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嫋嫋

夢自蟬聲起,詩從歲月凝。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詩歌的美 -- 兼答山人

(2006-07-02 20:18:16) 下一個
( by彗星 2005年12月22日 )

 

繼續關於七絕的討論,瑞中山人兄指出:

“有一說,絕者截也。不過不是一半。可任截四句。截兩頭就全散。其實全散比有對難寫。有對是上下可各是一句,兩個七字句,散行卻是一聯十四字的長句字。很少有人琢磨過這個道理:律詩用對不隻是形式的需要,一首散行的七律其實極難寫好,所以雖有但極少。”

瑞中山人兄的詩論啟發了“關於詩歌的美”的思考,所以,不揣淺陋,提出來向山人和各位高手請教。

據我觀察,無論七律或者七絕,最初的核心是句子成對出現。如果運用現代的標點符號,則上句用逗號,表示意思未完,下句用句號或分號,表示下句是對上句的完成或作結。從這個角度上看,七絕可能沒有任截四句的自由度。

我們可以連續地從七律的上半首、下半首或中間(3、4、5、6)截出七絕來,但不能拿出1、3、5、7 或 2、4、6、8句出來組成一首七絕來。

我想,律或者絕的詩歌形式,起源於用詩歌喚起美感的技巧的總結。一首好詩是要有“詩眼”的,就是那種叫人“拍案叫絕”、或者“喚起心靈共振”的東西。沒有“詩眼”的詩,盡管有華麗的詞藻、完美的平仄和對仗,仍然是索然無味的,至多與唐宋詩歌形似而不能神似。

我難以苟同“舊體詩詞”難以為現代人理解,所以“誰要是還寫這些東西就是有病”的說法。我們知道“舊體詩詞”的精華仍然穿越了時空,為現代普通華人所接受和仰慕。我也難以苟同“詩意”容易,技巧難的說法。關鍵在於現代的詩歌能否喚起現代人的心靈共鳴。

因此,寫詩的目的如果是自娛,則隻要達到宣泄個人感情,練習自我感到的形式完美就好。要是給大家看,就自願地接受眾人的考驗,就要考慮“詩意”是否被接受,並且通過“詩眼”與讀者產生感人的“心靈對望”。

為了產生感人的“心靈對望”,詩作是應該有緣起的。例如:賈島的“憶江上吳處士”,
據說開始於第3、4兩句“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詩眼)。秋風起了,賈島在長安大街上躑踱,忽然有了“秋風吹渭水”的靈感作為起句,它是詩意的美好的起點。接著,有意識地為起句配上了對句:“落葉滿長安”,詩眼完成了,為一首千古流傳的詩奠定了基礎。這個詩眼穿越了千年的時空,引起古今人們的心靈共鳴,因為它們以最樸實的語言構建了眾人關於美的瑰麗夢想。

詩歌,是所有的人在現實中難以實現,卻被詩人在精神家園裏建築起來的夢想。好的詩,就是普通人“夢裏尋它千百度”的來自心靈深處的完美表達。所以,我說,“詩意”比技巧難,有時,為了刻意於技巧損傷了“詩意”,就造成了可悲的結果。

“詩意”像嬌嫩的生命,需要細心地培育;“詩意”如夜空的流星,可能轉瞬即逝。而詩歌的表達技巧是可以經過有意努力而獲得的。隻有技巧沒有“詩意”的詩人是為“詩匠”,隻有“詩意”沒有詩技者不是詩人亦非“詩匠”,隻是詩的愛好者。

關於律或絕的對句,就語義技巧上看,有如下情況:

1、出句提問,對句作答, 如: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出句懸念,對句會心而釋然,如:

兩岸猿聲啼不住 (語義未完,讀者會問,後來呢?)
輕舟已過萬重山 (讀者會心而笑,如此輕快啊,讀者的心靈也隨著輕舟飛過萬重山巒)

對句的發展,就是對仗。對仗造就的對稱會產生美感,因此會強化“拍案叫絕”的效果。
時間有限,恕不繼續班門弄斧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