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答:要說明這問題,首先必須明白詩是什麽?我們說“詩是一種藝術”。雖然詩和語言、文章一樣,表達的都是人的心聲,但詩不是語言,也有別於文章。詩是一種有韻的文章,是一種高度精煉的語言。
妮子說:等等,我這裏臨時插個小問題。現在有不少人認為,近體詩發展到現在,應該寫得“明白如話”。比如說,早在唐代就有人探索過,白居易不是寫了不少很通俗的詩嗎,這些詩連許多不認識字的老太太都能聽懂。所以好詩就應該淺顯易懂。
無名說:這是涉及詩的用字、用詞及其相關的問題,我以後再和你詳細談。這裏先簡要提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認為,這種認識比較偏頗。應該承認,詩不是每個人隨口就能吟的,否則天下人人都可以詩人自居了。那樣詩也就不成為詩了。所以白居易的詩,老太太能聽懂卻寫不來。我們說詩可以來源於口語,可以“明白如話”。但這裏的“明白如話”僅僅指字麵而言,其中蘊涵的詩意則必須相當豐富或者深遠。如“池塘生春草”、“大漠孤煙直”等名句,從字麵看都很淺顯,就是不識字的人也能聽懂。但這兩句,一般人能寫得出的嗎?這簡單明白的兩句,不僅需要有敏銳的捕捉事物特征的能力,有很深厚的美學素養,而且還要有很強的文字選擇和格律適用能力等,否則根本無法寫出來。這也就是千百年來,許多人都見過池塘草、大漠煙,卻無法把它們化成詩,無法把它們寫得如此通俗而富有感染力的原因之一。這樣的詩句,其實已到了更高一層境界,那就是“大巧若拙”、“大雅若俗”。現在有不少人,沒有一點底子或者基礎很薄,照著詩譜寫點詩,因缺乏駕馭文字(尤其是古漢語)的能力,寫是寫得通俗又通俗,但不堪卒讀,充其量隻能算是“打油詩”吧,或者可以和“遠看一窟窿”相比較。
妮子:哈哈,你還真損,還是回歸正題吧。
無名:詩是語言之藝術,是文章之精髓。難怪亞裏士多德在《詩學》裏,要把詩放在藝術之首,甚至高過音樂。既然詩是一種藝術,就需要給人一種視覺上、聽覺上和心靈上的美感。美感的傳遞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實現。所以詩創作,當然就有一定的規矩。相對與自由和半自由體的古詩而言,近體詩的規矩或許更嚴格、更豐富些。這些規矩,在長期的應用實踐中,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體係,也比較符合人們的審美模式。所以近體詩能夠流傳不衰。
無名說:明白了這點,我們再來討論近體詩的章法問題。
人們常說“兵無常形,詩無定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其實“詩無定法”這句話,本身就承認了詩是有“法”的,而且還不止一“法”,正因為“法”太多,所以才難以確“定”其法。至於“起承轉合”,說穿了不是詩的唯一之法,而是詩章法中的一種。
妮子問:這裏你能講得詳細點嗎?我看許多人都是用“起承轉合”來論詩的,比如七律中兩聯純粹寫景(事)的話,人們就會說章法失誤。因為頸聯一般要開始轉了而沒有轉呀?你怎麽看呢?
無名答:我前麵已經說過,近體詩其實有許多章法。所以單用“起承轉合”來套的話,會惹笑話的。比如老杜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你用“起承轉合”法怎麽分析?因為老杜用的是並列法。四句景語,從時空的配置上構成四幅畫,通過讀者的品味來營造心情上詩情畫意。這樣,字麵上四句景語,就轉化成讀者心地裏的情語了。
我們說,一首好詩在章法上的最高境界是渾然一體,不辨起束,所謂“圓轉入彈丸”。清王夫之在《薑齋詩話》裏就反對在詩創作中一味講究“起承轉合”。他說:“起承轉合,一法也。試取初盛唐律驗之,誰必株守此法者?法莫要於成章,立此四法,則不成章矣”。話雖有過,但不無道理。總的來說,“起承轉合”對於初學者還是有點用的,隻要不拘泥就行。對於藝術高度成熟的詩人,如果要使自己的作品有特色和創意,那就不能隻困於一種章法。
妮子問:那你能不能簡單地概括一下近體詩有哪些章法呢?最好是能讓我快速掌握,不要搞得太複雜。
無名答:近體詩的章法,是指近體詩的創作規律之一。近體詩中,律詩有四聯,絕句有四句。四聯、四句的安排,都有一定的法則。這些規則很多,王永義先生曾將其概括為:絕句八法和律詩四法。雖不能涵蓋,但也大備要律。
絕句八法是:(一)起承轉合法,如韓愈《晚春》;(二)並列法,如李白《秋浦歌其十五》;(三)承接並列合用法,如杜甫《八陣圖》;(四)對比法,如王播《題慧照寺》;(五)先景(事)後議法,如韓愈《初春小雨》;(六)先議後景(事)法,如劉禹錫《秋詞》;(七)末句寓情於景法,如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八)倒敘突出重點法,如張繼《楓橋夜泊》。
律詩四法是:(一)起承轉合法,如王維《觀獵》被清沈德潛評為使用該法的典範;(二)起承繼轉合法,如白居易《賦得古草原送別》;(三)起承展轉合法,如王維《過香積寺》;(四)跳躍式布局法,如李商隱《安定城樓》。
以上王先生的歸納,我雖然不盡讚同,但對於初學者還是比較直觀的。這裏特別要明白,絕句八法和律詩四法是死的,也不全麵,還有許多無法包容進去。關鍵在於自己多讀多寫,然後可以運用自如。
妮子問:那你能就四法八法給我舉些例子,講解一下嗎?
無名答:可以。今晚時間不早,我們下次再談吧。
(二)------關於七言律句的平仄寬嚴
妮子問:有關近體詩的格律要求,我看了許多書,也聽你詳細介紹過,已經初步掌握了。特別是你關於“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口訣的分析和批判,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你當時僅僅從這口訣容易造成詩病的角度來談的,我還是有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能再換一個角度來說明嗎?
無名答:關於近體詩“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口訣,流傳甚廣。初學者輕視這口訣,有時難以記住全部平仄基本句型和拗救形式,但如果一味墨守這個口訣,也會帶來許多詩病。因為這口訣不完善不全麵,沒有正確說明孤平、三平調、三仄調及平仄拗救後的一些變化。所以這口訣隻能參考和輔助,如果依靠它寫詩的話,就是不失律,也會有許多毛病的。這方麵的論著,外麵很多,也說得很清楚,你可以自己去慢慢學習。我這裏不再重複。
妮子說:我平時見你評論網絡上一些詩在平仄上存在缺陷,我也對照著看了,發現那些句子裏的個別字雖然沒有嚴格按照平仄要求,但應該不算失律,似乎挑不出毛病呀?那是怎麽回事情?
無名答:這就涉及你前麵提出的問題,有些你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舉一個非常通俗的例子,你就明白啦。格律好比是法律,但法律不能包羅萬象,也不能麵麵俱到,總有疏漏的地方。發生了問題,法律上沒有依據,法官怎麽辦?
難道就不解決了?顯然是要解決的。怎麽解決?憑什麽解決呢?法官憑的是對法律條文和原則精神的認識、憑的是對法學的基礎理論的掌握。法學的基礎理論,我們稱為法理,是一種內在的規律和思想,而不是具體的律條。論詩也是一樣,不僅要熟練掌握格律和各種變化,還要了解一些詩律理論。那樣才能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
妮子問:那好呀,你就圍繞這個問題,給我講講好嗎?也讓我的眼光好點。
無名答:可以,不過我也是了解得不很深刻。現就以七言律句為例,以句為單位,來說明句中各字的寬嚴問題。
無名說:我們知道:七律一般有四種平仄配置的句式。每句七字按其節奏,可以劃分四個字節。其對應關係如下:一二字為“頂節”,二四字為“頭節”,五六字為“腹節”,第七字為“腳節”。一句四節,在平仄的要求上,寬嚴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按照嚴格度來說,從一數到七,是依次增嚴的關係,我們稱這種關係是“增嚴關係”。反之從七到數到一,則是“降嚴關係”。
妮子問:慢點,你能逐字解釋一下嗎?
無名答:好的,因為在網絡上說,隻好簡單些吧。我倒過來講,或者更清楚些。
先講第七字的“腳節”。對於“仄(平)起平收”的兩種句式而言,腳節就是韻腳,一點都不許變動,是最嚴格的。而對“仄(平)仄收”的另兩種句式而言,第七字雖一般不作韻腳,但也不能改仄為平,也是最嚴格的。因為它嚴格,所以“仄(平)起仄收”的第七字,有時候也可以作為仄韻韻腳處理,這樣的詩我們稱為“平仄雙押韻”。
無名說:再說五六字,稱為腹節。這兩字在一句中位置非常特殊,向後貼近第七字,與第七字正好構成“三字尾”。如果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與古風體的“三字腳”相雷同,所以平仄要求也非常嚴格,僅次於腳節。以“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三句式為例,如將前兩句的第五字平改仄,將後一句的第五字改仄為平,那這三句的尾三字分別就是“仄平仄”、“仄仄仄”和“平平平”。“兩仄夾一平”和“三仄調”、“三平調”都是古風體的句格,原則上在近體詩中是不允許的。所以腹節的首字(一句第五字),隻有在“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中才可以使用。
妮子問:其他我都同意,但“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式的第五字改平為仄,好象你自己也用過,那是怎麽一回事?
無名答:我是用過。但那是有條件的,和前麵的所講的不同,這牽涉到另外一個平仄變體的問題。而且,這種情況不能單獨出現在一個句子中,必須出現在一聯中,然後采用拗救彌補。如“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試比較我前麵講的,看出不同沒有?這種句型,因唐代許渾喜用,故我們稱為是“丁卯句法”。而把這樣一聯固定在頷聯,就是我們通常所說一種變體叫“丁卯體”。此外,其他三種句式的第五字變動,也都不能單獨進行,都必須在一聯另外一句中的對應位置采用拗救處理。所以隻有經過兩次平仄變動,才能既能保證本句的平仄平衡,又能協調一聯的平仄。
妮子說:原來如此。怪不得你經常批評人家隨意亂動第五字,原來確實有講究。我現在明白了,第五字被改動後,我為什麽無法判斷是否失律。照此看來,“一三五不論”的說法是大有缺陷。
無名說:接下來我說一下三四兩字,這兩字叫“頭節”。除“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三字因避孤平不能變動外,餘者句式的第三字都可變。所以,“頭節”要比腹節在要求上寬鬆點。當然,高手對此也頗注意,一般能考慮救的還是會救的,決不會因為可救可不救而疏忽。除非真是句子太精妙了,為了非常好的意思,才舍律而不救。你要注意,這種細節是判斷一個人詩學素養和功底的重要方麵。
無名說:一句前的一二兩字,稱為頂節。第一字離句尾最遠,位置最不重要,所以無論什麽情況下,四種句式的第一字都可以平仄互換。也就是說頂節的要求最寬。總之,七言律句的每句是以寬節開始,以嚴節結尾的。熟練掌握這些,就能搞清楚當出現平仄不協時,什麽該救,什麽不救,以及怎樣救等。同時對於拗句的產生,也有一定參考作用。至於五律的平仄,也和七律的平仄差不多。隻不過少了頂節而已。
妮子說:你這次和前幾次都對我說過不少格律的知識。但網絡上也有許多人提出不懂格律,也可以寫詩呀。隻要意思有就可以啦?你怎麽看?
無名說:我們說寫詩不能“以辭害意,以律縛意”。這不錯,但不能以此為借口或者作為降低自己要求的搪塞。關於詩的意、氣、神、韻、境、格等問題,我以後抽空慢慢說,那是非常複雜的問題。幾千年來眾說紛紜,各成一理。有些根本不是可以學的,也學不好的。有些就是天賦加人的素養決定的。非學得好的。
我不想浪費時間和口舌在那些玄說瞎話裏,希望你也不要那樣。我勸你不要去看那些鑒賞類的書籍,因為你就是全部背出來也寫不好詩的。詩,代表了你的靈氣。所以大學者未必就能寫出好詩來。至於不熟悉格律也寫詩,那我看還是改寫新詩算了,反正都是表達心聲嘛。何必弄得不倫不類呢?同時你要記住,除非是天才,否則你打不好素描,就不要去畫抽象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