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果然格律到宋就沒什麽可說的了。‘緣’字也在‘去聲十七霰’,查了一下,讀(yuan4):動詞:加飾。漢書[卷五十八]公孫弘傳:緣飾以儒術,上說之,一歲中至左內吏。
[秋菱試譯]
(廬山)橫著看是連綿的山嶺,側著看又是入雲的高峰;遠望近觀,上瞻下探,都是不同的景象。我們看不出它的真麵貌,不是因為它會變化,而是我們身在大山之中,無法得窺全貌呀。
【注釋ZT】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麵都有傑出的成就,對後世影響很深。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於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善於從常見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1.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
2.橫看──從正麵看,從山前山後看,山橫在眼前,所以說橫看。廬山總的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麵西麵看。
3.側──側看,從側麵看,從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來就是瀏覽勝地。
5.緣──因為。
【簡析(ZT)】
在眾多的歌詠廬山的作品中,蘇軾的西林寺題壁詩與李白《望廬山瀑布》同樣著名。但兩首詩的藝術構思卻大不一樣:李白通過香爐峰瀑布一處景色的描寫,烘托廬山的磅礴氣勢,激發人們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蘇軾則沒有描寫具體景特,而是概括抒寫瀏覽廬山的總印象,從中揭發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於形象或感情,而在於富有理趣。麵對雄偉壯麗的廬山,詩人不勝感歎地說:從正麵看廬山,它是一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麵看廬山,它是一座高聳的山峰。你再從不同距離、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現在你眼前的廬山,都是各種互不相同的形象。我們為什麽不能確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麵貌呢?隻因為人在此山裏麵,眼界受到局限的緣故啊。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自在此山中”,難道詩人所說的隻是看山,所指的隻是廬山一座山嗎?普天下山山嶺嶺,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勢互不一樣?宇宙間事事物物,又何嚐不是立腳之點有別,觀察結果各殊呢!對於一切事情,如果隱在它的圈子裏麵,就會不見全局,不明真相;隻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麵,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這就是一句格言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詩寫得巧妙別致,深入淺出,充滿智慧,我們讀過以後,仿佛自己也聰明了一些。
秋菱:道理不錯。隻是人在局中時,就進入山中。‘取得正確的認識’,談何容易。不過有此智慧,至少可以保持清醒。
【簡析(ZT)】
這是宋朝蘇軾的“題西林寺壁”。東坡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全才。舉凡古文、詩詞歌賦、書畫、哲學思想等等,樣樣精通。但在縱橫四溢的才情外,其實最令人稱道的是,他在顛沛流離的一生中,仍能保有一顆豪邁豁達、寬厚悲憫的心。所以清朝鄭板橋,在一封家書中,曾寫道:“東坡一生覺得世上沒有不好的人,最是他的好處。”
“題西林寺壁”是一首家喻戶曉,人人耳熟能詳的千古名詩。是蘇軾登臨廬山,飽覽奇絕之後的有感之作。此詩不在細微處著墨,全從宏觀角度著眼。四句詩中,包含了深刻的美學觀點及見解。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東坡瀏覽廬山的風景,是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千姿萬態,麵貌風情各有不同。從這邊看是平緩的山嶺,從那邊看是陡峭的山峰。遠望或近觀,總是產生新奇之感。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因為身在山中,視線被四周圍的環境擋住,就看不到廬山的真相了。
秋菱:‘世上沒有不好的人’。十分讚同!從來就認為世上的人,都在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少一點批評,多一些交流和理解。
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46&ID=1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