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書老屋

一個老朽的不朽老屋
正文

跨越時空之旅之一:【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2006-07-13 11:39:04) 下一個
世界文化遺產:
阿爾罕布拉宮,位於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的內華達山腳下;麵積:130公頃;特色:西班牙回教建築;建造年代:公元13至14世紀;列入世界遺產時間:公元1986年。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風吉他

 

曆史的長河緩慢而堅定地流逝著,古老的地中海默默見證了太多人類文明的興衰。

公元七世紀初,伊斯蘭教勢力迅速崛起於阿拉伯半島,並以狂風掃葉般的氣勢橫卷歐亞非,建立了龐大的伊斯蘭帝國。在地域上它繼承了古波斯王國的絕大部分版圖,其疆土之遼闊足可傲視馬其頓亞曆山大帝國和不可一世的古羅馬帝國。而此時的歐洲大陸,在經曆了輝煌的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後,卻忽然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紀,沉悶殘酷的宗教統治阻擋了西方文明前進的腳步。伊斯蘭帝國,成了事實上當時西方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成就隻有同期處在東亞文明之巔峰的大唐帝國可以匹敵。

公元八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北非摩爾人從直布羅陀海峽攻入西班牙,占領伊比利亞半島(即比利牛斯半島),從此開始了對西班牙長達七百多年的統治。這段統治,在西班牙曆史上留下的烙印是深刻的,這一點在塞萬提斯的巨著《唐吉柯德》裏有直接體現。當時歐洲最文明的都市正是摩爾人統治下的哥多華。驍勇彪悍的阿拉伯軍隊一直衝到法國,由於不適應那裏的氣候和地形其凶猛攻勢才被擋住,否則,今天的歐洲可能就是完全另一個樣子。

可是好景不長,伴隨著伊斯蘭帝國的逐漸解體,摩爾王朝也在西班牙迅速失勢。基督教文明的興盛,同時標誌著伊斯蘭文明的衰落。到了公元十三世紀,摩爾人在西班牙已隻能偏安一隅。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摩爾人在都城格林那達的阿爾罕布拉山上修建了一座舉世矚目的宮殿--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在阿拉伯語裏是"紅色宮堡"的意思。它是古伊斯蘭建築的登峰造極之作,其構造之細膩,設計之精巧,無不體現了阿拉伯文明的神秘,輝煌,還有奢靡。阿爾罕布拉宮同時還起著軍事要塞的作用,這是摩爾人抵抗北部基督教國家的最後據點。

阿爾罕布拉宮共占地三十五英畝,四周用三千五百米長的紅石牆圍起來,外表看上去仿佛一個敦實方正的城堡。實際上,它的內部錯綜複雜,宛如迷宮。穿過公正門,可以看到兩個互相垂直的長方形院子,南北向的院子叫柘榴院,用以朝觀,氣氛較肅穆,東西向的院子叫做獅子院,是後妃們出入的地方,環境比較奢華,也是遊人最流連的景點之一。

獅子院噴泉,由十二頭獅子支撐,過去這些獅子被用作計時,每過一鍾頭就有一個獅子噴水。
宮院中心就是獅子泉,是一個雕有十二頭象征力量的白大理石獅子簇擁著雪花石膏的盤子形水池,獅子造型雄勁,氣勢奪人,獅子院就是因此得名。附近還有姐妹廳,有數達五千個小而凹陷,形態各異的蜂窩狀的屋頂,這是摩爾人鍾浮石穹頂的代表作。院北側是後妃們的臥室,室外有一個小花園。從山上引來的泉水被分成多路,淙淙流經各個臥室,用以炎夏消暑,最後匯入院中長池。

獅子院的周圍環繞著一百二十四根大理石圓柱,組成纖麗精巧的遊廊。金璧輝煌的遊廊讓人感受到一種強烈而不安定的光彩變化。輕靈的圓形屋頂飾有金銀絲鑲嵌造工精美圖案。宮院的地麵用彩磚鋪砌,四周的牆壁鑲以藍黃兩色相間的彩磚,上下還有靛藍和金黃兩色瓷釉的飾邊。

陽光下金璧輝煌的遊廊

阿宮內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它那色彩鮮豔,精細而又變化多端的線條裝飾。在那些壁上圖案中,隨處可見阿拉伯美學裏特有的藤蔓及幾何學花紋。有人說阿宮是摩爾藝術的巔峰之作,一個洋溢著神話色彩的殿堂。它那出奇的精致與勻稱之美,是摩爾人超凡的想象力與藝術的縮影,也是一個精致文化具體而微的表現成果。

曾有遊人被這種基本結構極其簡單但整體卻紛繁複雜的裝飾所震撼,說道:"古摩爾人一定崇拜一種類似混沌的哲學,這使他們能不勝其煩地用最基本的元素製作這些最複雜的裝飾。"當陽光投射在這些鏤空和雕琢的裝飾上,總是能給人一種舒適和敬仰的感覺。

阿拉伯帝國時代的伊斯蘭文明遠遠先進於當時的歐洲文明,他們不僅在數學,天文學上有巨大貢獻,在物理,化學,冶煉術,藥物學和醫學上也都有卓越成就。他們喜歡製造香水,發明化妝品。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體現在阿宮的建築文化中。

這裏還值得一提的是建設阿宮的工匠可能有不少是皈依伊斯蘭教的天主教徒,因為在某些廳中裝飾著伊斯蘭教建築中難得一見的人物嵌像,而伊斯蘭教是禁止崇拜偶像的。

雕梁畫棟,巧奪天工

後宮是整個建築中最神秘的部分,裝飾也極盡奢華。鬼斧神工的雕飾,牆麵刻得滿滿的用古阿拉伯文字書寫的可蘭經,幔帳重簾,奇花異草,無不有一種讓人屏息的美麗。透過隱蔽的深窗,可以窺見宮外的熱鬧,而外界卻無法得見屋內的旖旎香豔,特別是那些神秘而又風情萬種的蒙紗阿拉伯美婦。

如今走進這裏,臨窗細思,不難想象出當年深居香閨的後妃們是如何在這個美麗奢靡的樊籠內打發那些寂寞難耐的日子的。那些神秘的倩影,仿佛永遠縈繞在屋內每一處角落,讓人遐思無限;而那些淒美的摩爾宮廷故事,似乎至今仍然在被演繹著......

神秘,幽靜,奢靡的後宮

來自北非大漠的摩爾人有一種天生對水的崇拜,因此阿宮內隨處可見水池、噴泉,這些水都源自遠處大山。對水的巧妙運用,使得阿宮處處浮現出一種嫵媚靈動的風格。池水中映射的光與影,旖旎神奇,使整個建築極富內涵,仿佛天方夜潭中描述的阿拉伯神殿。宮廷院內遍植草木,如玫瑰,桂樹和桃金娘等,傍依青山,愈顯整體環境寧靜而清新。

可以想象當時生活在阿宮的摩爾王公貴族們是極奢華的。據說當年的國王常在宮廷一角的王族浴室內一邊洗浴按摩,一邊欣賞裸女豔舞,同時還要聆聽樂師演奏音樂。為了不讓這些樂師窺得春光,他們的眼睛都被刺瞎。這不禁讓人想起商紂之酒林肉池,末代亡國之君的經曆真是驚人地相似。
金娘宮外的水池:對水的設計是阿宮的重要特色

建造阿宮時,摩爾人在西班牙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所以阿宮的整體風格缺乏那種在羅馬建築中常見到的霸氣,相反,整個建築給人以一種“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的感覺。摩爾人的那斯裏德王朝不思進取,貪於享樂,在阿宮中製造出一種歌舞升平的氣氛,對外則委曲求全,以換苟安,這些也都深刻地反映在阿宮內的裝飾和布局裏。

然而文明的沒落終是無可挽回的事,整個伊斯蘭世界在受到內部紛爭,東征十字軍和蒙古鐵騎的三重打擊下一蹶不振,徹底失去了曾有的輝煌。盡管摩爾人在格林那達又喘息了百餘年,最終還是被西班牙的天主教徒們趕回了北非摩洛哥的大漠老家。歐洲的伊斯蘭統治也從此正式結束。

隻有阿爾罕布拉宮還寂寞的矗立在那兒,靜靜地講述著一個古老神秘的摩爾王朝的曾經往事。

擊敗了摩爾人得到一統的西班牙在此後有了迅猛發展,其政府把眼光極為遠大地投向了海洋霸權。於是哥倫布在西班牙支持下意外發現美洲,西班牙人憑著數百條火槍就滅亡了美洲三大古文明中位於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文明和南美的印加文明,自此一個小小島國一躍成為了整個藍色海洋的霸主,西班牙帝國的無敵艦隊讓所有敵人都聞風喪膽。那時,整個世界都被西班牙所震撼。

然而西班牙的輝煌也同樣是曇花一現,此後多次失敗的對外征戰,北部英倫島國的神奇崛起,使得西班牙的不可一世轉瞬也成為了曆史。摩爾人和西班牙人的那些叱刹風雲,如今都已成為曆史長河裏曾經翻起的點點浪花。

十九世紀的某一天傍晚,西班牙最偉大的吉他演奏和作曲家塔爾雷加來到了格林那達,看到夕陽下蒼茫,悲涼而又玄秘的阿爾罕布拉宮,感悟人生和命運的起伏,思緒難平,遂創作了不朽名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該曲從頭至尾采用輪指技巧演奏,淒婉迷離的音調仿佛曆史老人在滿懷滄桑地回顧阿宮昔日的如金歲月。它不僅為作者贏得了世界聲譽並被尊為近代吉他之父,阿爾罕布拉宮也從此與之一起舉世聞名。

多年後的今天在靜夜中重聞此曲,不禁神思縹緲,感慨文明的興盛和衰落竟至於斯,乃作此文聊以舒懷。

二零零三年六月於文學城茶軒

後代畫師筆下再現的昔日摩爾人統治時的阿宮盛景。


背景音樂:塔爾雷加之"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附錄:部份詞匯英漢對照
阿爾罕布拉--Alhambra
哥多華--Cordoba
弗蘭西斯科·塔爾雷加--Francisco Tarrega
格林那達--Granada
伊斯蘭--Islam
摩爾人--Moorish
那斯裏德王朝--Nasrid Dynasty。

*注:照片和部分建築描述資料搜集整理自網上,有關伊斯蘭教曆史曾參考廖裕芳回教文明的興衰,這裏一並表示感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風支書 回複 悄悄話 《阿宮》一文的創作主要有兩條線,一條就是這首吉他曲,一條是我對阿拉伯文明的一點體會。

911以後,對阿拉伯文明的研究成為熱點。這個逐漸被當代文明主流拋棄的文明,其未來的發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我也是在這時候收集了一些資料,重新考察了它的曆史。應當說,現在的文明史是按西方模式和需要撰寫的,而中國再加上自己的翔實曆史,就是我們現在讀到的曆史教科書了。在這樣的文化背景裏,阿拉伯人的名字鳳毛麟角---這其實不太和真實曆史吻合。其實阿拉伯文明曾經領先基督文明數百年,然而它創造的許多成就,沒有被現在的教典記載。但是這個文明後來選擇了一條封閉發展的道路,以至於現在成了蠻夷的代名詞。

以曆史為鏡,可以知興衰。阿拉伯文明的發展,對我們自己文明的發展,有很強的借鑒意義。這是其一。

《阿宮》這首曲子是古典吉他的一個頂峰,俺年輕時練到這就放棄了,因為俺覺得再玩下去太浪費精力。但是它的創作背景俺一直很感興趣。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俺才發現阿宮原來是摩爾人建造的,摩爾人這詞對俺是最早見於《唐吉珂德》,知道是阿拉伯人的一支,其實更準確地說是皈依了伊斯蘭教的古摩洛哥人。這個時候俺就萌發了把兩件事情揉到一起的想法。

於是俺上網收集圖片和描述,中英文都有。我把這些圖片擺到一塊,努力想象自己親身站在這些建築前的感受,於是仿佛自己親身經曆一番。寫完這篇文章,我還真可以說虛擬遊了一次,有些地方,我相信真見到一定跟我想的一樣。

但是網上收集資料,經常是良莠不齊,所以自己得有判斷,一定要做到多取證,多調查,這樣才會少犯錯誤,這時候個人的零碎知識就起很大的作用,以淘汰那些錯誤信息。

搜集完資料,就開始寫了,由於如前所述,我想側重文明興衰方麵,於是就有了那樣的模式。

在文章表現方法上,正好趕上小蝶也在玩html,於是決定采取她的table格式,主要是防止排版不被文學城廣告破壞。

最後,效果還是很驚人的:),自己也很滿意,這是茶軒,也是文學城第一個多媒體文獻,當時還是蠻虛榮了一下。唉,老風也不能免俗啊。:)可惜沒保留下大家的回帖,甚憾,於是對文學城很有意見。

我的故事交待完了,請蟲蟲鼓掌!:)

看看,其實並不是走偏鋒,是早有蓄謀,待勢而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