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妊娠周記--36周-41周(ZT)

(2007-05-25 13:29:43) 下一個

妊娠第36:認識生產征兆與過程

一般將生產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產程是規則陣痛開始到子宮頸口完全擴張,第二產程從宮口全開至胎兒娩出,第三產程則為胎盤娩出。
 
依據子宮頸口擴張的速度快慢,第一產程又可分為潛伏期(宮口開至34公分之前)及活動期,在足夠的宮縮強度下,初產婦或經產婦分別具有其正常的進展速度,某個階段的產程過度延遲則意味著「難產」的發生,必須考慮接受緊急剖腹生產手術。
 
 
認識產兆
 
預產期逐漸接近,隨時可能出現生產的變化,準媽媽應該了解什麽是即將生產的征兆:
 
一、輕便感:大約於預產期前二、三周,因為胎頭下降到骨盆腔,整個肚子似乎消了一些,頓時感覺胸部和上腹部的壓迫減輕,初產婦的變化比較明顯。
 
二、規則陣痛:強烈又規則的子宮收縮不見得就會很痛,剛開始或許隻是感覺到肚子間歇性緊繃及腰酸,倘若宮縮逐漸增強,間隔時間縮短到五分鍾之內,應立即前往產房檢查。
 
三、見紅:陣發性宮縮之餘,陰道會排出較多黏液樣分泌物,有時夾雜少量出血,臨床上初產婦通常是在見紅後子宮頸口才呈現擴張變化。
 
四、破水:不由自主地有水樣液體從陰道裏麵流下來,如果是在陣痛初期或之前就已經先破水,應立即住院待產,並且密切監測胎兒健康狀況與產程進展是否順利。
 
 
急產的處理
 
「急產」大都發生於高胎次的經產婦與早產或體重過輕的胎兒。初產婦缺乏經驗,往往沒有警覺到子宮收縮的生理異樣,經產婦則是根據以往生產的經驗,誤以為自己生孩子總是沒那麽快。
 
碰到急產時必須冷靜處理,在母體方麵,為免胎頭太快衝出來,導致產道和會陰嚴重裂傷,家人可嚐試一手拿小毛巾壓住會陰,另一手擋著胎頭並稍微向上引導,讓他能夠慢慢地擠出陰道口。接著胎盤自動娩出伴隨強烈宮縮,產婦可自行按摩縮小到肚臍下的子宮,通常就不會再有太多出血量。這時候緊急處理的重點是在小娃娃身上:
 
一、保護嬰兒:娃娃身體表麵沾有胎脂和羊水相當滑,分娩時避免嬰兒頭部碰撞或滑落到地上。
 
二、斷臍:最簡單的方法是將臍帶對折用橡皮筋或繩子綁緊,阻斷血流以免嬰兒血液回流到母體。
 
三、保持呼吸順暢:先把嬰兒臉上的血漬擦拭幹淨後,放置成頭低腳高的姿勢,輕拍腳底或按摩背脊,有助於排出口鼻內的羊水,並且刺激他哭出聲音。
 
四、保溫:胎兒一離開母體,馬上承受環境溫度急遽下降的變化,擦幹後用大毛巾覆蓋身體並且抱在懷中。

妊娠第37:樹立信心麵對產痛

「產痛」到底有多麽痛?這不是男性婦產科醫師能夠正確回答的問題。根據臨床經驗顯示,每一位準媽媽對於生產時陣痛的感覺與耐受力差別甚大,待產過程中有人閉目咬牙,也有人呼天搶地或者咒罵老公,少數人的體質得天獨厚,則僅僅是覺得腰酸難耐。
 
 
拉梅茲生產法
 
早在四年代萊德醫師提出「產痛絕大部份來自於情緒張力」的假說。準媽媽對於產痛的正確認知,個人事先所做的心理建設與信心培養,以及家人(尤其是先生)的扶持和協助,都將有助於克服產痛恐懼感而順利分娩,這就是所謂「拉梅茲生產法」的精義所在。
 
拉梅茲生產法的訓練主要是在懷孕第三階段,準媽媽和準爸爸二人必須同時接受一連串課程講授與操作練習,透過各種不同的呼吸技巧與肌肉放鬆運動,有效舒緩產痛的煎熬。但是,在現今社會的忙碌生活中,絕大多數醫療院所很難實施全套課程,頂多隻能於準媽媽教室提供一些認知概念的陳述,等到待產時再由醫護人員臨場指導也會有所幫助。
 
 
無痛分娩
 
目前的「無痛分娩」大都藉助所謂「硬腦膜外麻醉」的技術,將一條微細膠管放置於腰背部的脊椎硬膜外腔裏麵
 
,即可連續注入麻醉藥物阻斷神經傳導,有效減輕產痛的不適感。然而無痛分娩具有其潛在的危險性,如果不慎把麻醉藥物打入硬膜下麵的脊髓液內,會造成產婦血壓突然下降,甚至於呼吸和心跳停止,因此必須由麻醉專科醫師負責操作;除了麻醉藥物可能引起的生理反應與副作用外,由於產婦想要往下推擠的衝勁減弱,第二產程往往得靠醫護人員從旁指導,方能配合宮縮正確吸氣用力。
 
雖然生產時的疼痛可說是每位準媽媽的夢魘,藉由即將為人母的期待與喜悅,所發展出來的母性光輝,確實足以支撐您滿懷信心去承受它。事實上,陣痛是從緊繃感、腰酸開始,隨著子宮收縮加強而逐漸增加疼痛感,若非難產導致產程進展不良,真正的劇痛時間並不會太長,尤其是經產婦通常比第一胎快得多,準媽媽們無須過度恐懼。

妊娠第38:自然生產VS剖腹生產

生產方式不外就是經陰道生產與剖腹生產兩種,經陰道生產包括自然生產或藉助外力協助生產(真空吸引或產鉗)。
 
 
何時需剖腹產
 
一般而言,在待產的過程當中,無論是母體或胎兒任何一方有所危險,而經陰道分娩尚未能立即完成時,即應考慮接受剖腹生產手術,因此,必須接受剖腹生產的主要原因包括:產程進展不良(難產)、胎兒窘迫、前置胎盤大量出血、胎盤早期剝離、子宮破裂等。
 
臨床上更多的狀況則是因為預期經陰道生產的過程中,可能潛在較高危險性,基於趨吉避凶的考量,所以選擇剖腹生產,常見的原因分述如下:
 
一、胎兒適應症:胎位不正、極低體重兒(小於1500公克)、巨嬰症、特定的胎兒先天畸形(水腦症、腹裂、連體嬰等)、多胞胎妊娠、孕婦正感染皰疹或尖圭濕疣(俗稱菜花)、孕婦嚴重外傷或瀕臨死亡等。
 
二、母體適應症:曾經接受過子宮手術(前胎剖腹生產、子宮肌瘤切除、子宮整形手術等)、重度子癇前症或子癇症、骨盆變形狹窄、罹患心肺疾病等。
 
 
哪種生產方法好?
 
到底是自然生產好還是剖腹生產好呢?雖然目前醫界仍然是鼓勵準媽媽盡量先行嚐試自然生產,事實上,兩種生產方式各有其優、缺點。自然生產的平均出血量較少,產後複原較快,但是生產的時間不能事先安排,待產過程中又存在著諸多變量,尤其是胎兒在子宮裏麵處於壓力的情況下,隨時可能會有所變化,必須持續監測胎心搏率;日後可能產生的後遺症包括:子宮頸口外翻易遭感染、陰道鬆弛、骨盆器官脫垂、尿失禁等。
 
反之,剖腹生產可以提早安排手術時間,胎兒無須承受太多壓力,除了極少數發生麻醉藥物反應或並發症外,出血量稍多與複原較慢通常並無大礙,術後的傷口疼痛亦可藉助藥物控製,不過剖腹生產的次數不宜太多,一般建議以三、四次為限;剖腹生產的後遺症包括傷口疤痕附近搔癢或刺痛、腹腔內粘連影響腸胃功能等。

妊娠第39:認識和選擇生產方式

以往醫學不夠發達,剖腹生產的危險性相當高,舉凡麻醉並發症、大量出血、產褥期感染等問題,都將危及產婦的身體健康,若非不得已最好不要輕易選擇開刀。
 
隨著剖腹生產手術的進步,是否應該開刀的適應症考量標準,似乎愈來愈降低,影響所及使得剖腹生產的比例隨之水漲船高;何況現代家庭的生產數比較少,對於生產的結果則趨於要求完美,加上婦女本身的自主性顯著提升,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產婦自己選擇要剖腹生產。這種選擇性適應症的原因包羅萬象,茲列舉如下:
 
一、怕痛
 
二、高齡初產婦
 
三、有不良的產科病史或經曆過不幸的生產並發症
 
四、高社會價值的嬰兒:接受試管嬰兒治療才懷孕、生下多位女孩後終於懷男嬰等
 
五、看時辰來決定出生時間
 
六、擔心陰道鬆弛或已經接受過陰道整形手術
 
七、順便結紮
 
純粹站在醫學的立場,這些當然都不足以構成必須剖腹生產的理由,但是基於「母子均安」的產科最高指導原則,坊間接受選擇性剖腹生產的醫療院所比比皆是,健保局也就從善如流地同意,不過隻能申報自然生產的給付費用,由病患本人自付二種生產方式的差額。
 
有人選擇直接剖腹生產,卻也有一些孕婦曾經接受過剖腹生產手術,再度懷孕後想要試試看自己生孩子,研究報告指出,事先經過適當的篩選步驟,曾經剖腹生產的準媽媽,有七至八成能夠如願順利自然生產。能否嚐試自然生產係取決於下列條件:
 
一、前次剖腹生產的原因與手術方式
 
二、本胎次胎位正常,娃娃又不會太大
 
三、準媽媽及家屬確實了解其潛在的危險性(子宮破裂)
 
四、住院待產時先做好隨時可能要緊急手術的準備工作
 
五、待產過程中嚴密監測子宮收縮及胎心率變化
 
生產方式的選擇,到底是全權交給醫師決定,還是應該尊重準媽媽本人的意願?整體而言,目前的趨勢傾向由醫護人員提供充份的相關信息之餘,似乎就不宜再介入太多,產婦本身往往還得參酌先生與家人的意見和期望,若能配合其意願取向,必可得到皆大歡喜的圓滿結果。 

妊娠第40:常見的生產並發症

出血與感染是生產時必定會麵臨的兩大問題,也正是以往產婦最常遭遇到的並發症,甚至於造成死亡的不幸結果,現代產科學雖然已經獲得大幅改善,臨床上依舊不可掉以輕心。

胎便吸入症候群
胎兒吞食的羊水裏麵,含有些許脫落的細胞、胎毛、胎脂等雜質,接近足月時於腸道內聚集成一種深棕綠色的黏稠物質稱之為「胎便」。娃娃通常是出生後才解出胎便,倘若胎兒在子宮內發生缺氧或窘迫的現象,刺激迷走神經而導致肛門擴約肌鬆弛,就會提早排出胎便汙染羊水。 胎便早現較易發生於過期妊娠、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羊水過少、產程過長等高危險妊娠,但是產前超音波檢查無法分辨羊水中有無胎便,一直要等到破水時才被發現,持續的胎心率監測可確保後續的待產過程中胎兒健康無礙,分娩時則應傳喚小兒科醫師隨侍在側,一旦胎頭娩出立即抽吸口鼻異物,之後身體娩出時也要盡快抽吸幹淨,千萬不要急著刺激娃娃號啕大哭。奈何胎兒在子宮裏麵已經有明顯的呼吸動作,部份胎便早就存在氣管內,難免還是有可能吸入肺部導致呼吸窘迫,出生後有賴小兒科醫師施以積極的監測與治療,預後幾乎都很好。

肩難產
前一陣子「肩難產」是一個相當熱門的話題,正常的分娩過程在胎頭娩出後身體隨之溜出來,一旦發覺胎兒的肩膀卡在產道出口裏麵,立刻將會陰切口加大、抬高產婦雙腿、強力推擠子宮、並且來回旋轉胎兒肩膀,倘若還是無法娩出,隻好設法打斷胎兒的鎖骨。一般而言,肩難產經常合並新生兒手臂神經損傷或鎖骨骨折,延遲數分鍾以上則可能因為臍帶壓迫導致缺氧窒息而死亡。
肩難產通常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發生,理論上,胎兒體重愈大則肩膀卡住的機會愈高,因此有人主張產前超音波估算胎兒體重太大者,應考慮直接接受剖腹生產手術,但是姑且不論超音波測量存在著10%左右的誤差,還是有一半左右的肩難產發生於4000公克以下的娃娃。
懷孕生產確實存在著一些不可預知的變量,無法在此一一贅述,越是有經驗的產科醫師,越是不敢掉以輕心,更不可以一味隻是信心滿滿地向產婦保證一定沒問題,在產前檢查與待產過程中發現的任何危險因子,均應詳實告知孕婦及家屬。筆者總是抱持一個觀念:「隻有等到娃娃分娩後交到媽媽的手上,產科醫師才真正算是功德圓滿」。

妊娠第41:預產期過了怎麽辦?

準媽媽耐心等著等著,過了預產期卻還沒有什麽動靜,難免心中七上八下地犯嘀咕,深怕娃娃出了什麽問題。或許隻是時辰未到吧!但是該怎麽辦才好呢?
 
首先必須確定您的預產期是否正確?可參考月經史、基礎體溫表、先前產檢的胎兒測量記錄等,原則上,在預產期前後二周之內生產者均屬於「足月產」,超過二周以上仍未生產者則為「過期妊娠」,大約占了1/10
 
過期妊娠的原因仍然不明,確定的是拖得愈久愈可能會增加諸多周產期並發症:
 
一、羊水過少:造成臍帶壓迫缺氧而提早排出胎便,增加胎便吸入與新生兒窒息的危險性,也升高了因為胎兒窘迫而緊急剖腹生產的機率。
 
二、胎盤功能不良:導致胎兒過熟現象,身體瘦長發育不良合並脫水、脫皮等變化,甚至於不幸胎死腹中。
 
三、胎兒持續生長過大:大娃娃經常使得產程延長,增加胎兒窘迫、難產與剖腹生產的機率,若勉強經由陰道生產,較易並發肩難產、產道嚴重裂傷等問題。
 
 
過期妊娠的處理原則為定期密切監控胎兒健康狀況,並且選擇適當的生產時機與方式:
 
一、超音波追蹤檢查:超音波檢查重點包括:測量胎兒大小、羊水指數、臍帶血流狀況等,同時也要評估胎盤鈣化程度及胎兒器官發育情形。
 
二、胎心率監測:目前大都使用「非加壓試驗」,如果胎動時呈現胎心率加速變化即屬正常反應,意味著胎盤功能還不錯,可以考慮再等待幾天。
 
三、陰道內診:有經驗的婦產科醫師,根據孕婦的胎次以及內診時子宮頸口擴張和柔軟的程度,能夠判定催生引產成功的機會高低。
 
 
到底要等到什麽時候才應該終止妊娠?最近很多研究報告指出,不需要拘泥於四十二周的傳統原則。事實上,並不是一定要等到超過四十二周以後才具有較高的危險性,產前檢查時懷疑胎盤功能不良或胎兒窘迫現象者,即應及早終止妊娠,超音波測量胎兒過大或內診發現子宮頸相當柔軟者,同樣也得考慮早一點開始催生了。近年來廣泛使用前列腺素協助引產的臨床經驗,已明顯降低因為催生失敗而接受剖腹生產的機率,因此使得更多人主張縮短等待產痛自然發作的期限,一般建議最好都提早在妊娠四十一周之內催生引產,避免一些非必要的周產期並發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