝不用怕,人間有位愛你的天使,她的名字叫媽媽
正文

見招拆招----如何對付發脾氣的孩子

(2006-07-26 15:21:44) 下一個

當孩子開始產生了自己的願望,但自控能力卻還沒有完全發育好的時候就很容易發脾氣。有時候你沒法對那些媽媽警察們(那些當孩子發脾氣時站在一旁盯著你看,就好像你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媽媽似的人們)說,“吉姆隻是在學習如何表達他自己的感情。”

但是我相信你可以渡過這一關,順利解決難題。試試把發脾氣當作一個野獸來看待,學會如何理解和馴服它。

購物時

地點: 購物中心,玩具店,超市

導火索: 感到乏味,被限製了活動自由,想要某個東西

好發年齡: 18個月到6歲之間;兩歲到三歲之間是高峰時期

發作前奏: 當你把他放在推車裏或者購物車裏時他扭動不安,顯得很煩躁;哭著要某樣玩具或者甜食

範例: 亞特蘭大的Meredith Roth太知道公共場所裏孩子大發脾氣是多麽讓人難堪的事了。就在最近的一次買東西時,她兩歲大的女兒Julia因為媽媽不讓她爬出購物車而大哭大鬧,這時商店裏另一個顧客走過來對她大聲質問說,“你不準備把孩子抱起來嗎?這是我見過的最殘忍的事!”Roth試圖向她解釋她正在安慰孩子,可是這位打抱不平的人繼續批評她並一直在店裏跟著她。

“我簡直想馬上回到車裏去哭,”Roth說,“我覺得自己象個失敗者,在公共場所弄得這麽尷尬。”

預防措施和應對方案:

  •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唱歌和做鬼臉很容易吸引小一點的孩子的注意力;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你可以通過讓他辨認櫃台上擺放的香蕉蘋果之類的貨物來轉移他的注意力。
  • 離開公共場所。把你的購物車放在顧客服務台(在孩子發脾氣之前就找好服務台以防到時手忙腳亂),然後帶著孩子到商店外或者回到車上安慰他。
  • 別理會旁觀者。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孩子記得什麽要比那些旁觀者說什麽重要的多。
  • 注意你自己的情緒。如果你在去購物的路上時對擁擠的交通表示不滿並咒罵不休的話,猜猜車後座上是誰在學習你控製情緒的技術呢?
  • 跟上孩子的步伐。 也許你三歲大的孩子上個月還很樂意坐在購物車上陪你買東西,但是這個月他就想獲得更多的自由了。你可以通過允許他在商店裏走路來把他發脾氣的可能性扼殺在萌芽狀態,但是他必須同意拉著你的手走或者在購物車旁邊走而不到處亂跑。

睡覺時

地點: 臥室

導火索: 過度疲勞,被打亂的生活規律,正在玩遊戲而不願停止。

好發年齡: 大多數是兩三歲的孩子和學齡前兒童,但是有時剛會走路的孩子過度疲勞了也會出現這種情況。(注意:八九歲的孩子也有可能!!)

發作前奏: 局促不安,打哈欠,使勁地揉眼睛但是卻堅決不願躺下去

實例:  開了很長時間的車,我們淩晨兩點才到家,可是18個月的Oliver依然好像很興奮。當我催促他上樓睡覺的時候,他放聲大哭並推我。四十五分鍾之後我放棄了努力。我把又哭又叫的他抱上我的床,對他說,“Oliver,我累了,我得睡覺了,晚安。”這就像點燃了一個爆破筒,但是五分鍾之後他就卷在我身邊睡著了,象個天使。

預防措施和應對方案:

  • 保持睡眠規律性。如果在哄孩子睡覺時你去接電話,還希望孩子可以老老實實地睡覺,那你就是在開玩笑了。讓留言機去工作好了。
  • 提前宣布睡覺時間要到了。你可以說,“當這部電視放完了,你就該睡覺了,”或者說,“我們一起來看三個故事,然後我們就把燈關上。”
  • 調整好睡覺的情緒。把燈調暗,降低說話的聲音,放可以使人安靜下來的音樂。
  • 對於三歲以上的孩子,建立一個睡眠獎勵製度。比如說,在幾個順利的晚上之後,給孩子一個小獎勵,諸如帶他去公園玩一天或者租一個動畫片給他看。
  • 不要把自己弄得太辛苦。把孩子放在床上,關上門,讓孩子哭幾分鍾。可能他哭幾分鍾後就累得自己睡著了。如果五分鍾後他還在哭的話,進去安慰他然後再此離開,下次等十分鍾再進去。

玩耍時

地點: 遊樂場;和小夥伴一起玩時

導火索: 和其他孩子分享玩具,不喜歡某個小夥伴,和其他孩子競爭

好發年齡: 3到6歲,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更願意和其他小朋友玩

發作前奏: 在遊戲時興趣急劇下降;從其他小朋友那奪走玩具;扔玩具,推其他孩子,咬人或者打其他孩子。

實例: 兒童教育專家Bonnie Harris的兒子六歲了,有一次他在玩遊戲時輸給了比他大一點的小夥伴,於是他就開始大發脾氣。Bonnie說,“我覺得很吃驚,不過想想象那麽大年齡的孩子確實容易發生這種情況,因為他們想贏,想什麽都做的完美,想讓所有的事情都按他們設想的去進行。”

預防措施和應對方案:

  • 看看孩子遊戲的時間,長度和運動量是否和孩子的性格以及休息時間合拍。
  • 提前扼殺戰爭: 如果你的孩子每次都因為不願意和別人分享一個特殊的玩具而發脾氣,在去參加遊戲班之前把那個玩具放在家裏。當孩子和別的孩子分享玩具時,要及時誇獎。
  • 製定一些規則:你可以這麽和孩子解釋,“現在輪到你玩了,但是當我數到二十的時候,你就得把玩具給她玩。”當你數到二十後,說,“到二十了,現在輪到Jamie玩了。”
  • 當孩子發脾氣時你需要行動起來: 有時一些父母不願當著別的父母的麵管教孩子。但是如果你要等到其他父母參與進來管教你的孩子的話,你會發現你和你的孩子需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釋懷。
  • 孩子們發生輕微的口角時讓他停下來吃吃點心: 也許改變一下現狀可以把孩子的發脾氣扼殺在萌芽狀態。

與父母分離時

地點: 托兒所,接近保姆或者祖父母時

導火索: 分離焦慮

好發年齡: 18個月到五歲,常發生在當孩子正在發展某項重要技能時

實例: Oliver很喜歡他的保姆,他的保姆每天下午在媽媽工作的時候照顧他。但是有一天突然他要媽媽,而不要陪他看動畫片的保姆。媽媽對他說拜拜,正準備進書房工作的時候,Oliver開始發脾氣起來。不過最終Oliver妥協了,老老實實的和保姆一起看動畫片。

預防措施和應對方案:

  • 給孩子一些你的東西: 給他散發著你氣味的枕頭或者你的小相冊。
  • 和孩子談談祖父母: 告訴孩子祖母是媽媽的媽媽,並給孩子講講你小時候的快樂故事。
  • 讓保姆融入你的生活: 有時很多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覺得保姆做的和媽媽不一樣。如果在保姆家他也吃和家裏一樣的早餐的話,也許他會覺得安慰很多。
  • 對孩子說拜拜,然後離開: 如果你猶豫或者緊張的話,那隻會讓孩子對分離更加害怕。

就醫時

地點: 醫生辦公室

導火索: 讓人害怕的醫療器械,候醫室

好發年齡: 18個月到6歲

發作前奏: 踢,抓,撓;害怕的哼哼或者哭

實例: Sharon Fisher帶著三歲的女兒Maggie去看醫生,Fisher的媽媽陪著他們一起在醫生檢查室。一個護士告訴Maggie的外婆應該離開,這讓Maggie感到有點害怕。當醫生進來告訴Fisher他沒法給Maggie做檢查因為小姑娘非常害怕,Fisher解釋了原因。後來外婆進來後,Maggie就很安靜地坐在媽媽的腿上順利完成了檢查。

預防措施和應對方案:

  • 沒有必要讓孩子知道太多:在去看醫生的路上告訴他要打預防針隻會讓他更害怕
  • 戴上一個布娃娃或者玩具熊: 讓醫生先假裝給玩具檢查耳朵或者打針
  • 使勁鼓勵孩子: 承認孩子的害怕,但是接著就告訴孩子他有多麽勇敢,即使他哭得在地上打滾
  • 物質獎勵: 這種情況下許諾事後獎勵他一個小玩具或者給他買冰激淩吃沒有什麽不好。
  • 盡量保持冷靜: 如果你也害怕或者哭的話,隻能加重孩子的恐懼和焦慮。有時父母確實不忍心看見孩子的疼痛,如果你受不了的話,離開房間讓你的伴侶陪著孩子好了。
  • 注意醫生的態度: 最好的醫生當然是帶著一包的玩具來安慰可憐的小病人。

情緒不好時

地點:家裏,公園,任何地方

導火索:要求沒有得到滿足

好發年齡:兩到六歲。這個事後孩子開始產生強烈的要求欲望了

發作前奏: 當沒有達到目的時向父母乞求,不滿的哼唧

實例: 紐約的Leslie Lido和四歲的女兒Madeline在一個公共等候室,Madeline非要媽媽買個口香糖給她。最後Lido離開了房間,Madeline也尖叫著跟了出來。在走廊上,Madeline繼續大發脾氣並抓住媽媽的鬆緊帶褲子要把它拉下來。“很多人都走下樓梯看著我們,”Lido說,“Madeline滿地打滾,尖叫,把頭往地上撞。這簡直就是我的惡夢。”當最終女兒開始平靜下來的時候,Lido告訴女兒她們要回到等候室裏好好地坐著。在回去的路上,Madeline表現的很好,就象什麽都沒發生過似的。

預防措施和應對方案:

  • 一旦發現有法脾氣的征兆就趕緊停下來,找個安靜的地方和孩子看看書,或者安靜地說說話,抱抱他。
  • 變成偵探:找出讓孩子發脾氣的可能原因。太多的視覺刺激? 糖果? 華盛頓的 Corinne Gregory 四歲的女兒常常在午覺睡醒之後發脾氣。原因? 血糖降低。立刻給她喝一杯果汁可以馬上讓小姑娘好起來。
  • 提供代替品: 加州的Abbi Perets在和兩歲的女兒逛街時,一旦發現她可能要吃那些糖果的時候就給她奶酪和香蕉,這樣她就忘了要糖果,不會因為得不到而大發脾氣。
  • 和孩子一起做深呼吸: 即使兩歲的孩子也會模仿你做深呼吸。這確實有幫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