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平通通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通平?
[秋菱試譯]
剛送朋友離別山中,夕陽西下,夜幕降臨,落寞地回來關上柴門。山坡上的春草年年轉綠,朋友啊,你會不會再回來看我呢?
一個‘掩’字盡泄其悵;一個‘綠’字總演其景。後來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不知是否出於此?
=================================================================
[注釋zt]
①山中:指王維隱居輞川別墅的所在地藍田山。
②掩:關閉。柴扉:柴門,這裏指作者的輞川別墅。
(3)年年:一作“明年”。
(4)王孫:原指貴族子弟,這裏是指作者所送別的女人。《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這是用語的出處 。連上兩句是說。春草年年是要重綠的你明年回來還是不回來呢?
[簡要評析zt] 本詩是一首送別詩,題材普通,卻寫得淡而有味。這首詩的最顯著特色在於並非就“送別”兩字大做文章,而僅僅著墨於送別以後的行動和思緒的描寫,詩作的首句 “山中相送罷”顯得十分精煉,一個“罷”字將送別時的種種場景統統略去,平易的詩句中,蘊含了作者對友人的無限深情。二句“日暮掩柴扉”的敘寫,似乎是說現在友人已經離去,詩人的心境大概也能隨著這柴門的關閉而逐漸平靜下來吧。在詩人結構上,此句屬於起承轉合中的“轉”。一般的絕句,起“轉”作用的往往位於第三句,而本詩卻在第二句,這也是本詩的特殊處(首句兼起“起承”作用)。而後兩句均是“合”,是以一年一度綠的春草作比,說無知的春草尚有信用,尚且年年均有轉綠之時,難道你友人就能一去而不返嗎?這兩句是詩人在友人離去以後的思忖之辭,表麵上看似有對友人的預警意義,也是希望相聚的日子為期不遠。因此,本詩在寫法上,題為“送別”卻又無無具體送別情節,真可謂是一首與眾相異之作。本詩後兩句的抒情寫得特別富有情感,足以打動友人及廣大讀者的心,故可謂本詩筆法雖然奇特但仍不失為一首佳作,稱之為卓而不群之篇是當之無愧的。王維之作不類古人感歎遊子不歸,但見滿目荒草叢生,愈顯其淒涼氣氛;此詩以草綠為反襯,“青草年年綠”,今年草綠友人走,明年草綠友人當回了吧,此情似淺實深,意蘊悠長,回味無窮。
[秋菱:有關章法的解釋總覺牽強。第一句看不出‘承’些什麽。第二句難道不能說是‘承’那個‘送罷’嗎?--- 客走關門,多麽自然的‘承’接。關門的過程中,目光‘轉’向山路上的青草,朋友的身影剛剛消失,思念卻已經滾滾而至。]
[唐詩名篇賞析] ( 許總選析)
王維五絕,極善於選取一種獨特的情、景片斷,從一個特殊角度表達情感,深化主題,此詩即為傑出代表。詩寫送別,既不寫離亭餞別情景,亦不寫臨歧執手意態,而是將筆觸直接伸向別後,由別後情景反襯惜別之意。前二句寫送罷歸來,從相送到日暮,一筆跨越的時間過程,實已包含了送別中的全部內容,而別後獨掩柴扉,則更添一種若有所失的悵惘意緒氛圍。後二句寫別後所想,從《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化出,由別後進而躍至明年,以預想中的一問作結,正見當時別意之濃厚與情誼之深篤。
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46&ID=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