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妊娠周記--1-20周(ZT)

(2007-05-25 12:59:20) 下一個

妊娠周記

妊娠第1:優生優育宜趁早

醫學上所稱的「妊娠周數」,是以正常的月經周期為前提,從最後一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開始計算,排卵受孕就算是已經兩周了,四十周即為預產期,簡單的計算公式是加上九個月又七天。如果按照農民曆,大約二十八天為一個月,因此傳統的說法是「懷胎十月」。所謂「妊娠第一周」乃是指擬定生育計劃的開端。俗語說:「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平時月經周期都很規則的婦女,想要計算出排卵期並不困難;如果每次月經來潮的時間不太固定,最好提前一、二個月測量基礎體溫,了解自己是否有排卵障礙的問題,找出正確的排卵期,才不至於徒勞無功。萬一從基礎體溫表發現都是無排卵性的低溫變化,則不太可能自然受孕,應立即就醫診治,無須再等一年才算是符合不孕症的臨床診斷標準。
 
計劃生育的婦女應戒除抽煙及避免過量飲酒,營養攝取方麵與平時並無兩樣。近年來有學者建議曾經生過神經管缺損個案(在國內以無腦兒最常見)的高危險群,於計劃懷孕一個月之前及妊娠三個月內,每日補充4毫克的葉酸,能夠有效降低再發生率。至於一般的生育年齡層婦女,每日最少應攝食0.4毫克葉酸,以減少胎兒畸形的發生,日常食品中的菠菜、蘆筍、甘藍、肝髒、豆類、瘦肉等均富含葉酸,或者市麵上大多數綜合維生素也都含有葉酸,一天吃一顆就夠了。
 
計劃生育可別忘了先接受婚前(優生)健康檢查,優生健康檢查適用於即將結婚或已婚而尚未懷孕的青年男女,項目包括一般體檢與地中海型貧血篩檢、B型肝炎抗原、梅毒血清反應、艾滋病毒、德國麻疹抗體等,更重要的是,針對家族中可能存在的遺傳性疾病,提供遺傳谘詢和早期診斷的管道。

妊娠第2:準確預測排卵掌握受孕良機

正常的月經周期以排卵為分界,排卵前是濾泡期,時間長短不一,排卵後形成黃體,分泌的黃體素反映在基礎體溫表上的高溫變化,黃體期持續十二至十四天後,黃體萎縮則體溫下降,月經隨之來潮。臨床上,有一些客觀的征候或方法,可供判斷是否即將要排卵了:
 
一、子宮頸黏液變化: 
 
在接近排卵之前動情素增加,刺激子宮頸口微張且分泌大量黏液,有利於讓精蟲順利通過;女性通常自覺陰道分泌物量多又黏稠,似蛋白呈清澈透明狀,有時候也會合並下腹部脹痛或夾雜血絲的現象。
 
二、排卵荷爾蒙(LH)尿液測試: 
 
從預期排卵前二、三天開始,每天驗尿即可偵測出正確的排卵日,養精蓄銳希望能夠一著中的;但是如果排卵功能不良或時間不固定,則比較不實用,很可能驗了很多天仍然看不到陽性反應的變化。
 
三、超音波測量卵泡大小: 
 
以陰道超音波追蹤卵泡大小,適時給予命令它排卵的荷爾蒙針劑(HCG),有助於控製排卵時間及改善黃體功能。
 
 
哪一天是排卵日?
 
一般而言,排卵期是在下次月經來之前十四天左右,以二十八天的周期為例,也就是月經周期的第十四天。夫妻行房後,正常的精子在女方體內至少能夠存活兩天以上,而卵子排出後隻肯等十二小時,因此,最好是讓精子先進去等排卵,建議您提早二、三天開始,每兩天行房一次,連續二、三次即可涵蓋整個可能會排卵的受孕期間,俾能有效強迫取分。
 
但是,如果經期間隔是三十五天或者超過四十天,扣掉十四天,排卵期應該是第二十一天或更慢,努力「做人」的大好良機可別搞錯了。
 
基礎體溫計的說明書中提到所謂典型的雙相式圖形(排卵前為低溫期,之後則持續高溫),在體溫升高之前,明顯降落出現最低溫的那一天就是排卵日,曾經有人因此一心一意要等到出現最低溫才行房,反而經常錯過了受孕的時機。
 
基礎體溫表主要是用來做為事後評估排卵狀況的依據,持續高溫三天表示已經排過卵了,接著靜候佳音即可;倘若一直都還是低溫,則應繼續努力不懈,保持較頻繁的行房次數,方能確實掌握隨時可能出現的排卵契機。

妊娠第3:新生命正在孕育成長

妊娠第三周相當於排卵受孕的第一周,從精卵融合的那一?那開始,有一個新生命正在孕育成長。
生命的起源始於男女兩性結合,男性提供的精子,奮力遊入子宮頸管後,一部份前鋒部隊率先抵達輸卵管,接著二、三天內,儲存在子宮頸腺管裏麵的增援部隊還會陸陸續續釋放,如果正好碰到卵子排出,其中一隻即可達成受精的任務。一次行房後,精子在女性體內的受孕能力,至多可能維持到五至七天之久。
輸卵管除了負責承接卵巢排出的卵子以及提供受精的場所外,管壁表麵的纖毛能夠將受精卵往子宮腔的方向緩慢推進,同一時間受精卵已經開始進行細胞分裂,一個變成二個、四個、八個細胞,大約花費三、四天的時間,發展為含有十幾個細胞的桑葚卵,這才抵達子宮腔準備著床。萬一受精卵卡在半路上,日後將成為子宮外孕而導致內出血,發生率約占了12%。
卵巢排卵後形成黃體,分泌黃體素刺激子宮內膜的組織構造轉變,方能提供孕育胚胎所需的良好著床環境。桑葚卵在子宮腔進一步演化為內含液體的囊胚,其中的細胞分成兩類,內層細胞日後發育為胚胎,外層細胞則是滋養層,負責深入子宮內膜著床,進一步形成胎盤和臍帶。囊胚於排卵後六天左右著床,這時候受孕婦女本身並無任何臨床症狀。
一般所謂的「試管嬰兒」,並不是像科幻片中的情節,在儀器試管裏麵養大一個娃娃,而是把取得的精子和卵子放在一起觀察受精情形,受精卵培養二、三天後再植入子宮或輸卵管繼續發育,主要適用於輸卵管阻塞或精子過少的不孕患者。若是采用「捐贈卵子」或「代理孕母」的治療方式,必須事先調整經期,使用荷爾蒙同步刺激子宮內膜生長,方能於受精卵植入時順利著床發育。

妊娠第4:我懷孕了。

目前市麵上到處都買得到的驗孕試劑,其敏感度很高,隻要在預期月經應該要來之前二、三天驗尿,就會呈現陽性反應。一般建議計劃生育的婦女,當月經該來而沒來時即可驗孕,這時候已經排卵受孕二周,換算成妊娠周數則為四周。
卵巢排卵後形成的黃體,在維持十二至十四天分泌黃體素的功能後,會自動萎縮變成白體,黃體素下降接著月經來潮。倘若?懷孕了,早在排卵受孕後八、九天左右,子宮的滋養層細胞就開始分泌懷孕荷爾蒙(學名為絨毛性腺激素,簡稱HCG),它趕緊通知卵巢的黃體,要持續分泌旺盛的黃體素長達二個月以上,直到胎盤成形,自己分泌黃體素來取代黃體的功能,這才算是功成身退。

正是因為懷孕後黃體功能居高不下,初期妊娠接受超音波檢查時,經常看到卵巢長水瘤,這些絕大多數都是屬於黃體囊腫,有時候大到5公分以上,如果是不孕症患者接受刺激排卵藥物的治療,可以有好幾個水瘤擠在一起,等到妊娠滿三個月就會自動消失,如果貿然開刀切除,難免可能傷害胎兒造成流產,因此,非有必要最好是一動不如一靜。
黃體功能不足是不孕症或習慣性流產的原因之一,因為黃體提早萎縮而無法維持子宮良好的著床環境,治療方法包括:加強排卵功能、注射懷孕荷爾蒙刺激黃體、或直接補充黃體素。
經期即將來臨之前,很多人會自覺下腹脹痛,如果懷孕了也經常出現類似症狀,比較敏感者開始抱怨腹脹、惡心、易倦怠等生理變化,別忘記要早點驗孕加以確定。

妊娠第5:非常關鍵的胚胎發育期

妊娠第五周相當於排卵受孕後第三周,受精卵在子宮著床處形成絨毛,吸取母體養份,從原始的一團細胞,胚胎逐漸演變出內、中、外三個胚層,於往後二個月內分別發育成各種不同的身體器官,這也就是所謂的「器官分化期」。
 
外胚層細胞日後發育為神經係統、表皮、毛發等,中胚層為骨骼、肌肉、血管、泌尿係統、結締組織等,內胚層則是消化道、肝髒、胰髒、甲狀腺等器官。胚胎在器官分化期的階段,如果遭受外來的一些因素影響,如:微生物感染、X光照射、服用藥物等,就有可能會導致某種器官畸形發育,增加胎兒異常的機率。
 
一般建議有性生活的生育年齡層婦女,隻要是經期比平時稍有延遲,即應先行驗孕。如果驗孕呈陰性反應,不論有無給予催經藥物,等待一、二周後月經仍然未見來潮者,應該再驗孕一次,免得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服用非安全性藥物或照射X光。平時經期紊亂者,則可藉由基礎體溫表得知是否有排卵的變化。此外,計劃生育或已經懷孕的婦女,均應盡量遠離有感冒症狀、起疹子或長水痘的小孩子,避免遭受感染而影響胎兒健康。
 
經常在優生保健門診被提到的問題是:「懷孕初期誤服藥物到底要不要墮胎?」首先必須澄清一個重要的觀念,雖然說是原則上盡量不要在器官分化期使用任何藥物,卻也不見得用了某種藥物就一定會對胎兒有所傷害,尚需進一步分析藥物的種類及劑量,如果是X光照射也要考量照射部位和照射劑量。更要強調的是,即使均無不良的外來因素影響,仍有23%的胎兒異常機率,其中能夠證實與藥物有直接關係的實在很少,因此,人工流產手術絕對不是唯一的選擇。
 
妊娠四至五周時,可能會並發胚胎著床時所造成的些許出血現象,如果平時的月經量就不太多,很容易被誤以為是月經來潮,等到再過一、二個月才發覺懷孕了,這時候超音波檢查可以幫忙推算出正確的受孕時間與預產期。
 
以往的腹部超音波檢查,即使病患憋尿脹膀胱,也很難在妊娠五周之內看到妊娠囊,近年來,陰道超音波廣泛應用於臨床診斷,它能夠在妊娠滿五周之前清楚分辨子宮內妊娠囊,六周就看到胎心搏動,對於早期鑒別診斷正常懷孕、子宮外孕或萎縮性胚胎幫助很大。

妊娠第6:第一次孕檢,排除宮外孕

妊娠第六周相當於月經過期二周,這時候應該要到醫院接受第一次超音波檢查,免得延誤了早期診斷子宮外孕的時機。
 
顧名思義,子宮外孕就是胚胎著床的位置在正常的子宮腔以外,絕大多數都是在輸卵管。以往的子宮外孕病患,大都是因為劇烈腹痛與陰道異常出血,抱著肚子臉色蒼白地掛急診,動輒內出血超過一、二千cc,隨時可能並發休克而危及生命。近年來,有賴超音波儀器的改良與普遍應用,想要早期診斷子宮外孕並不困難。
 
子宮外孕導致輸卵管破裂出血的時間,大約是在妊娠七至八周左右,病患就診時間早晚正是能否早期診斷與治療最重要的關鍵所在。原則上,月經過期一周內要驗孕,驗孕陽性反應一周後或月經過期二周要看超音波,看婦產科的腹部超音波最好事先喝水憋尿脹膀胱,如果看不到子宮內妊娠囊,應立即接受經陰道超音波檢查,倘若還是找不到妊娠囊(子宮內或子宮外),進一步抽血檢驗懷孕荷爾蒙的指數高低,即可趕在子宮外孕破裂出血之前確定診斷。
 
 
有些孕婦已經懷孕超過二個月了,卻還未曾看過超音波,可能是因為醫療院所遷就於健保給付的規定,其實準媽媽應主動要求醫師,在懷孕六周就要看第一次超音波。特別是具有下列子宮外孕高危險因子者:
 
一、以前曾經罹患子宮外孕或骨盆腔炎症者
 
二、曾經接受輸卵管整形或接通手術者
 
三、使用子宮內避孕器卻仍避孕失敗者
 
四、不孕症婦女接受人工生殖治療而懷孕者
 
早期診斷子宮外孕,除了免於輸卵管破裂出血的並發症,更能夠及時安排保守性的治療方法,如:藥物注射(局部或全身性)、腹腔鏡手術等,不僅少挨一刀,而且大多數皆可使外孕的輸卵管維持暢通,保有生育能力。
 
懷孕初期的諸多不適症狀,包括腹脹、惡心、暈眩、晨間嘔吐、疲倦嗜睡、食欲不佳等,逐漸趨於明顯,中國人統稱為「害喜」,意思就是說,雖然不太舒服還是要很高興。建議您盡量保持愉悅的情緒,飲食習慣改為少量多餐,不想吃東西時無須勉強進食,過了一段時間自然就會好轉。

妊娠第7:容易出意外的時期,要防止流產。

懷孕初期發生陰道出血現象即屬可能流產的征兆,使得準媽媽感到非常緊張,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產科急症。病患首先要接受婦科內診,排除子宮頸發炎、糜爛、息肉等病變的可能性,同時應建議防癌抹片采檢。其次則是超音波檢查,區分子宮內妊娠、葡萄胎、子宮外孕等狀況,以及是否並發子宮或卵巢腫瘤,若能清楚看到胎心搏動,通常表示尚無大礙。
 
臨床上,依據出血量多少與子宮頸變化的嚴重程度,可將流產分為下列四種情況:
 
一、先兆性流產: 
 
亦可稱為脅迫性流產,孕婦自覺輕微下腹痛及陰道少量出血,內診和超音波檢查結果都還不錯,宜多臥床休息,避免性行為。習慣上給予的安胎藥物(黃體素)主要是用來改善症狀,對於懷孕的結果幫助並不大。隻要沒有真正流產掉,懷孕初期發生過的流產征兆,對於日後胎兒的發育成長並無任何不良影響。
 
 
二、不可避免性流產: 
 
出血量增多且下腹痛加劇,內診時發現子宮頸口已經呈現擴張變化或羊水流出,雖然超音波仍看得到子宮內妊娠囊,流產恐怕是勢所難免,應考慮接受子宮搔刮手術,避免持續出血或感染的並發症。
 
 
三、不完全流產: 
 
孕婦發覺劇烈腹痛與大量出血,伴隨些許皮膜樣組織排出,超音波已看不到子宮內妊娠囊。以往的作法是一律刮子宮清除幹淨,最近的研究報告則施以陰道超音波檢查,沒有發現子宮腔殘留組織或內膜太厚者,隻要給予加強收縮藥物,幾乎都不必再刮子宮了。
 
 
四、完全流產: 
 
胚胎組織排出後出血量驟減,內診發現子宮頸口已經縮小,超音波審視子宮腔裏麵空空如也,這時候僅需觀察或吃點加強收縮藥物即可。
 
其實很多婦女都曾經有過流產的經驗,統計顯示整體的流產機率超過20%,大多數發生於懷孕初期超音波還看不到胎心搏動之前,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因為胚胎本身染色體異常,可以說是一種自然淘汰的現象。但是傳統的觀念中,關於生育方麵所發生的任何問題都歸咎於女方,不幸流產除了身心受創之外,經常還得承受來自配偶或公婆有意無意的責難,甚至於導致流產後的憂鬱傾向。
 
麵對流產,現代夫妻應透過正確的認知,相互體諒與關懷,一般建議調養休息三個月後,即可重新再出發。萬一連續發生三次以上自然流產,臨床上稱為「習慣性流產」,則須先行安排一係列檢查尋找原因與接受必要治療。

妊娠第8:懷孕已經穩定,領取孕婦健保手冊

妊娠第六周看過第一次超音波,確定是正常的子宮內妊娠後,千萬別忘記二周後返院接受第二次超音波檢查,讓這次懷孕在一開始就建立良好的基礎:

一、檢視胎心搏動: 
以腹部超音波檢查,最好先憋尿脹膀胱,妊娠滿七周即可清楚看到胎心搏動,表示胚胎發育已經相當穩定。如果這時候還看不到胎心搏動,應立即經陰道看超音波,研究顯示當妊娠囊的平均直徑大於2公分以上,卻還看不到胎心搏動者,很可能就比較不樂觀了,孕婦本身若無流產征兆,臨床上稱為「萎縮卵」,應考慮接受子宮搔刮手術。

二、估算正確預產期: 
對於經期紊亂或排卵延遲者,妊娠八周左右用超音波測量胎兒的「頭臀徑」(從頭頂量到屁股),是估算正確預產期的最佳指標。近年來,由於使用刺激排卵藥物及人工生殖治療,多胞胎日益增加,也要及早確定胎兒數目,如果超過三個以上,應考慮接受減胎手術。

三、第一次健保產前檢查: 
既然懷孕已經相當穩定,準媽媽可以領取健保孕婦手冊,同時接受第一次健保給付的產前檢查。產檢內容包括問診、身體檢查和實驗室檢驗,詢問孕婦的產科病史,測量體重和血壓,驗血能夠得知血型、貧血、地中海型貧血帶因者篩檢、梅毒血清反應等,驗尿則可供篩檢糖尿病、慢性腎病變、尿路結石或感染等。一開始就先確定準媽媽的健康狀況,正是孕育胎兒正常發育生長的堅實基礎。
除了超音波與上述健保給付的產檢項目,懷孕初期最好還要加上子宮頸抹片(即使未滿三十歲)、德國麻疹抗體和艾滋病篩檢。所有檢驗報告應盡快得知,對於異常結果,醫療院所更要設法主動告知受檢者,才不會耽誤進一步檢查或治療的時機。
健保孕婦手冊是全國通用的,每一次產前檢查的結果,都必須詳細記錄在手冊上麵,這是提升產檢品質的基本工作,如果醫護人員忘記了,不妨提醒他們或主動加以要求。

妊娠第9:妊娠反映強烈,考驗準媽媽身心毅力。

整個懷孕過程大致可均分為三個階段,懷孕初期的三個月相當於妊娠十三周,經常發生的一些不適症狀,準媽媽能夠設法自我處理:
一、害喜症狀:
害喜症狀因人而異,包括:腹脹、惡心、晨間嘔吐、食欲減退、疲倦嗜睡等。一般建議您盡量多休息,保持愉悅的穩定情緒,飲食習慣改為少量多餐,甚至於隻吃點心不吃正餐,進食時節製飲水量,暫時不宜多喝牛奶;原則上想吃什麽就吃什麽,不想吃東西時亦無須勉強進食,過了一段時間自然就會好轉。少數妊娠劇吐病患根本無法進食,隻得就醫使用藥物或靜脈注射補充體液和電解質。

二、陰道分泌物增加:
受到骨盆腔充血與黃體素持續旺盛分泌的影響,懷孕後多多少少都會感覺分泌物比平時增多,加上氣候炎熱流汗,時而出現外陰搔癢及灼熱症狀。最好是穿著寬鬆棉質衣褲,每天洗澡保持身體清潔,采淋浴方式為宜。倘若分泌物顏色轉變為黃色惡臭,或白色塊狀合並劇烈搔癢,則須就醫內診接受局部藥物治療。

三、頻尿和尿急:
懷孕後受到子宮擴大壓迫,膀胱容量減少常常得跑廁所,千萬不要因為頻尿不方便,而刻意不喝水或憋尿,免得造成尿路感染。反而應該是想上就上,出門前沒有尿意感也要先上廁所,等到妊娠滿三個月後,子宮上升至腹腔,頻尿症狀就會隨之改善。

四、脹氣及便秘:
黃體素影響腸胃蠕動功能,脹氣使得經產婦肚子顯得特別大,懷孕初期避免攝取較易產生脹氣的食物,如:蛋、豆類、蕃薯等,牛奶亦不宜過量。預防便秘則需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多攝取高纖維質的蔬菜和水果,充足的水份與適度的運動也會有所幫助,經常性便秘患者可藉助藥物治療。
經由閱讀坊間書籍或醫療院所提供的衛教數據,有助於了解懷孕初期諸多不適症狀的原因與自我處理方式,準媽媽應以平常心麵對這些正常的生理變化,才不至於影響情緒起伏,使得不適症狀更加惡化。

妊娠第10周:孕婦日常生活開始受影響。

妊娠進入第十周,從超音波已經能夠看到完整的胎兒外觀,測量頭臀徑約為3公分左右,頭、軀幹、手、腳均清晰可見,每當準媽媽和準爸爸在屏幕上親眼目睹胎兒,於羊水中漂浮、扭動身體或招手時,莫不驚呼出聲,留下最美好的第一印象。
懷孕對孕婦本身與夫妻間的生活產生諸多影響,除了迎接新生命來臨的心理調適與多賺些奶粉尿布錢之外,下列事項是大多數準媽媽經常會有所疑慮的問題:

一、孕期飲食及營養:
以目前一般民眾的營養狀況而言,大都是處於營養過剩的狀態。除了懷孕初期因孕吐無須刻意進食外,懷孕期間仍然是要維持均衡營養,通常建議增加些許蛋白質攝取量,包括肉、魚、豆、蛋、奶等食物。懷孕三個月後可於坊間自行購買孕婦專用營養品,補充額外的鐵質和鈣質,長期素食者較易罹患貧血,可以提早開始補充。懷孕期間理想體重增加以12公斤左右為宜,過重者最好減少飯、麵等澱粉類和甜食的攝取量。

二、工作與日常活動:
對於工作環境裏麵,可能會導致胎兒傷害的因素,如:揮發性化學物質、輻射線等,應事先安排保持安全距離。懷孕初期與後期孕婦較易疲累,必須增加休息和睡眠的時間,調整日常工作中體力的負荷程度。從事運動亦不宜太過激烈,長途旅行則應盡量安排於懷孕中期的三個月內。

三、孕期性生活:
男女兩性結合才會懷孕,但是懷孕後難免就有些掃「性」,通常女性在懷孕期間總是性趣缺缺,做先生的應該多加體諒。懷孕期間夫妻性生活是否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慮,事實上,目前的醫學研究報告並無充份證據顯示,性交會引起流產或早產的發生。一般建議在正常懷孕過程中,性行為不宜太過激烈或深入,卻也無須刻意壓抑,這時候愛撫的技巧及耐心是很重要的。如果經常感覺於性行為後伴隨相當強烈的子宮收縮,則應使用保險套,減少精液中前列腺素的刺激。

妊娠第11:產前遺傳病診斷確保生個健康寶寶

產前診斷胎兒異常的方法,可概略分為器官畸形的超音波診斷與遺傳基因診斷兩大類。
 
基因遺傳性疾病
 
正常人體細胞有四十六條(二十三對)染色體,每一條染色體上存在著數目不一的基因,基因是控製遺傳訊息的基本單位,人類基因的總數約為五萬至十萬個,在精卵結合時,分別帶著來自父親與母親各一半的遺傳物質。
 
某些基因產生的突變,可能會影響特定器官的形態或功能,因而導致遺傳疾病的發生,以地中海型貧血(又名海洋性貧血)為例,它是一種單基因隱性遺傳疾病,夫妻倆若為同型帶因者,每次懷孕胎兒有1/4機會完全正常,1/2機會成為帶因者,另外1/4則是重症患者。目前則可於懷孕三個月內確定重症患者的遺傳基因,才來得及提早以子宮擴刮術終止妊娠。
 
 
絨毛采樣檢查
 
產前遺傳基因診斷必須設法得到胎兒細胞來加以分析,羊水穿刺從七十年代開始廣泛應用,基本上它是一種相當安全且準確的方法,但是,必須等到懷孕中期約十六周以後才能實施,細胞培養還要耗費二至三周的時間,等到確定胎兒異常時,往往得經由引產生下來。
 
到了八十年代,絨毛采樣技術的發展具有下列優點:
 
一、可於懷孕初期操作,及早確定診斷,萬一胎兒有問題,隻要接受子宮擴刮術即可,減輕孕婦身心傷害。
 
二、采得的胎兒細胞數量較多,且培養所須時間很短,適合基因分析與酵素方麵的研究,對於單基因遺傳疾病,如:地中海型貧血等,是一種相當好的產前診斷方法。
 
 
絨毛采樣的缺點主要是存在較高的流產率(2-5%)與感染機會(經子宮頸采樣者),此外,關於絨毛采樣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特別是前幾年國內出現好幾例嚴重的肢體缺損而引起醫療糾紛,促使衛生署明令通告醫療院所,不得以絨毛采樣從事胎兒性別的鑒定。
 
話雖如此卻也無須因噎廢食,對於特定基因遺傳疾病的產前早期診斷,一直都是優生保健工作的努力方向,事實上,隻要將絨毛采樣安排於妊娠滿十周以後才做,以目前的醫學文獻中,尚未有任何造成胎兒肢體缺損的案例報告。

妊娠第12:產前檢查保障母子平安

在領取孕婦健康手冊及第一次產前檢查後,間隔四周應返院接受第二次產前檢查,除了例行的測量血壓、體重以及檢驗尿糖、尿蛋白外,最重要的是確定胎兒是否安然無恙,免得萬一並發萎縮性胚胎或胎死腹中都還不知道,導致過期流產的問題。這時候通常隻是聽一下胎心音即可,如果找不到胎心音,則必須馬上安排超音波檢查。

事實上,妊娠第十二周直接看超音波是一種既快又好的作法,超音波看到的胎兒身體構造,比妊娠第十周時更加清楚,開始顯現顏麵和脊椎骨骼的鈣化影像,測量頭臀徑約為5公分左右,胎盤也已經具體成形,胎兒在羊水裏麵動來動去,似乎是相當自在的樣子。
在前後長達九個月的懷孕與生產過程中,準媽媽和胎兒本身均潛伏著各種危機,以往產科學不發達的時代裏,新生兒與母體的死亡率或罹病率都很高。時至今日,有賴醫學知識及醫療儀器大幅進步,絕大多數產科並發症,能夠藉由定期產前檢查及早發現征兆,並且適時給予必要的處置,保障母子平安。

全民健保開始實施以前,除了少數公教人員外,產前檢查的費用由病患自己負擔,有些孕婦(特別是經產婦)根本就很少做產前檢查,各個醫療院所的檢查項目又不盡相同,使得優生保健工作的推展困難重重。
全民健保將孕婦產前檢查與生產的費用全部納入給付範圍,其中涵蓋了多項優生保健相關的內容,對於婦幼保健助益頗大。然而健保局為德不足,產檢給付一共隻有十次,包括:兩次驗血、一次超音波檢查和七次例行產檢,合計僅花費3150元,與所謂理想的產前檢查時程與項目有一段差距(請對照參考孕婦健康手冊內頁)。

原則上建議準媽媽於妊娠二十八周以前,每隔四周必須產檢一次,之後每兩周一次,三十六周以後則每周一次,切勿因陋就簡,不夠的部份用健保卡醫療給付的就醫方式。

妊娠第13:B超診斷胎兒畸形

產前超音波檢查是用來篩檢胎兒異常的最佳利器,並不會造成任何危險性。胎兒先天性異常的種類繁多,每一種異常均具有其特定的致病機轉,一旦在子宮內表現出器官畸形的構造變化,即可經由高解像度超音波予以早期產前診斷。

懷孕五個月左右是醫界公認的最佳時機,每位孕婦都必須接受超音波檢查,很詳細又有係統地掃描胎兒全身器官,萬一發現胎兒合並重大且無法矯治的畸形,如:無腦兒等,應立即安排引產終止妊娠。有些畸形較易合並染色體異常,如:臍膨出、先天性心髒病等,則須進一步接受羊水穿刺或抽臍帶血來加以確定。
陰道超音波的應用為婦產科診療工作開創了另一條快捷方式,不論是對於婦科腫瘤診斷、懷孕初期正常與否、不孕症卵泡測量、試管嬰兒取卵、乃至於減胎手術等各方麵,都相當具有臨床價值。

近年來,已經有很多學者試著以陰道超音波,於懷孕三、四個月內找出一些嚴重的胎兒畸形,包括:無腦兒、顱內囊腫、腦膜膨出、頸部淋巴積液、腹裂、臍膨出、尿道阻塞、先天性心髒病、胎兒水腫等,在胎兒的器官發育過程中,它們產生構造變化的時間比較早,因此能夠更為提前診斷出來,及早安排必要的處置,這對於曾經生下畸形兒的高危險群孕婦而言,意義非常重大。
即將渡過懷孕初期的三個月,準媽媽自己用手按著小腹,隱約可以摸到逐漸擴大的子宮,懷孕初期的諸多不適症狀,似乎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好轉,整個人也就顯得神清氣爽多了,找個時間和準爸爸一起去挑幾件漂亮的孕婦裝吧!

懷孕第14:子宮頸閉鎖不全和卵巢囊腫的處理

子宮頸閉鎖不全
 正常懷孕必須等到接近預產期時,產生強烈陣痛促使子宮頸口逐漸擴張,胎兒才能順利經陰道生產,發生於妊娠三十七周以內者則屬早期陣痛,恐怕會有早產之虞。
 
然而子宮頸閉鎖不全的患者,卻往往僅是懷孕超過四個月,在毫無自覺子宮收縮的陣痛征兆下,頂多也隻是有點腰酸及陰道分泌物增加,子宮頸卻無聲無息地張開,使得胎膜及羊水因重力而向下脫垂,突出到陰道裏麵破水造成流產。
 
除了少數子宮頸先天構造異常者之外,導致子宮頸受到傷害的主要原因包括:先前人工流產手術的不當操作、先前引產或生產時的嚴重裂傷、接受子宮頸圓錐切片手術等。一旦確定是由於子宮頸閉鎖不全所引起的懷孕中期流產,日後將反複發生成為習慣性流產,因此必須提前於懷孕滿三個月時,實施子宮頸環紮手術,術後仍得盡量臥床休息及追蹤檢查。
 
 
合並卵巢囊腫需切除嗎?
 
在懷孕初期超音波發現合並卵巢囊腫(俗稱水瘤)者,若為直徑67公分以內的生理性囊腫,超音波顯現完全清澈的內容物影像,幾乎都會於懷孕三個月內自動消失,反之,到了這時候若還一直存在或甚至於逐漸增大的卵巢腫瘤,到底需不需要趕快開刀切除呢?首先必須根據超音波影像,判斷是否有惡性腫瘤的可能性,若有懷疑應立即安排手術切除,開刀時的麻醉藥物並不會傷害胎兒。絕大多數卵巢腫瘤均屬良性,為了擔心懷孕期間可能產生的並發症,如:破裂、出血、扭轉等,提高緊急手術和早產的危險性,有些醫師主張等到懷孕中期以後,任何持續大於6公分以上的卵巢腫瘤,均應於妊娠十六周左右安排手術治療。
 
事實上,卵巢腫瘤大都隨著子宮擴大而步步升高,通常不太會遭受壓迫,更不至於影響胎兒健康,因此開刀與否的問題,醫界尚無一致結論,最好是由主治醫師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及性質,全盤分析手術的利弊得失後,準媽媽與家屬方能做出最適當的抉擇。

妊娠第15:妊娠並發症的警訊

懷孕中期母體和胎兒均處於相當穩定的狀態,日常活動與工作也都能夠應付自如,閑來無事逛逛孕婦專櫃或嬰兒用品店,和周遭的人們分享準媽媽的喜悅。
除了每隔四周一次的例行產前檢查外,倘若準媽媽出現下列任一警訊,意味著可能會發生妊娠並發症,應立即以健保卡掛號就診:
一、陰道出血
二、劇烈腹痛
三、持續嘔吐
四、發燒或畏寒
五、排尿疼痛或尿量減少
六、臉部和手指浮腫
七、持續或劇烈頭痛
八、視力轉趨模糊
九、陰道水樣分泌物
十、胎動明顯減少或胎動消失

比較常見的妊娠並發症包括:產前出血、尿路感染、子癇前症、早期陣痛或破水、胎死腹中等。其中尿路感染係源於荷爾蒙長時間影響輸尿管的蠕動功能,以及懷孕中期以後擴大的子宮直接壓迫到輸尿管,導致尿液滯留而易遭細菌感染,嚴重者合並急性腎盂腎炎,也可能因此造成早產。預防之道很簡單,每天攝取足夠飲水量,千萬不要憋尿,如果有異常的陰道分泌物,可用陰道塞劑局部治療。其餘的並發症則大都防不勝防,有賴準媽媽自己保持警覺及早就醫治療。
懷孕初期偶有子宮壓迫骨盆神經所造成的酸痛,症狀大都輕微而短暫,隨著妊娠周數增加,為了維持身體重心的平衡,背部的肌肉韌帶長時間緊繃則更容易腰酸背痛。預防之道在於平時多運動加強肌肉及韌帶彈性,懷孕後不宜穿高跟鞋,除了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外,某一固定姿勢不宜持續太久,經常走動做做簡單的體操伸展動作。

妊娠第16周:母血篩檢唐氏症(染色體異常)

人體細胞有二十三對染色體,在精子和卵子結合時,應該是各自提供一半的染色體(二十三條),若稍有差池則產生染色體異常。
 
唐氏症是新生兒最常見的一種染色體數目異常,比正常人多出一條第二十一號染色體,平均發生率約為活產的1/800,乘以大約三十二萬生產數,國內每年有將近四百名唐氏症兒。唐氏症兒除了具有特定的臉部特征,肌肉張力較低與發育遲滯外,經常也合並重大器官畸形,如:先天性心髒病、十二指腸阻塞等,而且智商都在五十以下。
 
 
雖然年輕媽媽生出唐氏症兒的機率比較低,但是總數卻比較多,占了所有唐氏症兒的80%,也就是說,即使每一位高齡產婦(約占全部產婦的5%)都接受羊膜穿刺檢查,隻能找出20%的唐氏症胎兒。
 
針對年輕媽媽,於妊娠十五至二十周抽取母體血液,檢驗甲型胎兒蛋白與絨毛性腺激素的濃度,換算成該周數中間值的倍數,配合年齡、體重等變量,計算機會重新計算她可能懷有唐氏症胎兒的機率高低。目前臨床上以三十五歲產婦在妊娠中期的1/270為分界點,機率大於1/270者視同是高齡產婦,應接受羊膜穿刺檢查,藉此將能夠早期發掘60%左右的唐氏症胎兒。
 
 
國內自從五年前周產期醫學會開始推廣母血篩檢唐氏症,已經頗具成效,臨床上必須特別注意,事先要向準媽媽說明清楚,抽血篩檢隻能計算懷有唐氏症兒的機率高低,並不能取代羊膜穿刺檢查,它的報告是一個數字,而非正常或不正常的診斷。曾經有人誤以為機率低不必抽羊水就是正常,結果不幸生出唐氏症兒,因此引起醫療糾紛。
 
抽血時一定要知道正確的妊娠周數,否則計算出來的機率會相差很多,最好是在懷孕初期已經先看過超音波,確定胎兒大小和周數相符合,否則這時候亦可再看一下超音波,測量胎兒頭部的頂骨間距,若為男嬰則有可能順便看到小雞雞。

妊娠第17:高齡產婦羊膜穿刺檢查

統計顯示胎兒染色體異常的發生率,會隨著產婦的年齡增加而逐漸升高,因此醫師建議高齡產婦(生產時大於三十五歲者)應接受羊膜穿刺術,檢查胎兒的染色體是否正常。

羊膜穿刺術是在超音波的引導下,經由孕婦肚皮,以細針穿刺進入子宮的羊膜腔內,抽取少量(約20cc)羊水,培養其中的細胞做染色體分析,亦可供檢驗甲型胎兒蛋白濃度或特定的遺傳基因分析,一般建議的穿刺時間是妊娠十六至十八周,二、三周後即可得知結果。
羊膜穿刺檢查造成流產的危險性低於0.5%,雖然相當安全,畢竟還是屬於一種具有侵襲性的操作步驟,應實施於合乎適應症的高危險群孕婦,包括:
一、三十四歲及以上孕婦
二、本人或配偶罹患遺傳性疾病者
三、曾生育過先天異常兒者
四、家族有遺傳性疾病者
五、經母體血清檢驗或超音波檢查胎兒有異常可能者

雖然衛生主管機關提供一部份優生保健補助款以資鼓勵,在國內高齡產婦願意接受羊膜穿刺檢查的不到一半,很多人因為不敢抽羊水,轉而選擇比較安全的抽血篩檢方法,心想如果機率由高變低就可以不用抽羊水了,這種做法實在頗有可議之處。

母血篩檢唐氏症的檢出率約為60%至70%,仍有1/3的機會被遺漏掉,而且對於其它種類染色體異常的診斷並沒有幫助。事實上,如果抽血結果仍然顯示唐氏症的機率偏高,還不是得抽羊水,因此,產檢醫師應該給予正確的遺傳谘詢,設法消除她們對於羊膜穿刺術無謂的恐懼感。有些人則是誤將羊膜穿刺當成絨毛采樣,醫護人員必須主動加以澄清。
臨床上,經常會有孕婦跑到門診來,因為懷孕初期服用藥物、照過X光或發生出血等問題,擔心胎兒不正常而要求做羊膜穿刺檢查;也有很多人誤以為,隻要抽羊水得知染色體正常,就表示娃娃都沒問題了。必須強調的是,羊膜穿刺檢查主要是用來確定胎兒的染色體是否正常,而染色體異常僅占了所有先天性異常疾病的一小部份,爾後的產前檢查中,仍須以超音波繼續追蹤檢查胎兒器官構造的發育狀況。

妊娠第18:唐氏症的產前超音波特征

目前對於唐氏症的產前診斷方法,以母血篩檢唐氏症與羊膜穿刺檢查為主,超音波檢查為輔,雖然很多唐氏症胎兒確實都合並某種器官構造的異常,如:先天性心髒病、十二指腸阻塞、水腦等,但是這些異常往往無法在懷孕初期或中期提早被發現。
 
近年來,藉助高解像度的超音波儀器,醫師們發現唐氏症胎兒經常會產生一些構造上的特征,可以做為初步篩檢的工具。於妊娠中期之初倘若超音波發現胎兒有下列變化,意味著可能是屬於唐氏症的高危險群,應進一步接受羊膜穿刺檢查:
 
一、先天性心髒病
 
二、後頸皮膚增厚
 
三、小腸的超音波回音增強
 
四、腎盂輕度擴張
 
五、大腿骨和上臂骨較短
 
六、側腦室內脈絡叢囊腫
 
 
以目前醫學上的產前遺傳診斷技術,除非每位孕婦都接受羊膜穿刺檢查,否則無法找出所有的唐氏症胎兒,但是這種做法顯然在技術上並不可行,因此,終究還是會有一部份唐氏症兒的誕生。
 
事實上,唐氏症兒若能順利矯治器官方麵的異常,依舊可以健康又快樂地生活,針對唐氏症兒的特殊教養問題,迫切需要教育界及社會相關機構加以全盤規劃,提供他們一個完善的成長環境,而不是任由唐氏症家庭去自生自滅。
 
 
隨著妊娠周數增加,子宮的高度逐漸接近肚臍,大肚子似乎再也藏不住了。胎兒的各種感官功能差不多都已經發育完成,市麵上販售的各種胎教音樂,雖然未必真能有效提高孩子未來的IQ(智力商數)或EQ(情緒商數),有事沒事聽一聽柔和的音樂,多多少少有助於準媽媽舒緩精神上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強化母體與胎兒之間親密的感覺。

妊娠第19:生命的運動

羊水裏麵胎兒的活動,早在妊娠八周左右即已表現對外界刺激的反射性動作,大約十至十二周時超音波可以看到自主性的胎動現象,包括:手、腳、頭部、軀幹等均活動自如,彷佛在水中潛泳一般,這是親子之間視覺上的第一類接觸。
要讓準媽媽自己感覺到胎動,則得等到妊娠十八至二十周左右,這才是孕育新生命的真實存在感覺。剛開始很輕微的胎動,感覺肚皮好像突然被電到了,又似乎有人在敲敲門,也有點像是腸子蠕動,經產婦一回生二回熟,比較能夠清楚地加以分辨。
胎動與胎兒的神經係統發育有關,以往沒有產科的偵測儀器時,活潑的胎動現象正是胎兒健康的最佳保證。時至今日雖然醫學發達,於定期產前檢查之餘,準媽媽仍須時刻注意胎動。如果是在短暫劇烈運動後,突然就停止胎動,則有可能是由於胎兒嚴重缺氧,隨之導致胎死腹中的悲劇。

平時覺得胎動頻繁是一種好現象,但是,臨床上卻很難將胎動的情況具體予以數量化的客觀標準,一般來說,隨著妊娠周數增加至三十二周左右,胎動的次數也會顯得愈來愈多,直到接近預產期時才稍微減少。此外,影響胎動次數多寡的因素還包括:低血糖值、鎮靜藥物、抽煙等使得胎動減少;胎位不正的胎動位置較低而不易察覺;胎動暫停也可能是由於胎兒睡眠,可以試著搖一搖肚子叫醒他。
胎動次數急遽減少或甚至於停止胎動,可能意味著胎兒遭受危險,有些學者建議準媽媽做胎動統計表,每天早、午、晚各計算一個小時的胎動次數,胎兒具有自己的生理周期,因此前後比較應選擇相同的時段,如果胎動次數比前一天減少50%以上,應立即就醫進一步以胎兒監視器評估胎兒的健康狀況。
有時候準媽媽會發現肚子裏的娃娃有規律性的抖動現象,通常持續一陣子後自動消失,和平常的胎動感覺不一樣,醫師說:那是胎兒在打嗝,?相信嗎?

妊娠第20:全麵細致的產前檢查

依據檢查的內容與功能,產前超音波檢查可分為兩種:例行的和高層次的超音波檢查。
 
例行的超音波檢查內容包括:單胎或多胎、胎心搏動、胎位、胎兒性別等,至於高層次的檢查則必須由專業訓練人員,使用高解像度超音波儀器,實施完整而有係統的掃描:從頭到腳的縱向和橫向掃描、特殊角度的器官掃描,以及胎盤、臍帶和羊水的掃描,同時測量娃娃的大小是否適中,這樣子最少得花10分鍾左右。
 
妊娠二十周前後正是醫界公認實施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的最佳時機,這時候胎兒器官發育已經具體成形,一旦發現合並重大的畸形即可及早加以處理。
 
 
近年來,臨床上使用的超音波儀器不斷推陳出新,除了提高影像的分辨率外,還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
 
一、都卜勒超音波:可用來測量胎兒血流速率與胎盤功能,反映胎兒的健康情形,嚴密監測子宮內生長遲滯、子癇前症或過期妊娠等孕婦,能夠及早發現胎兒窘迫現象。
 
二、彩色都卜勒超音波:進一步呈現胎兒心髒血管係統中血流的影像,有助於產前診斷先天性心髒病及腦部血管病變等胎兒異常。
 
三、三度空間立體超音波:最新研發的功能,能夠將平麵的畫麵重組成為立體的影像,使胎兒的外觀和器官構造更加清晰,臨床價值則尚待評估。
 
 
雖然產前檢查已經納入全民健保給付範圍,卻隻包含一次懷孕五個月左右的超音波檢查,事實上,有很多胎兒畸形在這個時候還看不出來。根據長庚醫院的統計資料,大約隻有16%,也就是不到1/6的先天性異常,在法定終止妊娠期限的二十四周前被發現,其餘大多數異常則是隨著周數增加,才逐漸顯現構造上的變化。
 
中華民國周產期醫學會建議妊娠第八、二十和三十四周各安排一次超音波檢查,筆者則認為產前超音波檢查至少應有五次:懷孕初期兩次(六周、八至十周)、中期一次及後期兩次,大約是懷孕第五、七及九個月各看一次。醫用診斷性超音波的臨床應用已曆三十年,未曾有任何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對胎兒造成傷害,其安全性毋庸置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