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美國時的興奮被眼前的現實擊碎。2000年1月當我走出芝加哥國際機場時,仿佛回到中國的某個西部城市。在空中我從飛機的舷窗向下俯瞰,隻見廣闊的大地被白茫茫的積雪覆蓋,整一個白色世界。而眼前與想象中美國的高樓大廈也相去甚遠,哪兒看到超過五層樓的房子。機場外寒風刺骨,我驚訝這就是美國。
在上海的世界500強企業也工作了6年,也去到很多歐洲國家,自認為從語言到心理都已經準備好了,結果飛機在日本經停時,還是出了洋相,抑或是中相更恰當。因為是冬天,第一次到美國學習生活,生活必需品能帶則多帶,小到鍋子、方便麵,結果一些衣服塞不進箱子,那隻能穿在身上了,冬天嘛,從裏到外,上身有棉毛衫、羊毛襯衣、羊毛衫、薄風衣和滑雪衫,下身當然有棉毛褲和外褲。飛機上有空調,外衣有地方放,但在日本需過夜停留,隨身行李必須全部拿走,過海關簽過境簽證,洋相來了,大廳裏人頭擠擠,而且開了空調,很多,應該是大多數都穿著短袖T恤,手裏拿著一件隨身行李和外衣,我的情形是這樣的全身的衣服除了滑雪衫拿在手裏外,其它都在身上,背著一個雙肩包,一手提電腦包,滿頭大汗,很狼狽。難怪日本女簽證官用懷疑的目光多看了我幾眼,換誰都會認為是“偷渡”或是“精神異常”。在酒店安頓下,我終於脫下棉毛衣褲,從此再也沒問津過。
在我的印象中,美國應該是到處高樓大廈,處處象曼哈頓,其實認識太膚淺了,過了很久以後,這個觀念才扭轉過來,此乃後話。
姐姐、姐夫到機場來接我,他們開的是Fort的MiniVan,在中國叫商務車,可以坐7人,一路上他們問我很多國內的事,想叫我保持清醒,調整時差,但很難,興奮了十多分鍾後,我覺得眼皮發沉,思路紊亂,說話已沒有邏輯了,時差真是太難熬了,中國和美國的時差是整整12小時,也就是中國是早晨,美國就是晚上,到姐姐家後,馬上打了電話向沈錚報平安後,坐在沙發上,就想睡覺。
姐姐家在芝加哥的近郊,一片安靜的小區,小區裏都是一幢幢小別墅,前後帶著花園,花園被白雪覆蓋,也看不清與鄰居的分界線。房子是兩層樓,樓下是客廳、餐廳、廚房、書房和廁所,樓上是三個臥室,兩個廁所,一個在主臥室內,一個在外麵,地下室與樓上相同麵積,放了乒乓台、桌球台、影像室和遊戲室等,覺得房子很大,空間很大。待了一星期左右,姐姐、姐夫就送我去學校報到,因為學校已經開學了,報到注冊、交了學費,大約4000美元,然後負責國際學生的老師Dr.christine帶我去宿舍,宿舍樓很大,共三層,每個學生一間房間,房間很小,一張單人床,一把椅子,一個衣櫥和一個洗臉盆,很簡單,浴室在走廊一頭,共用,洗衣房、餐廳和活動室都在一樓,宿舍和餐費一學期加起來差不多3600美元,一下子近8000美元付掉了,後來才知道這還算少的呢,名校差不多學費都是一二萬,一個MBA下來光學費5萬美元,還不包括書費、住宿費、生活費、實習費等等,而且學習很緊張,節奏很快,不可能有時間打零工,所以沒有錢萬萬不能。
宿舍樓不僅住著國際學生,有來自斯裏蘭卡的Tony,擅長羽毛球和電子琴,Kenya的Tom,印度學生,大陸學生隻有我,還住著天主教會的Brother們,他們一身貢獻給天主教,人非常和藹可親,宿舍管理員Brothe Rober就是這麽一位。學校距離芝加哥市中心40分鍾開車距離,離姐姐家約一個小時,差不多上海至杭州的距離吧。餐廳供應自助早、中和晚餐,均為美國式,一星期菜單單一循環,也就是星期一都不一樣,有時候會稍稍改變一點,不太忙的時候,你可以叫廚師煎兩個雞蛋,很有人情味,至於飲料,可樂、咖啡隨便喝。一個學期下來,我體重猛增16磅,方正是交了錢,不吃白不吃,窮樣。
研究生的學習與大學本科生完全不同,我從來沒有任何經驗可循,在英語還沒有完全聽明白的時候,大量的閱讀、書寫和Project一股腦兒全來了,隻能亂七八糟見招拆招了。
印象比較深的是Dr.christine教的寫作課,對國際學生來說,寫作是一門很重要的課,也是最難的課,整個學期除每周兩篇不限題目,但限字數的隨筆以外,每周還有一篇命題作文,從淺入深,類似於“你是一個怎樣的人”舉例描述,情景細節描述,我的題目是“上海的早晨”,我記得我寫到:當外灘海關的鍾聲敲醒了人們的睡夢後,騎車上班的年青人邊吃著早點邊騎車,媽媽們忙著準備早餐,催促著孩子起床,並在他們睡眼朦朧的時候。一口一口地喂著孩子們,然後提著書包和自己的拎包,拉著孩子們出門。老人們在公園裏遛躂,或是太極拳、健身操,也有喜歡戲曲的老人,組成搭檔,拉上幾曲、唱上幾段,上海的早晨顯得忙碌而有生機。大致記得這麽多,反正字數有要求,寫完後,同學們相互閱讀,提意見,再修改,最終完成。考試很有趣,到 教師辦公室隨機抽取一題目,然後必須在2小時內完成一定字數的文章,過時不算。
剛到美國的前三個月到半年,是最痛苦的日子。書本上稱之為文化衝擊,不同的人群、環境、習慣、語言、食品、氣候,沒有一樣與以前相似,就像一個弱智,拚命想去知道,卻不知道怎麽去了解,就像一個嬰兒,一張白紙,更要命的是必須將裝滿大腦的思想和文字統統抹去,剛來的時候,時時刻刻不停與國內進行著比較,蘋果多少錢一斤,這種事在國內怎麽處理?老是中國,美國來回反複比較,結果越來越迷茫,不知如何是好。再加上語言不過關,國內再好的英語水平,一到美國,麵對的是全方位的英語環境,頓時找不著北,我甚至都怕接電話,因為不知道怎麽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不就是中國文化嗎?報紙看不懂,電視劇情節不明白,尤其是肥皂劇,別人都在笑,我不知道他們在笑什麽?動作片還好,叫廚師煎雞蛋,都不知道怎麽表達,鬱悶啊!
我記得我曾經哭過一次,那是Brothe Rober與我 的一次談話。起因是繳納住宿費的剩餘部分,那時從國內帶不出這麽多美元,而且又急需,反正說到最後,說的均是覺得生活怎麽這麽難呢?遠離親人、孤獨寂寞、精神上一種孤獨,生活上處處是難題,語言是關鍵,你看不懂如何使用洗衣機,烘幹機,你找不到人來問,大家都在自家宿舍內,關著門,你想打電話,不知怎麽用,你想與人說說話,必須講英語,而且麵對一張陌生人的臉,你還有訴說衷腸的衝動嗎?
文化衝擊給每個躊躇滿誌的留學生一個迎頭痛擊,每個人經曆的時間有長有短,通常過了半年,你會覺得好很多,關鍵你需要朋友,有朋友、有親人後,會舒暢很多,適應會更快。
半年一個學期過去了,姐姐家搬遷至波士頓,我也跟著來到美國曆史名城—Boston,這是歐洲人最早踏上美國的地方,這裏是歐洲文化最初移植的地方,美國的南北戰爭第一槍在這裏響起,勝利後在此宣布美國獨立。這裏聚集著曆史悠久的大學——哈佛、MIT等等,我很快也注冊了這裏的學校,繼續我的碩士學習,在這裏我結識了知心朋友,學會了在美國的生活,在這裏轉換了我的生活軌跡,我更獨立、堅強了。
Rivier College 具有很悠久的曆史,且是天主教學校,一切人文環境顯得平靜而祥和。學校很美,尤其是秋天,楓葉多彩,夏天一片鬱鬱蔥蔥,生機盎然。學習當然很緊張,研究生的課通常一星期隻有一到兩次,每次2小時左右,一門課一學期大概12周,也就是12次課,對於課本來說,一本書大約20章節,每一章節150頁,教授隻會在每次2小時的課堂上點撥一下,所以必須提前看完1~2章節,平均下來300頁左右,還要基本理解,上課隻是討論。一開始看書很慢,語言不行,還必須借助於字典,所以在課本上常有鉛筆的注解,越往後越少,一方麵是識得越來越多,另一方麵後麵出現的都是前麵章節提到的內容。從上課在雲裏霧裏至一知半解,最後跟上老師的節奏,能自如地與教授在課堂上討論,並且可以積極提問了。這裏的作業也與國內不同,甚至沒有考試。通常在你注冊完一門課後,在開學前,會收到教授的Email,告訴你他會用哪本書,有時是他的著作,有時不是,每堂課的計劃安排,參考書的目錄,作業的要求,以何種方式考試,讓學生事先有初步的了解,作業有時會獨立完成,有時要求以小組方式集體完成,有的要求書麵,有的要求上台演講,考試分中考和期末考,最後成績由平時作業占60%-70%,考試占30%-40%,研究生成績必須達到B以上才算合格,相當於80分左右,否則重新選修這門課,當然學費還要交。要拿到研究生學位,必須修完12門課,每門課“B”以上。
學習本不難,記憶和年輕均是資本。但我那時已經33年了,在我讀醫學院的時候,夢想是畢業後去美國深造,而且美國是唯一夢想,不想遭遇六.四,我們這幾屆畢業生一律發放去基層半年,而且必須有一年實習期,五年工作時間,才可以出國,除非有僑眷屬,因此90年畢業的夢想被撲滅。直到10年後,心中的 激情之火被重新點燃,美國仍是唯一向往,因此放棄了澳洲悉尼大學、法國Insead大學的召喚,一心一意地奔赴美國,入學一三流大學,終於做到了,無怨無悔。
在Rivier College的學習、生活使我逐漸熟悉了美國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和文化技術,使我不斷地樹立起自信,慢慢地遊刃有餘了。期間,結識了很多中國朋友,Alan是那時的室友,無論誌趣、愛好、稟性,還是生活經曆,都有頗多相似之處。在公寓的客廳裏,我們邊喝著廉價的5元一大瓶的葡萄酒,邊抽著香煙,一直聊天聊到淩晨,Alan喜歡吸那種濃和重的煙,象萬寶路,而我則沒有偏好,濃淡兼可。Alan很愛太太,他太太來美國看望他之前,他就提醒我收起所有與煙有關的物品,在他太太麵前我不能吸煙,因為他太太了解他擋不住室友抽香煙的誘惑,為了好兄弟的同誌情誼,我們隻得忍了整整一周。等他送走了太太,Alan馬上買了一包好煙補償給我,結果我們又故態重萌、惡習不改。
吸煙一直到沈錚和祈來到美國後才戒掉的。一來美國到處禁止吸煙,吸煙的人像賊似的,感覺很不好,二來美國香煙很貴,絕對值也就幾元錢,但當時雞蛋1塊錢12個,1鎊豬肉1.99元,所以不吸煙可以節約很多,後來不知不覺也就戒掉了。Alan畢業回到加拿大和太太團聚,也一定戒掉了。
竹和她丈夫G是我的大哥、大姐,平時對我們這些單身很照顧。經常在家裏開Party,打牌、消遣,伴我們度過很多快樂時光。Grace待人非常親和,經常和我們一起Party,燒一些好菜給我們打牙祭。人長得清秀,歌也唱得好。據說當年是大學校花。Tom和H來自北京,說話那叫一個“貧”,太好笑了。Coral也來自北京,孤身一個女孩子在美國獨自闖蕩多年,現在有了一點積蓄,也想好好找份工作,回到學校,也算歸依正途。還有很多年齡相近的一些同學,很多,為了能夠創造更多的文娛活動,我們這一幹活躍分子,被全部選為中國留學生協會,我被選為主席,Coral是財務。每年我們有學校撥給的大約3000美元活動經費,因此協會每年組織迎春節、慶中秋兩次大的Party,有團聚,自己再帶些特色的點心或小吃、卡拉OK、舞會、乒乓和棋牌比賽。每周還安排幾次的網球和乒乓活動。就在那時,我開始學習打網球,因為有乒乓球的基礎,網球上手很快,越打越好。乒乓絕對是No.1。我們還有燒烤,每周一次排球比賽。反正學習緊張,生活也很快樂,睡覺的時間被擠了出來。
老地主是一個來自北京的畫家,逗留在美國,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拿到綠卡。當時為了留在美國,而太太被移民局在入境時遣返,導致離婚。他不懂英語,唯一的技術是繪畫,經曆在紐約的艱辛,兩次在警察局過夜,但生活的信念始終在他心中,當他一遍遍講述他的人生經曆時,那種樂觀的自嘲,使我感到我是否在聽一個傳說,不是現實,而恰恰就是發生在他身上的事實。老地主在CapoCode弄了一幢房子,夏天我們經常去那邊釣魚,抓螃蟹,燒烤。他乒乓也打得好,為了能贏我,回北京專門買了一塊價格人民幣1500元的狂飆,結果也被我38塊的“鄧亞萍”拿下。技術不如人,光靠硬件不行。如果水平相當,那利器才能發揮特長。因為他樂觀,也有地,我們就叫他“老地主”。
現在大家工作在不同的地方,但經常會打個電話問候一聲。每當聽到對方的聲音時,心中就會湧起一種親切,溫暖,平靜。
移民和留學是兩回事,到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國家的人群中,大多數是技術移民,一旦他們Landing以後身份就合法了,外出打工就可以養活自己,容易簡單,一般移民去哪幾個國家的人均不會去讀什麽碩士和博士。找工作再說,除非找不到工作,或者想找一份體麵的工作,才會重歸學校。當然回學校學習和拿文憑是兩回事,學校收費歡迎,但要拿文憑畢業。入學的門檻首先是英語,Toeflfo GRE,或GMAT,達不到的成績,免談。入學以後,也要麵臨緊張的學習和考試,要被剝一層皮,在美國,絕大多數出來的都是留學生拚Toefl或GRE拿獎學金,畢業拿碩士博士,找到公司工作,換H-EB工作簽證,申請綠卡,這是百分之九十五人群的一條道路,而且在做學生期間,由於是F-1學生簽證,校外打工是非法的,一旦捕獲,遣送回國。一般美國的公司、外國人的企業不會也不敢雇傭學生,中國留學生通常想掙些生活費,唯一的地方就是去中國人自己開的餐館,其中一大部分人的選擇因為不需要語言,門檻低一般留學生會做送外賣的,如果你有車,或者是服務員賺小費。由於留學生大多湧向中餐館,也造成大大的競爭,老板會挑選外表忠厚老實,而且有經驗的。誰會有經驗,反正去應聘都說有經驗。上過幾次當後,老板也改變策略,說:到我這裏可以,工資、保險一樣沒有,隻有靠小費,幹不幹。幹!反正是打黑工,做一天算一天。每天上課之前或下課以後,脫下平時穿的衣服,換上白襯衫、黑褲子、黑皮鞋——均為自己買,開始上班,在做服務員送菜、點菜和飲料的工作中,大多留學生總結一套經驗,我稱之為生存原則。了解老外的喜歡哪些很重要,清蒸魚、螃蟹之類不要推薦,他們不會吃帶有魚刺的魚和有殼的東西。一般會介紹咕咾肉、鮮 肉等,是他們的最愛,而且通常全部吃完,還會給你超過平常15%的小費,覺得你推薦得好。笑容滿麵地拿著小費,心裏叫罵著SB送他們出門,歡迎下次再來。隨著中國人來的越來越多,中餐館也越開越多。通常一家餐廳的生意紅火了,附近馬上會有第二家、第三家,而且價格便宜。同樣的菜,相似的進貨渠道,差不多的人工和租金,不去想如何提高服務質量,而是惡意競爭 ,“你死我活”,造成的惡性循環是餐廳環境的髒亂差,台麵濕漉漉的,服務水平降低。僅僅是因為便宜,才會有顧客。有些餐館新開,有些關了。從根上講,這是我們的生意經,我們的文化、教育導致不按規則出牌,惡性傾軋,最後的結果是兩敗俱傷,觀察中國的其它行業,不也如此這般嗎?
電視劇裏常渲染美國留學生切菜、洗碗的打工場麵,我總算經曆過了洗碗。幸運的我是在學校餐廳洗碗。中餐廳的老板是不會浪費錢去買洗碗機和烘幹機的,反正有的是人工。在學校西餐廳洗碗,學生們將吃完的餐具放在托盤中,送進後廚,我倒掉剩菜後,用高壓水槍衝洗盤子、刀叉,然後照顧衝洗再放進大的周轉箱內,放滿之後,就送進洗碗機。幾分鍾後,周轉箱從洗碗機裏通過傳送帶運出,我再將它推進烘幹機,才幾分鍾就完成了。然後將盤子疊放整齊、整理刀叉,再拿出去備用皆可。用餐高峰時,手腳不停,通常三個小時後慢下來。你才可以去廁所、喝口水等。工作完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把全身的油膩味統統洗掉。不洗的話,聞上去惡心。
經理James對留學生很和氣。但最後我還是辭職不幹了。本來在廚房打工工資很低,唯一好處是吃飯免費,但免費很快被取消了,因為中國留學生不僅自己吃還拿回家。所以最後隻能不幹了。劣根性到哪兒都會冒出頭來。
學費是自費。盡管在國內有點積蓄,但是也熬不住1:8,花錢如流水,心裏著急呀!必須有一份零工,可以掙點生活費。我幫華裔美國人看過他們14歲的小孩,患自閉症。我陪他說話,陪他玩,騎自行車、打籃球和遊泳等。每小時10塊不錯。也幫助畫家老地主練攤。在美國Mall裏練攤,也算長本事了。老地主除了給畫廊畫一些畫外,還在Maii裏經營著一個小攤位。主要買明星、球星的鉛筆畫,當然是原創一次,以後複印無數了。老地主有時忙不過來,就叫我做幫著練攤,裝配鏡框,放入明星照,像模像樣的。小孩子很喜歡。每當感恩節,聖誕節都賣得很好,最多一天賣出150個,25塊錢一個。平時,每天隻有1~2個。老地主樂觀,反正一年中就靠聖誕節賺錢就可以了。平時幫老地主練攤,無非是坐在那裏,帶著電腦看電影或上網。不過也算在美國練過攤了。最實惠的工作,當屬在學校計算機係做RA了。偌大的教室裏,全部是已經連上Internet的電腦,學生們可以在這裏做作業、討論,也可以上網。我的工作是幫助學生使用電腦,這年頭還有哪個不會使用的,隻不過有時候出故障而已。我坐在那裏,做自己的Project,上網看八卦,查Emai,而且收入不錯,負責教授Sister Math和慈愛。
不管做什麽工作,我都認為是熟悉美國、了解美國的一種方式。而且我堅信這是暫時的,而且在做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逐漸了解了美國的體係運轉,我很苦,但已不是精神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