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落進料斯大林的‘陷阱

1949年劉少奇,毛澤東的先後會晤斯大林是兩人鬥爭白熱化的峰巔。雖然腳色不同,都掉進了斯大林當時利用第三國際打擊鐵托的大網裏。倀
正文

朝鮮戰爭裏毛澤東是斯大林的傳令兵?

(2006-10-03 13:24:48) 下一個

毛澤東實際是斯大林指揮下朝鮮戰爭的傳令官
=========================================
抗美援朝即將屆66周年。過去大家一直以為這是新中國建國後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壯舉。使得全世界對新中國刮目相待。但是前年俄羅斯國解密的部分蘇共檔案揭露出來的真實內容令人痛心。原來中國的老百姓,包括絕大部分中共黨員,都是被蒙蔽的阿鬥。其實中國是由於毛澤東的亟圖向斯大林證明自己的忠心,而被拖入金日成這場戰爭的。中國為此不但犧牲了無數英勇戰士,還耽誤了自己的解放台灣大業,至今還是完成全國統一的巨大煩擾。
這場戰爭原不會將中國牽進去的,這也是斯大林初次提出要求時,中共政治局的共同認識。當時美國和歐洲在柏林已與蘇聯陷於僵局,誰都無力再另開戰場。但是金日成過高估計自己,在斯大林支持下發兵企圖統一南方後,美國在聯合國建議出兵朝鮮幹預。忙於在西柏林與蘇共對峙的西歐,本意隻是想以此逼斯大林出來承當阻止金日成南下。然而年初得到毛澤東秘密表忠心後的斯大林卻已另有高招,有了毛澤東願意在他之下在遠東稱霸,他已不怕讓中國卷入致使朝鮮戰爭擴大。而且這樣他正好徹底割斷美國對中共的曖昧餘情,並使中朝連成一線構成他的東方鐵板屏障。於是在聯合國常委會投票表決出兵朝鮮提案時,常任理事國之一的蘇聯大使蹊蹺的突然缺席,放了反對提案一馬。作為提議國老大的美帝隻好掛帥出兵,陷進了斯大林為他設下朝鮮戰爭泥淖。
如所規劃,狡詐的斯大林實際是朝鮮戰爭唯一得利者,而且不是一般得利。他一兵不發,不僅將整個遠東大陸納入了俄羅斯帝國的勢力範圍,還將中國牢牢的綁到了他的戰備列車上,和北朝鮮連成了他的遠東戰略屏障。毛澤東成了引車的馬前卒。中國受命為他出援金日成,還因此成了他的軍火債戶。他一兵不發,整個戰爭卻都是在他,斯大林的指揮下進行。沈誌華李丹慧網站裏的論文‘蘇聯與朝鮮戰爭—俄國解密檔案中的曆史真相’說得很清楚,實在‘莫斯科是中朝方麵的真正決策者’。這場戰爭的發動者金日成的野心也罷、雄心也罷,顯然是失敗了。請容我擇錄一段‘沈誌華李丹慧網站’文說明莫斯科控製到何等程度:‘在關於朝鮮戰爭的俄國解密檔案中,最大量的是莫斯科與北京和平壤之間的往來電報。從這些檔案中可以看出,從戰爭的戰略部署到具體的戰役和戰術安排, 從談判的原則和方針到爭辯的技巧和方法,何時該打,何時該停,何時該進,何時該退,北京和平壤都需要征求並聽從莫斯科的意見。當中朝之間或前線指揮官與後 方決策人之間發生意見分歧和矛盾時,也是由莫斯科出麵做出仲裁的。總之,雖說毛澤東的主張在抗美援朝決策中起著明顯的導向作用,但是對一切重大問題的最終 決定,還是由斯大林及其繼承人做出的。’他甚至對具體戰役安排也幹預。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後進行了兩次非常成功的運動戰,取得了顯著戰果,不僅占領了平壤,而且把戰線推進到三八線附近。這時,作為前線總指揮,彭德懷認為,經過兩個戰役後,部隊疲憊不堪,病員增加,急需休整補充。後勤供應沒有保證,大部分 部隊還沒有冬裝。因此,彭德懷在1950年12月8日電報中提出,如對敵人“不能給以殲滅性打 擊”,即使能夠越過三八線或取得漢城也不宜這樣做,擬在三八線以北數十裏停止進軍,第二年春天再戰。聶榮臻也認為部隊非常疲勞,物資裝備嚴重匱缺,亟需休整補充。因此,向毛澤東建議休整兩個月後再發動下一戰役。’彭德懷的安排原已經得到毛澤東同意。但是心有未甘的金日成仍圖南下,告到斯大林。於是斯大林指示毛澤東,勒令彭德懷繼續南下。當時中國部隊不但武器落後,實際甚至衣履不全,傷兵醫院裏充滿了因凍傷而截肢的傷兵。部隊在極端困苦情況,仍下受令不惜犧牲在冰天雪地徒步越山,追擊敵人機械化部隊。雖然終於取得勝利,雙方兵員損失都極慘重。這時,聯合國內的13國出麵調停。印度還一再向中國保證這建議並不是由西方策劃的。為換取中方接受,他們還保證將設法照顧中國的其他利益。這時,中國雖然在戰場上取得了階段勝利,但它的的指揮員,特別是彭德懷,也都對中國軍隊應否繼續進攻持保留意見。這是由於斯大林違諾,承諾的空中支護後勤係統情況並無改善,武器後勤供應仍然嚴重困難,勝利的代價太大。毛澤東也同意這一看法。然而因為斯大林要滿足金日成的願望,毛澤東隻好拒絕13國建議。毛澤東的拒絕其實也讓美國高興,因為華盛頓並不完全同意13國議案的原則。艾奇遜後來說,當時華盛頓麵對困難抉擇;“因為支持該議案將失信於南朝鮮並引起國會和部分國內輿論的憤怒”;反之則讓自己在聯合國內陷於孤立,美國投讚成票原非得以。結果得幸中國的這一拒絕。
中國軍隊攻過三八線後,又有過一次在對中國有利條件下停戰的機會:1月11日聯合國三人停火小組提出了解決朝鮮 衝突的五項原則,包括了外國軍隊逐步撤離朝鮮,召開四大國會議解決台灣及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等問題。這又給北京提供了一次良機。因當時中國誌願軍無空中掩護的補給線過長,傷亡也因之不斷增加。立即停火可使中國軍隊鞏固已有陣地。甚至即使停火終於失敗,亦 可獲得一段急需的休整時間。然而,莫斯科從他的目的上考慮,葛羅米柯先期就向王稼 祥表示了要“趁熱打鐵”,即趁勝追擊。毛澤東不顧勞師遠征,接受了斯大林的指示。
斯大林不但具體控製了戰局,同時也具體控製了中國的外交。甚至對新中國到聯合國自行申辯也進行幹預。當時聯共(布)中央政治局正式討論並通過了給蘇聯駐華大使的電報,表示蘇聯不希望中國代表出現在聯合國辯論朝鮮戰爭和中國問題的講壇上。電報指示羅申立即向周恩來通報:據 維辛斯基報告,美國人即將提出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幹涉朝鮮”的問題交聯合國大會討論。蘇聯代表團將反對把這一問題列入議事日程。然而,如果 此問題被列入議程,蘇聯政府必須知道中國政府的意見。電報強調:“如果周恩來詢問蘇聯政府對此問題持何觀點,您應回答說,這一次和安理會討論麥克阿瑟的報告時一樣,蘇聯政府認為中國代表不出席聯大討論這一問題更為恰當。” 盡管中共在停戰問題上已經有所考慮,但仍認為應與蘇聯政策保持一致。12月7日淩晨3時,周恩來緊急召見羅申說:近來,聯合國秘書長賴伊和印度、英 國、瑞典代表不止一次地向中國代表伍修權探詢中國的停戰條件。為了掌握主動,並表現出積極性,中國政府打算提出自己的條件。周恩來以書麵方式遞交了中國政 府擬定的五項條件,即所有外國軍隊撤出朝鮮;美國軍隊撤出台灣海峽和台灣島;朝鮮問題應由朝鮮人民自己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參加聯合國並從聯合國逐出 蔣介石的代表;召集四大國外長會議準備對日和約。周恩來表示,“在有關在朝鮮停止軍事行動的現有條件送達伍修權之前,中國政府想同蘇聯政府商量,並請蘇聯 政府就這一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中國政府希望當天就得到答複。蘇聯政府立即回電,說斯大林“完全同意”中國提出的五項條件,同時強調“我們認為,不滿足這些條件,軍事行動就不可能停止”。蘇聯還同時建議中國暫不要提出這些條件,而等美國和聯合國先提出條件。斯大林甚至起草了中國應如何回答這一問題的具體表述方法。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又在同一天做出決議,並通知在聯合國的代表團:維辛斯基關於停止朝鮮軍事行動的建議是不正確的,在蘇聯代表團的方案中應加上兩條,即中國五項條件中的第1條和第3條。顯然蘇共不但控製中國軍隊在朝鮮的戰略,還在控製中國在聯合國的發言。實際將中國置於自己羽翼之下。這樣看來,中國的卷入朝鮮戰爭裏究竟是在‘保家衛國’禦敵於國門之外,還是淪為俄羅斯大帝國的殖民地軍或者雇傭軍,受命為斯大林帝國保衛它北端屏障朝鮮?難道不令人言之痛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jwayne_1 回複 悄悄話 think positively, at least it is good for the millions of people in taiwan. they didn't have to suffer what we suffered.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