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高鐵在中國人口密集的沿海絕對是應該發展的,而且長遠來看絕對是有效益的。高鐵其實已經是50年的技術,不再是什麽很高深玩意兒了,所以發展與否絕對是一個business決策。而美國符合高鐵的地區就相對少多了,除了東北地區剝死燉,牛腰,花生燉以及加州SF,LA以外,其它地方經濟效益肯定不好。即使是這些地方由於私人交通的發達,高鐵也未必經濟上合算。
中國發展高鐵本身絕對沒有錯,隻是決策過程絕對有待商議,這裏既有一個決策問題,同時也有一個balance問題。先說說決策問題,舉個例子說,滬杭之間,動車開通沒有幾年時間,經濟效益尚未顯現,馬上就停開讓位於膏貼,現在據說馬上又要開通雌選佛了。從經濟上來說,一旦國家投資一個項目就是用銀行百姓的錢花到某個地方,當然是先要考慮經濟效益,比如說要運營多久才能把投資的錢賺回來,這裏有個投資收益的關係,否則就是對公共資源的浪費。這個好比造房子,把一棟不到十年新的高樓爆破了再建新的一樣。還有就是一個新的公共投資項目,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有多少,這些都應該是投資前討論爭議的。
另外就是國家投資的balance問題,再富有國家投資再多也是有限的,你投這裏多了,其它地方就要被擠占。很多人跑西方國家覺得他們怎麽老是不發展,這其實絕對是誤解,他們隻是沒有把大量的錢投在造更多新樓和高速公路上,而是把大多數的錢投在了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你看不到的地方。
中國剛開始基礎設施不全的情況下,多投資一些基礎建設是應該的,但是接下來要做的也應該是維護和維修現有的投資,把省下的錢投到更需要的地方,而不是不停地拆了造造了拆而長期擠占別的公共投資。象這類相隔沒有幾年動車,膏貼,雌選佛之類一個接一個投資現象絕對是浪費公共資源,其長期結果就是投資回報效益的低下,出現在表麵光鮮的外表下,大量公共資源的浪費,間接導致物價上漲等通貨膨脹,百姓的醫療教育和其它負擔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