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古詩初闖平仄關 - 寫給感興趣的初學者
寫在前麵
我們說‘古詩’,應該是相對於‘新詩’來說的。有的朋友喜歡研究各種名稱的嚴格定義,網上這方麵的討論甚至爭論都很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索,這裏我們隻提一下古詩的簡單分類。
古詩可以簡單分成兩種:
1、古風。
2、近體詩(格律詩)。
古風種類很多,如《詩經》、《楚辭》、漢魏樂府、歌行、雜言等都可以劃分在裏麵。這些詩看上去好像不太講究句式、韻腳等等,其實裏麵學問大了。古風我還沒有開始學習,這裏隻說說近體詩。
講究句式、韻腳且每一句的字數都一樣的叫近體詩。近體詩又稱格律詩,正式產生於唐代。在唐朝前幾乎都是非格律詩,到了南朝齊永明末期,沈約等發現了漢語四聲規律,為格律詩的成型打下了基礎。到了唐代,格律詩成型並一直流傳到今天。
格律詩的詩體:
格律詩一般分五言、七言兩大類,(六言詩非常少,故不列為主流。)每類又分絕句、律詩、排律等體裁。這裏隻簡單介紹絕句和律詩。
1、絕句:
絕句的體裁:分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兩種,簡稱五絕和七絕。五絕是五言四句,七絕是七言四句。
絕句的要求:偶句(第二句、第四句)押平聲韻,第三句最後一個字用仄聲,第一句可壓韻,也可以不壓韻。
例:
五絕: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
更上一層樓。
七絕: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2、律詩:
律詩的體裁:也是分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兩種,簡稱五律和七律。
律詩的要求:五言七言都各為八句。偶句(第2、4、6、8句)押平聲韻,奇句(第1、3、5、7句)的最後一個字用仄音。第一句也跟絕句一樣押不韻都可以。還有一個重要的要求就是:第三句、第四句和第五句、第六句分別要對仗。
例:
五律:與諸子登峴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
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
我輩複登臨。
水落魚梁淺,
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
讀罷淚沾襟。
七律: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麵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裏白沙堤。
另外提一下,關於第一句押不押韻的問題:一般以五言(五絕,五律都一樣)不押韻,七言(七絕、七律)的押韻為‘正格’~~~ 也就是比較常見(請再讀上麵例詩的第一句)。如果反過來,你的五言第一句押韻,七言第一句不押韻也不算錯。這是不需要死守的例子之一。
(二) 關於押韻
來源:清談天地 www.talkskyland.com
寫詩要押韻,跟麻婆豆腐要有辣椒花椒才好吃一樣,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雖然追求自由的新詩越來越趨向於不押韻,但讀著流暢的新詩,韻腳還是隨處可見的。如果我說格律詩比自由詩容易讓人記住,也許你不會反對吧?要是我們在大街上隨便攔個路人,讓他/她馬上背出一首完整的詩來,恐怕脫口背完‘白日依山盡’的比 ‘小巷’或者‘再別康橋’的要多得多吧?為什麽?道理很簡單:格律詩嚴格押韻。有韻就順口,順口就容易記。
什麽是韻?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同聲相應謂之韻”。大家都會說普通話,應該知道漢字是由聲母和韻母兩個音拚讀出來的。一個韻母與不同聲母結合可以拚出許多字音,如韻母‘i’可以跟不同的聲母組合成:
xi(西)、di(低),ni(泥)、ti(蹄) 、di(堤)
這些都是所謂的同韻字了。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看出這是我們上一節中舉例的那首七律‘錢塘湖春行(白居易)’中的所有‘韻’腳。對‘押韻’這個概念還比較生疏的朋友,如果你有時間,不妨給每句詩的最後一個字標上拚音,試試把剩下三首詩的韻腳找出來,一來熟悉一下‘聲母’和‘韻母’的不同組合;二也複習一下格律詩所要求押韻的位置。
還有一段有關文字就全文照抄在這裏,給大家做參考吧:
=================================================
再說說韻部。詩是要壓韻的,個人認為不管是新詩還是舊體,都要有韻腳。現在有很多新詩幾乎沒有韻,寫的和斷行的散文一樣,我到不很以為然。前麵說了,格律詩逢偶句,也就是2、4、6、8句是要壓韻的,而且要壓平聲韻,這個韻要壓什麽?怎麽壓?下麵我們說說這個事。
音韻學家把古韻分為三種,一個是上古韻,就是《詩經》《楚辭》裏的韻腳。上古韻是沒有韻書的,是後人根據先秦、兩漢的的古詩主要是先秦的古詩總結的。上古韻我們先不說,因為暫時也用不到。
另一個是中古韻。在西晉末年發生了五胡亂華的事,天下紛爭,民族大融合,當時語音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個大概就是中古韻(或說語言)產生的原因。到了隋朝,有個叫陸法言的人和其他幾個哥們一起商量要總結部詩韻,後來陸法言根據那天他們哥們八個的聊天記錄編纂了《切韻》。《切韻》就是中古韻的標誌,後來經過數次修訂,到了南宋時期,金朝王文鬱修訂《切韻》,就成了今天大家所常說的《平水韻》,也就是現在大家習慣用的詩韻,或叫古韻。
《平水韻》裏把字分為平、上、去、入四聲,106個韻部,其中平聲韻30個,我們寫詩一般是按這30個平聲韻來壓的,而平仄也是根據《平水韻》裏的四聲分類來區分的。
還有一個是近古韻,也就是元曲的韻部,這裏和格律詩沒有太直接的關係,所以忽略。還有一種就是今天的普通話韻部,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的,就不用我饒舌了。
(作者:坐看雲起)
=======================================================================
這個‘普通話韻部’就是網上常說的‘新韻’了。對於初學者,可以自己考慮選擇《新韻》還是《平水韻》。從我在網絡詩詞壇晃悠了幾年所見,絕大多數壇子都不反對用《新韻》的。你隻要標明是新韻,而且不跟《平水韻》混押~~~就是同一首詩裏既依新韻,又依《平水韻》~~~就不會被砸的。
秋菱對自己的要求一向是學什麽最好就得像什麽。當然啦,結果也許並不真‘象’,不過學習態度很重要對吧?所以我的習作絕大多數是依《平水韻》的。
說了半天,這‘韻’那‘韻’的,到底‘韻’長啥樣呢?感謝網絡,各種韻書,一搜就得。
這便是《平水韻》:
http://www.shiandci.net/cjg4.htm
決定用普通話寫格律詩的,可看這個連接裏的《中華新韻》:
http://www.xywq.com/xiyuan/files/f-4/xinyun-1.htm
這麽多字兒亂七八糟的堆在一起,好多還不認識,初看怪嚇人的。記得當時打印了一份,常為查對一個字的平仄找得眼睛發花(本來就老花+散光的:))。做事尋找偷懶之法是俺的一大樂趣,學詩自然也不例外。再一次感謝網絡~~~用句時髦的話:隻有想不到的,沒有找不著的!
今天的內容夠消化一陣的了,等到後麵具體告訴你秋菱的詩都是怎麽‘編’出來時候,再一一分享我的‘偷懶’之方:))
我的博客裏收有一篇張中行先生《詩詞讀寫叢話》中的《舊韻新韻》一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作為參考讀物。這都是前人的經驗和感悟,第一次不能全懂沒有關係,過一段時間再回頭重讀,會多幾分領悟的(我剛才又讀了一遍)。張先生一共作了七個方麵的闡述,算是他的一種選擇。我們都有充分的自由選擇什麽樣的韻作詩,我的決定是選擇張先生的這種選擇~~~這也應該是我的自由吧:))
國內的朋友怕上不了文學城,另找了個連接在這裏:
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123207
Happy reading!
(三) 關於對仗
來源:清談天地 www.talkskyland.com
在介紹‘格律詩’(也叫‘近體詩’)的簡單定義時我們說過,‘絕句’(五絕和七絕)一共由四個句子組成;而‘律詩’(五律和七律)需要八個句子。這多出來的四句還有要求,那就是得‘對仗’。
如果你對‘對仗’這個術語不太熟悉的話,‘對對子’呢~~~如果你跟秋菱是差不多同時代的人,要是剛拿起電話對方就丟過來一句‘天王蓋地虎’,你會不會脫口回一句‘寶塔鎮河妖’?如果你沒看過‘樣板戲’,‘對聯’應該不陌生吧?咱們中國早就有過年時在門上貼大紅春聯的習俗:
爆竹一聲除舊歲
梅花數點接新春
先看一下:天王/寶塔(名詞);蓋/鎮(動詞);地虎/河妖;爆竹/梅花(名詞);一聲/數點(量詞);除/接(動詞);舊歲/新春(時間名詞)。
對聯實際上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文字遊戲,又叫‘楹聯’,對仗則是中國楹聯最根本的特征。何為對仗?古人謂之“實對實,虛對虛”。這是抄自‘基維百科’的定義:
‘對仗,是中國詩的術語,也就是中國詩的創作手法與修辭規則。「對」字在此做動詞,意謂著將兩兩一對的東西放在一起。「仗」字則來自古代儀式往往由兩人一組來舉行,有「儀仗」的「仗」意。對仗有時也稱為對偶。’
一共八句的律詩,要求中間的四句兩兩對仗。律詩的對仗和對聯的對仗要求還是不一樣的,總的來說要寬鬆一些~~~希望你看到這裏能鬆一口氣:))
關於律詩的‘對仗’,文思格先生的這篇文章講得比較清楚,我就偷個懶全文照抄了:
================================================
對仗文思格
如前所述,平仄、押韻和句讀的協同作用把“詩”和“歌”融為一體,使“詩歌”具有任何其它文體所不具備的聲韻美和音樂的特殊表現力。而本文將要談到的“對仗”則從另一方麵為詩歌帶來了具有深刻內涵和微妙影響的“對稱”美。“對稱”是宇宙顯現給人類的最基本法則之一。它在包括科學、文學和藝術在內的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裏都有著豐富多采的反映和表現。而“對仗”則是這一對稱原則在詩人的思維和語言運用方麵具體而明顯的一種表達方式。
“對杖”是指兩個句子間的一種關係,這種關係必須滿足下述的要求:兩個句子的字數、句讀、語法結構、相同位置上的詞語的詞性,都要完全相同;而且兩句的平仄規律是“相對”的。滿足這種關係的兩個句子就構成一個對仗結構。
這裏說的“語法結構”相同,比如說,第一句是“主語--謂語--賓語”的結構,第二句也要用“主語--謂語--賓語”的結構;“相同位置上的詞語的詞性” 相同,比如說第一句的主語是名詞,第二句相同位置上的主語也得用名詞,而不能用代詞或者其它詞類來充當。由於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在語法上有較大差異,而詩歌的詞序特別靈活,因此分析詩歌的語法結構就很麻煩。在實踐中,把握好“相同位置上的詞語的詞性”相同這一要點就基本上同時解決了語法結構的問題。
由於名詞的範圍很廣泛,過去還把名詞再細分為很多類:天文、時令、地理、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器物、衣飾、飲食、文具、文學、形體、人事、人倫等等。嚴格的對仗不但要求詞性相同,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等,而且在名詞對名詞時,所屬的詞類也要一樣。
比如“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這一對仗結構中,“月對雲”是名詞對名詞,而且是天文類對天文類,這一對就非常嚴格工整。象這種既滿足詞性相同又滿足詞類相同的嚴格的詞對就叫做“工對”;有一些詞對是隻滿足詞性相同的,比如“飲馬雨驚水,穿花露滴衣。”(元稹:《早歸》)這一對仗結構中的“馬對花”,是名詞對名詞,但馬是動物,花是植物,不是名詞分類中的同一類。這種隻滿足詞性相同而不滿足詞類相同的詞對就叫做“寬對”。對仗結構 “工整”的程度就是按其中包含有多少“工對”來評價的,“工對”的數目越多,這個結構就越“工整”。五言詩的一個對仗結構中最多可有五個“工對”,七言詩最多有七個。(因為每一個單音節詞都可組成詞對。) 為了簡單明了,在下麵的分析中我們用:“‘月-花’名詞對”來表示“‘月對花’這個名詞對名詞的詞對”。
再仔細分析上段中的兩個對仗結構:在第一個中,“月-雲”名詞對是工對;“下-生”動詞對是工對;“飛-結”動詞對是工對;“天-海”名詞對是工對;“鏡 -樓”名詞對中一個是器具,一個是建築,不算工整,因此算作寬對。其比例為四工一寬。在第二個中,“飲-穿”動詞對算工對;“馬-花”名詞對是寬對;“雨 -露”名詞對是寬對(因為兩字都是仄聲不相對);“驚-滴”動詞對算工對;“水-衣”名詞對是寬對。比例為二工三寬。因此第一個對仗結構比第二個更工整。
但要注意的是,對仗的工整程度可以用工對的數目來判斷,但對仗的“質量”卻沒有度量性的標準來判斷。換句話說,對仗工整的句子不一定就比不工整的句子更美更好。
除了上述的“工對”和“寬對”以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對仗方法叫做“借對”,其中又分為“借義”和“借音”兩種方法。“借義”的方法是:一句詩中用了一個多義詞的一個意義,再借用它的另一個意義與對仗句中相應的詞構成滿足對仗要求的一個詞對。比如“歧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這一對仗結構中的“尋常”意義為“經常”,和對仗句中的“幾度”構成“尋常- 幾度”副詞對,是寬對。但“尋”和“常”另有意義:古代八尺為一尋,兩尋為一常。用這一層意義就構成了“尋-幾”數目名詞對、“常-度”度量名詞對,都是工對。“借音”的方法是:借用一個詞的同音詞與其相對的詞成對。比如“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這一組對仗句中,“滄- 藍”形容詞對是寬對,因為“滄”表大小、“藍”表顏色。但“滄”和“蒼”同音,而“蒼-藍”形容詞對就是工對了,因為它們都表示顏色。
在多數對仗結構中,兩句詩所表示的內容都是獨立的、互相對立的或者互為比較的(比如前麵提到的四個結構);但也有一些對仗結構中,兩句詩在內容上是互相依存的,要合起來才能表示一個完整的意義,或者在邏輯上有因果關係。比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這一結構中,兩句詩對得很漂亮,但要合起來才能表明作者要講的理或者現象。這種對仗結構有一個特殊的名稱叫“流水對”,好像流水一樣無法分開、始終相依相隨。流水對可以是工對、寬對或者借對中的任意一種。它被單獨給予一個名字是因為它的對仗結構中的兩句詩之間多了一層邏輯上的聯係或者內容上的相互依存。
除了兩句詩構成的對仗結構以外,在一句詩的內部也能產生對仗結構。比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這兩句詩構成一個對仗結構,而每句詩內部又構成“句中自對”的對仗結構:“風-天”對,“急-高”對;“渚-沙”對,“清-白”對。
在談到對仗結構時還有一個常見的術語叫做“合掌”,那是指兩句詩之間用了同義或者近義詞來相對,以至造成兩句詩的內容雷同或者大同小異,這就失掉了對仗的對稱美。因此“合掌”被看作詩家大忌,要盡量避免其出現在對仗結構中。
對仗的技巧除了在詩詞、駢文的寫作中廣泛應用以外,用得最多的就是寫對聯。對聯中的上、下聯就是一個對仗結構,隻不過對聯不像詩那樣受到字數的限製,有些對聯很長,有多達幾十上百字的長聯。好的對聯就像好詩一樣,會在民間流傳很久。
下麵再舉兩個例子來幫助讀者熟習對仗結構的構成和分析。
例子:找出下列小詩中的對仗結構,並指出每一詞對的特點(是否工對、寬對、借對、流水對,有無句中自對等等)。
1.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第一聯中的兩句不構成對仗結構,因為它們的語法結構不同(比如“花”是名詞,“壓”是動詞,不能對)。第二聯中的兩句構成對仗結構:“留連-自在”動詞對, “戲-嬌”形容詞對,“蝶-鶯”動物名詞對,“時時-恰恰”副詞對,“舞-啼”動詞對,它們都是工對。這兩句詩對得很工整也很漂亮。
2. 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這首絕句中的兩聯都構成對仗結構。第一聯:“兩-一”數字對,“個-行”量詞對,“黃-白”顏色對,“鸝-鷺”動物名詞對,“鳴-上”動詞對,“翠-青” 顏色對,“柳-天”名詞對,除了最後一對是寬對外,其餘六對都是工對;第二聯:“窗-門”建築名詞對,“含-泊”動詞對,“西-東”方向詞對,“嶺-吳” 地理名詞對,“千-萬”數字對,“秋-裏”名詞對,“雪-船”名詞對,除了後兩對以外,其餘五對都是工對。這兩個對仗結構都很工整,而且非常美,就像四幅圖畫一樣。
練習:用上麵例子中的方法分析下麵一首詩中的對仗結構。
旅夜書懷(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
(四) 關於平仄
來源:清談天地 www.talkskyland.com
1)。什麽是平仄
現在你知道什麽是格律詩(近體詩)了吧~~~不就是五個或者七個字一句,四句放在一起是‘絕句’,再塞兩付對子在絕句中間就成律詩了嘛。
且慢哪,這些‘五個或者七個字’的句子,還不是隨心所欲的湊夠數就行的。像我學生時代躲在蚊帳裏塗進日記本裏的那些,說好聽點也就是個‘仿古詩’。你說我就喜歡這麽寫不行嗎?我沒說不行啊!赫,我自己不就這麽寫了好多年嘛~~~秋菱一向認為‘詩乃心言’,隻要你的詩寫出真情,總會引起共鳴找到知音的。隻是咱們這篇文字題目就是要‘闖’平仄‘關’,如果你無意‘闖關’,做為知識性讀物略微了解一下也無妨,我隻是覺得沒必要浪費時間來討論‘該不該’守律的問題 ~~~前麵已經提過:學習的決定權永遠在我們自己手中:))
一首‘基本’符合要求的格律詩(近體詩),除了前麵說過的‘五個或者七個字一句,四句或者八句組成’,最基本的要求是這28或56個字,大多數都還需要符合嚴格的‘平仄’排列組合‘規律’!
之所以把最基本的平仄放到最後講,主要是因為‘平仄’正是讓初學者頭疼不已的‘攔路虎’。再就是說完‘平仄’,乘著熱乎勁兒我們就可以動手啦。
那麽到底什麽是‘平仄’呢???
這個問題在我記憶的角落裏存了二十餘年才找到答案!
還是從咱們最熟悉的普通話學起吧。大家都知道我們說話都有音調,現代漢語將音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比如小學不知大聲念過多少遍的‘媽/麻/ 馬/罵’,就是相同的聲母‘m’和韻母‘a’組合的四個不同聲調。聲調不同,字形和字意都有可能全變了~~~這個應該不用多說。
原來所謂‘平’聲字就是普通話中的第一聲和第二聲;所謂‘仄’就是第三聲和第四聲。具體到‘媽/麻/馬/罵’,‘媽/麻’是‘平’,‘馬/罵’為仄。
你看,現在給你一個字,你是不是馬上就能根據普通話的聲調說出它是‘平’還是‘仄’了呢?比如: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二四一一四,二二四三二。
咱們按照剛才說的把數字‘一二’換成‘平’,‘三四’換成‘仄’再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當然這是最最簡單的慨念了,實際上不那麽簡單的~~~比如第一個‘白’字,《平水韻》裏是劃入‘仄’聲字的。不過咱們初學嘛,先記住這個,以後慢慢修正填補。因為語言跟河流一樣,會變遷的。我們天天看著河流,除了洪枯清濁,位置似乎沒有什麽變化,但千百年後,所謂滄海桑田,麵貌全非。
《平水韻》有點象化石,讓我們知道了古今的不一樣。簡單的說,古人也把聲調分為四種,即所謂的:‘平、上、去、入’。其中的‘平’大致相當於我們今天普通話中的‘陰平’和‘陽平’,也就是我們常說聲調中的‘第一聲’和‘第二聲’。格律詩詞中所謂的‘平’,就是指的這個‘平’;餘下的‘上、去、入’三聲,都歸入所謂的‘仄’韻了。‘上’相當於‘第三聲’;‘去’對應‘第四聲’;唯有這個‘入’聲字,在今天的普通話中已經消失,分別演變歸類到其他幾聲裏了,所以成為依古韻寫格律詩詞最為頭痛的問題。
不過你別著急,‘入’聲字也不需要死記硬背。一是寫得多了,常用的那些‘入聲字’慢慢就會記住的。二來網上多的是工具,查對起來十分方便。後麵會跟你分享我常用的一些網上工具。
現在我們都知道什麽是‘平仄’了,也許你又要問:為什麽在詩詞中非要講究這個‘平仄’呢?秋菱在回家去翻老師們的筆記之前,想先請你大聲地讀讀剛才那兩句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多讀幾遍,看能不能體會出平仄變化帶來的韻味。然後咱們把這十個字重新組合,麻煩你對比著再讀一下,看看是什麽感覺:
白日入海盡,黃河依山流。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勤快的朋友,不妨找幾首自己寫的或喜歡的唐詩(前麵我們舉例的那四首也行),按照普通話的四聲給每個字標上平仄,看看是否能琢磨出一點規律;或者朗讀幾遍,找找感覺也好。
2)。為什麽要講‘平仄’
為什麽?詩歌詩歌,是‘詩’就應該能‘歌’嘛~~~好聽的歌當然要講究韻律。看看,這‘韻/律’二字可不都是‘格律詩’的基本要求麽! 普通話分四聲,同一聲調不同的字,仔細對比,其發音還是有共性的。一般來說: 平聲字---音尾平而長; 仄聲字---音尾鈍而短。 再試讀: 媽(第一聲陰平)/麻(第二聲陽平)--- 是不是讀完嘴還可以一直張著‘a’下去呀?! 馬(第三聲上聲)/罵(第四聲去聲)--- 讀完了就得閉嘴對吧? 古人早就注意到漢語的這種特點,並且有意識地運用聲調的更替(主要是平仄的交互)來創造音樂美。不信你回憶一下自己記得的成語~~~乘風破浪、守株待兔、積腋成裘、一帆風順~~~如果給它們標一下平仄,你會發現大多數都是平仄交替的~~~要找一個全為仄字或一平到底的恐怕還不容易哦。為什麽呢~~~讀起來鏗鏘呀!要不咱們按意思把‘乘風破浪’改成‘乘風切波’~~~哈,別扭不:)) 其實平仄的音樂美也體現在生活中的。如果你注意一下中國人的名字,聽著好聽的一定是四聲諧調,平仄交替的。比如說全國人民都知道的這個名字: 毛澤東 江澤民 二二一 一二二 全是平聲吧?讀著有點有氣無力似的。再讀這個: 毛潤芝 二四一 平仄平 讀著是不是好聽多啦?(俺不知道前總書記的字不敢亂說) 所以知道點平仄知識,就算你不打算寫格律詩,至少有把握給孩子起個響亮的名字呀:)) 因此平仄在詩詞和韻文中的作用是構成一種節奏,使之讀著有音樂美。詩詞的格律主要就是前人通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來的平仄規律。最後抄一段俺啟蒙老師的講稿: 平仄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他們能表達不同的 感情色彩。前麵提過,平聲輕快流暢,一句詩詞裏,平聲多了感覺上輕鬆愉悅。仄聲莊重凝澀,用多了感覺上憂傷淒慘。至於為什麽,這是感覺,沒什麽道理好講: -)) 王力的書上有四句口訣,描述四聲的不同感覺: 平聲平道莫高昂,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夠貼切的,入聲已經收藏沒了。大家看過前麵的帖子,都知道入聲字比較特別,我們在下一說裏和韻一起討論。 大家都知道,詩詞在古代是“吟唱”的,現在基本上都是朗讀了,因為過去的音律大多失傳了,擱現在也沒什麽意義了。但不管吟唱還是朗讀,平仄使得詩詞抑揚頓挫,跌宕起伏,從而區別於白話成為“韻文”。所以平仄運用到詩詞裏,隻有一個目的,就是使得詩詞讀起來琅琅上口。從結構和意境的角度說,平仄完完全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是很重要的一點。記住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在總結平仄的運用時不拘泥於教條。 關於格律詩(近體詩),秋菱所知道的最基本的東西就這些了。先明了講究‘平仄’的目的,弄清一些概念,有個積極的學習態度,再來學習具體的平仄交替規律就不容易被繞糊塗了。 |
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46&replyID=419095&id=59000&skin=0
http://www.e-literati.com/bbs/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07&ID=163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