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閑教詩
(2005-05-14 18:43:14)
下一個
這裏教寫舊體詩詞入門法,隻教寫成(格律學習),不教寫好(想寫好請參閱《向閑說詩》和《向閑講壇》)。我曾說學格律一個月就夠了,其實我看十日也夠。現在,我們來試著作一次“十日談”。我先占掉前十樓,回帖的請在十一樓後回帖。
第一日 聲
漢字有聲調,是其一大特點。比如同一個音xiang,可以讀出香、祥、想、向來。格律詩詞正是根據這個特點,讓不同聲調的文字搭配,產生出一種音樂般的美感,這種搭配方法,叫“平仄”。古人把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種,“平仄”所謂的“平”,就是這個“平”;所謂的“仄”,就是“上、去、入”。現在的普通話已經沒有入聲了,但中國人口稠密的南方地區大部分方言中還保留有入聲字,讀古人詩詞作品也還必須按古四聲來讀,否則不好聽了。寫作時我個人認為也最好按照舊的方法寫,才有原汁原味,正如不宜用通俗唱法唱京劇一樣。那麽怎麽掌握古四聲呢?它有一個口訣:“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悠揚哀遠道,入聲搶出急收藏。”事實上,“平”、“上”(第三聲,讀如“賞”)、“去”、“入”這四個字的發音,正好就是這四聲,你可以反複念這幾個字,體會它們之間發音的不同之處。平、上、去三聲容易,難的是入聲,因為現在普通話裏沒有。除掌握入聲發音急促這一特點外,你也可以死記一些已並入普通話平聲內的入聲字。最典型的如“一、十、國、發”等。如你拿不準,建議你買一部《辭源》。想學寫詩,基本的工具書必須有,《辭源》就是其中之一。《辭源》對每個字的聲調都有注明。怎麽樣,明白了嗎?
第二日 韻
人們喜歡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它短小易記。你也許還發現,格律詩比自由詩容易讓人記住。為什麽?道理很簡單:格律詩嚴格押韻。有韻就順口,順口就易記。
所謂韻,就是韻母相同或接近的字。現在關於用韻,有很多觀點,主要是從寬還是從嚴的問題,用舊韻還是用新韻的問題。新韻有很多版本;舊韻基本認同一種,寫詩用的叫《平水韻》,填詞用的叫《詞林正韻》。個人觀點,初學者不要貪圖便捷,從舊韻入手比較好。因為寫格律詩詞,有個繼承問題。學習舊韻,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前人的作品和漢字音韻的變化。
寫律詩要求一韻到底,但首句可以不用韻或用鄰韻,後麵偶句押,奇句不押。所謂鄰韻,就是詞韻裏歸在一個部的韻。詞韻比詩韻寬,有的相鄰近的韻可以通押(如東和冬,江和陽)。寫古風則不要求一韻到底,中間可以換。填詞說不準,有一韻到底的,有中間換韻的。該押韻還是換韻,有詞譜作了規定。那麽詩韻裏分一二三、上平聲下平聲是什麽意思?沒什麽意思,給它們編個序號而已,上平聲和下平聲就是一本平水韻的上下卷,各有十五個平聲韻部。照著別人的韻寫,叫步韻或次韻;反複用同一個韻寫,叫疊韻。
那麽你拿不準哪個字屬哪個韻怎麽辦?建議你買第二本工具書《詩韻》(什麽詩韻都可以,它都會附上平水韻的,因為他對自己的改革並無信心),第三本工具書《詞林正韻》。如果你經常上網,你也可以不買,登陸向閑詩文網《為您服務》(http://www.luxiangxian.nease.net/weininfuwu.htm)頁麵,裏邊前麵是詩韻,後麵是詞韻,省事著呢。
第三日 對粘
聲也學了,韻也學了,那麽現在來學怎樣安排聲韻。
有人說:一首詩中,這裏平平仄仄,那裏仄仄平平,記不住,弄得我頭都暈了,格律真難學!舊體詩詞就是僵化,束縛人!
其實,這全是因為你沒掌握竅門,或者一些教詩詞的學者故作高深,避簡就繁。要照我說,學平仄,隻要學會五個字:平平平仄仄,完了。
真有這麽簡單嗎?真的,一點也不騙你。一切所謂的平仄,都是從這五個字裏滾出來的。如果你看見仄平平仄仄,那是因為有“一三五不論”的說法,即逢單的字可以靈活點(但要看情況),所以第一個字該平用了仄無所謂。如果你看見仄平平仄平,那是因為作者想最後一個字有韻(因為首句並不要求用韻,所以前麵說了可以用鄰韻)。如果你看見仄平仄仄仄,那是因為——作者用錯了,也許他在第二句會用別的方法救回來。你可能又出現疑問:記這五個字,我寫七律怎麽辦?答案很簡單:前麵加兩個仄,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即兩平前麵加兩仄(如是兩仄前麵就加兩平),完了。由此可見,平仄的安排全是為了音調好聽,不讓同一聲調的字連得太多。一句裏除韻字外隻一個平聲字,叫“孤平”;結尾三字連仄或三字連平,叫“三仄腳”或“三平腳”,都是忌諱。
第一句是平平平仄仄,知道了;第二句怎麽辦?答案是:對。你跟這一句對著來,那當然是仄仄仄平平了。那第三句呢?粘。即粘住第二句,它仄開頭,我也仄開頭,但又不能違反前麵說的連仄連平,所以隻能粘兩字仄仄,成仄仄平平仄;第四句又對,如此循環,直到最後。你就是以任何一種句式起頭,隻要記住對粘二字,永遠錯不了。怎麽樣,簡單吧?
第四日 對仗
現在說的這個“對”不是前麵說的“對”,前麵的僅限於聲律,這個包括字音和字義。
對仗,其實就是修辭學上說的對偶,詩詞界習慣說對仗。說白了,也就是做對聯。你說格律詩詞為什麽曆千百年而不衰?我認為一是因為美,音調、字詞的搭配都非常美,裏麵的對仗則是美的最高體現;二是因為有實用價值,這個結婚,那個開店,全國每天都有人在貼對聯。很多人喜歡做詩,其實是從喜歡對聯開始的。
不太講究句式、韻腳的叫古體詩(又稱古風),講究句式、韻腳且每句字數一致的叫近體詩,講究句式、韻腳而每句字數長短不一的叫詞(又叫詩餘或長短句,其實也有句句字數一樣多的,如《生查子》)。近體詩分為絕、律兩類。最能代表漢詩特點的是律詩。律詩有五律(每句五字,每首八句)、七律(每句七字、每首八句)和排律(每句五或七字,每首在八句以上的偶數)。不論哪種律,每兩句都叫一聯。除了首聯和尾聯,中間各聯都要求對仗。詞有些地方也例用對仗,如《浣溪沙》下片開頭兩句。五、七律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
對仗怎麽對?平仄的對法前麵說了,這裏不重複,隻說字義。字義的對法,就是按詞性來,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依此類推。但對的時候,要盡量避免用相同意思的字來對(叫合掌),要盡量用反義詞,虛實搭配。你要是一點也不熟悉做對聯,想不出那麽多詞怎麽辦?推薦你買第四本工具書:《笠翁對韻》。“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它全是用這種方法寫的,還押著韻。你把它讀熟了,做起對聯和詩來就容易多了。
第五日 填詞
律詩過於整齊,句數少,也有些人不喜歡,更願意學習句式有變化、篇幅長短不一的詞。有的人詩詞兼寫,有的人卻隻寫詩或隻寫詞,這沒什麽,各人愛好而已。可人們常說“寫詩”,卻沒人說“寫詞”;說到寫詞時說“填詞”。為什麽叫“填”呢?原來詞就象現在的歌詞,最初是寫來唱的;人們寫了很多很多,它們不象詩一樣有固定的格式,記不住,怎麽辦?於是有人就把寫得好的總結一下,看那位作者是怎樣安排平仄、韻腳的,然後一一標注出來供後人學習、參考,然後每篇都取上一個題目。這個平仄、韻腳表,就叫“詞譜”;它的題目,就叫“詞牌”。後人想也照樣來一首,不必去回憶它原來的格式了,隻照這個表來填上自己創作的內容即可,所以叫“填”詞。
那麽現在問題簡單了:想學填詞,快去找第五本工具書,《詞譜》。版本很多,推薦《白香詞譜》,網上很多地方有下載。
第六日 拗救
格律現在都學會了,可有一樁事犯難:我好不容易想了一句妙的,拿格律一套,卻不符合;改得符合格律了,卻又沒有原來的詩意了,好不懊喪!那麽我們來學學拗救。
不管怎麽說,格律詩格律詩,無格律不成立,但無內容又不成為詩,所以兩方麵都要兼顧到。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實在不行時,內容第一,舍魚而取熊掌,不要以辭害意。但能兼顧到時,還是要盡力,不要輕易放棄。
所謂拗救,就是在一個地方實在不能忍痛割愛要違反平仄規定時,在另一個地方故意相對地違反,把它平衡、補救過來。其方法有兩種:
一是本句自救。在仄平腳的句型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如果不用平聲,就會犯孤平。但可以在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補用一個平聲字來救。李白的“寂寥無所歡”、元稹的“潘嶽悼亡猶費詞”就是用的這種方法。
二是對句相救。本句沒辦法救,在對句救。如杜甫的“遠送從此別,青山空複情”是典型的例子。
第七日 讀書
可能有的人會以為我寫錯了,怎麽把讀書也作為學寫詩的一個環節?其實不然。要學寫詩,讀書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詩號稱“文學皇冠上的明珠”,你如果起碼的書都不讀,名詞動詞都分不清,就想摘這顆明珠,豈不是笑話?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如果你讀熟了,你可能就會作了,因為它讓你潛移默化。二是讀熟了,即使你不會作,你卻可以把那些名篇吟誦出來,因為它深入了你的心底。
詩是很高雅的東西。詩同時又是人寫出來的。不高雅的人,怎麽能寫出高雅的詩?可人又怎麽能變得高雅呢?答案隻有一個:讀書。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詩聖杜甫又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什麽會有神?因為腹內書多了,你一動筆時它們會自動調動,融會貫通。
必須提醒:我說的是讀書,不是讀詩。寫詩當然要讀詩,其中《詩經》、《楚辭》、《樂府詩集》、《唐詩三百首》、《唐宋詞一百首》必須通讀;裏麵遇到你喜歡的大詩詞家,你可以找來他的專集精讀。但寫詩的人讀詩遠遠不夠,你還必須讀曆史、哲學、小說、散文和自然科學著作,多多益善。
第八日 觀察
想學寫詩,你必須先學會觀察。觀察生活,觀察你看到的一切東西。這種觀察指的是一種研究的態度。對於一件事物,一個現象,你都留心一下它究竟有什麽特點,有什麽淵源,有什麽含義。有觀察之後就會有心得。把你的心得用詩的語言寫出來,就是詩。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為什麽讀了書之後還要行路?因為書上得來的東西並不是你直接觀察得來的,隔著一層,所以陸遊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又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沒有通過觀察、研究寫出來的東西,往往浮淺,甚至寫錯。李世民以政治聞名,其實他的詩也是很好的。比如《賦得白日傍西山》中的“岑霞漸漸落,溪陰寸寸生”,《詠烏代陳師道》中的“辭枝枝漸起,停樹樹還低”,都是觀察非常入微的句子。一個觀察生活這麽細致的人,在政治上能不洞若觀火嗎?
第九日 擇體
詩詞那麽多種體裁,我今天要寫的東西該選哪一種?這也是初學者一個頭痛的問題。象佛教“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經一樣,我也教你一個六字真經:“詩莊詞媚曲俗”。
如果你要寫的東西比較莊重,題材比較大,你用詩。如果你要寫的內容比較複雜,偏重於表達感情而且有很多說不清的東西,你用詞。如果你想你要寫的東西反映世俗,而且心存調侃,你用曲。
再具體一點,你還要注意一些東西。你要寫的東西三言兩語可以說完,你用絕句,不要故意拉長,沒話找話,象一些可惡的電視連續劇。內涵較多,則用律。填詞時選擇詞牌也要講究。反映比較慷慨激昂的情緒的,用《滿江紅》、《賀新郎》之類。反映比較纏綿悱惻的情緒的,用《長相思》、《蝶戀花》之類。
第十日 起步
說了幾天的做詩,你也許會問:我學做詩從哪裏起步啊?我的建議是:
第一步,熟讀以下四首詩:王勃《山中》,王維《相思》,王之渙《登鸛雀樓》,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第二步,以以上四首詩為範本,學寫四首五絕。學第一首,明白五絕乃至律詩的基本格律是怎樣的;學第二首,明白格律是怎樣變化的;學第三首,明白怎樣對仗;學第四首,明白怎樣拗救。學會五絕,再學七絕;學會七絕,再學七律;學會七律,再學填詞。如果遊刃有餘,再學排律、古風。
好了,一,二,起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