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轉合
詩,講究起、承、轉、合,“章法則須一氣嗬成,開合動蕩,首尾貫注。”(東方樹《昭昧詹言》卷十四)然而又不可拘泥。沉德潛說“所謂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於不得不止,而起伏照應,承接轉換,自神明變化其中;若泥定此處應如何,彼處應如何,不以意行法,轉以意從法,則死法矣”可見詩之法不是固定的。即使起承轉合,也有多種形式,以絕句為例,歸納如下幾式:(一) 並列式。如:
杜甫 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楊慎謂:“絕句者,起於《四時詠》: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詠秀孤鬆”,是也。”《四時詠一章四時皆備,杜詩則一章四景皆列。此類並列布局,何以見起承轉合?曰:“江山麗而花草香,從氣化說向物情,此即一起一承也。下從花草說到飛禽,便是轉折處,而鴛燕卻與江山相應,此又是收闔法也。”(仇兆鼇〈杜詩詳注〉)
白居易 遺愛寺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杜甫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個人理解:此類布局,適合描景,類似西洋畫。特點是多用對仗。最初可能是用於題畫或者題作屏風而成一體的。非功力深厚者不宜效法,易至零散無章。
(二) 承接式。如:
李白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此詩純為白描,四句上承下接,如行雲流水,自然暢達,卒章點題,極富魅力。
劉禹錫 竹枝詞
山桃紅花滿枝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濃愁。
此詩首兩句各寫一景,上說山花,下說江水;第三句承首句,係由“山桃紅花”生發出來,第四句承二句,係由“蜀江春水”生發出來,四句詩兩兩並列,對應承接,結構嚴整,格調清新,頗句民歌特色。
個人理解:此布局宜乎天籟,信手拈來,白描取象,不加雕飾,自然成妙。類似素描速寫。或卒章點題,或隱題其中,不用工對,多采用半對半不對,似對非對的句式。適合民歌,如竹枝詞、楊柳枝詞等等。
(三) 轉折式。如:
李白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前兩句一起一承,如行雲流水,第三句突轉,如奇峰突起,最後順流而下,如水到渠成。
清人桂馥讚曰:“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劄樸》)
白居易 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個人理解:此布局乃絕句經典布局,起承轉合分明、章法嚴謹。通篇用散句者較多,亦有少數用對仗者。其關鍵處在三句,全詩主旨的表現端憑此引領。此格變化甚多,然總體布局不變,脈絡清晰,結構分明。
(四) 因果式。如:
王昌齡 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第一句與第二句、第二句與第三句、第三句與第四句,互為因果,環環相扣。因果相連,結構嚴謹。
李涉 登山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客,又得浮生半日閑。
首句起,二句轉,以轉為承;三句“因”,四句“果”,“因”轉“果”收,自然流貫。
也有順序倒轉的,即前“果”後“因”的。
金暢緒 春怨
打起黃鶯兒,不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個人理解:此布局僅次於轉折式,亦可和轉折式結合使用,如用對仗則以流水對為宜。因絕句之結構乃是一句一個單位,不若律詩一聯一個單位,律詩之開合動蕩於絕句無法實現,故善篇者於絕句中采用曲折回環之筆,極盡抑揚之能事,看似平鋪直敘,實則隱伏波瀾。
律詩之結構大抵亦如此,唯運筆稍有不同,蓋律詩每聯之中尚有回旋之餘地。
布局謀篇,起承轉合,因詩而異,因人而異,自是靈活多樣,不是幾種“歸類”所能歸納的,也不必拘泥於此幾種。或曰:法不可廢,亦不可泥,廢之則亂,泥之則死!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然則絕句之空靈小巧、律詩之厚重開合,此為基本之特點。至於謀篇布局,遣詞造句,乃至選材立意無不順應於此,否則斷難成篇,或不倫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