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人生愛誰誰

形而上痛苦並形而下快樂著
正文

溫柔鄉

(2009-11-23 18:04:05) 下一個

想起一個有關蘇格拉底的小笑話。這位天才的哲人有位悍婦為妻,一天又河東獅吼,蘇立馬開溜,剛邁出門檻,自樓上兜頭一盆涼水,蘇也不惱,自嘲道,"我就知道雷霆之後必有甘霖"。家有猛虎,自然每日在外磨礪智慧、普度眾生,成為垂名千古的哲學家也算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過來,若家有內外雙修的賢妻,溫柔鄉令人樂不思蜀是否並不完美呢?

盡管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但少有男人沉溺於溫柔鄉忘了功名利祿,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東西的重要性堪比青春和容貌對女人的不可或缺。<<自私的基因>>中有這樣一個章節,母老虎尋找配偶時會選擇搭建了一個窩的GUY,因為她很清楚,以後撫育孩子的重擔絕大多數時候由她來承擔,GUY們見異思遷的可能性是極高的,到時候吃不到他捕來的肉,起碼還有個容身之地。這是基因選擇的結果,因為"純情"的老虎們被自然殘忍地淘汰了。

可是,當女人墮入溫柔
鄉呢?大多數全身心毫無保留地付出,放棄自我,結局無非兩種,幸運的會與另一半白頭到老,不幸的,那一位棄你這朽木而去,擇"靚"木而棲,忘了多年的恩愛。

多年前,當讀到莎士比亞的那句名言(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的時候,頗為鄙視。可現實是,目前社會仍然是男權主宰的,女人不是真的有多麽弱,而是多數時候女人沒有掌握權柄,男人在製定遊戲規則。比如說,女人的青春和美貌永遠是男人追逐的首要特征,至於其他素質隻是BONUS,如果你沒有前兩項,對不起,麵試的機會都沒有。男人呢,隻要有智慧或有錢,就能得到出色的女人。說到底,這雙重標準仍然帶有動物界擇偶方式的痕跡。然而,人類社會比動物們走得更遠,當男人們宣揚性解放的時候,並不是在為女人說話,當他們要求女人蒙上麵紗時,也不是在試圖保護她們。他們骨子裏想著三妻四妾,法律上卻規定一夫一妻,據羅素分析,該規定是男人之間達成的一種協議,目的是讓所有的男人都能找到老婆,可結果呢,成功人士魅力四射,行三妻四妾之實,還不必負其責;本應靠邊站的如今也有機會討到一妻,無力遮擋風雨,還要借踩踏一個女人維護自己一點可憐的自尊。人間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除了憤慨和悲哀,我還想說些我認為也許對女人們有點幫助的。

坦率地說,身為女人要在當今社會立足很難。男權設置的壁壘造成的不公平仍然存在,意識領域的種種導向,婚姻中他們的強勢和主動權給女人帶來了很多約束,女人們如果想生活得又幸福又不失去自我非常困難。記得文學城上讀到一篇文章說,過去包辦婚姻那紅蓋頭一揭,將來是有定數的,而如今變數太多。

在外打拚,需要比男人付出得多,因為,紳士風度隻對弱者,不會奢侈到給一個對手。

在婚姻方麵呢,條件太好了,男人不敢要,太差了,就淪為一保姆,跟他一般高吧,還要常常示弱,給足他麵子。為他犧牲吧,他認為你樂意,到他變心的時候也不會有所遲疑;不為他付出,他認為你不夠賢惠,立馬換人。

何處有溫柔鄉?即便有,也隻是對男人而言,女人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底線是保持自我,因為萬一出局,經濟、情感、精神的三獨立才能給你一個充實和無憂的生活,離了誰都能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