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班車會議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我們雖然現在還沒生孩子,但是回想往事,總能體會到父母在把我們撫養成人的過程中無私的付出和關愛,同時也多少能理解在東方式的教育體製下父母望子成龍的煩惱。
就象科學院裏的多數知識分子家庭一樣,父母親就生了兩個孩子:我和弟弟。母親曾經一度想再要個女兒,但是準備要第三胎的時候國家計劃生育的政策恰好出台了。我們的童年和大多數科學院子弟一樣,在中關村的一個大雜院裏長大,後來國家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再加上中關村地區的開發,我們都搬遷到了高樓裏。從孩提時代到考上大學,基本上都生活在中關村這個大圈子裏。
如果有人問:中國的知識分子們在什麽地方交流最多?不是在政治學習的會議室,也不是在人聲鼎沸的飯廳,而是在每天往返的班車上。和其他同事一樣,父親每天都乘班車到玉泉路上班,晚上下班再乘班車回家,30多年幾乎天天如此。班車成了中科院一道極其特殊的風景線。在班車上談論最多的話題自然是孩子,雖然不明講,在望子成龍的心情下,大家都有互相攀比的意思。知識分子嘛,比的當然是孩子們的功課,孩子們上的學校。今年該是某某他們的孩子考了,明年就該輪到誰誰的孩子考了。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最後到出國留學。二三十年裏,在班車裏談論的話題始終沒有變,但是談論的人們頭發開始斑白了,有些人退休了,有些新人加入了班車裏的聊天,仍然聊得津津有味。
中國的科學教育體製,基本上是模仿前蘇聯的體製。科學家大都缺乏科研自主權,黨政領導基本控製了一切科研資源和生活保障。而在日常生活中,組織關係也遠比科研課題重要。前蘇聯在這樣的體製下,投入了與美國或西歐大致相當的科研經費,卻建成了一個世界二流的科技“強國”。中國在七八十年代對科研的投入遠遠低於前蘇聯,所以中國知識分子的無奈與煩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種心情使“望子成龍”的期望更高,因為反正他們這一代人肯定是成就有限了。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中科院班車上比較流行的一句話是:西城區考老師;海澱區考家長。意思是說,西城區的孩子們成績好主要是因為老師有水平;而海澱區的孩子們成績好主要是因為家長有水平。當時的西城區和海澱區是北京市教育水平最高的兩個區,與北京市其它區縣相比可以說是鶴立雞群。西城區教育傳統曆史悠久,也是優秀教師集中的地方;而海澱區是後起之秀,因為孩子們很多都是科學院子弟和學院路各大學子弟。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成績好似乎是應該的,如果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家長首先感到麵上無光,所以家長對子女的學習都抓得非常緊。對於這一點,我老婆這句擲地有聲的話可以說最為經典:
“你從小受家庭熏陶,假如考不上清華隻能說明你太笨;你那些從小地方來的清華同學,人家才是真厲害。”(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