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的圈文化---日本人咋這麽團結,日本人咋這麽冷漠

(2007-04-05 04:33:30) 下一個
日本國土雖是長條,日本的文化更似個圈。

在任何地域都會有n多種group和與之相關的活動 幼兒園裏同一個班的孩子的母親會組織成一個小團體,負責輔助育兒和開展各種活動。每個星期或月他們都會輪流在不同的家庭開展各種主題的聚會。一個僅有幾棟小院子得地域也會有個組織,切實的負責著老人福祉,育兒,運動,醫療,知識講座等各項超出想象的豐富的有益活動。。。group無處不在,圈無處不在。圈是日本社會的構成單位。 

一方麵,日本人恐懼找不到組織或被排出圈外。最大的被欺負被虐待便是把某人排出圈外,(在報紙上看到過不少相關的投稿---被欺負的成年人)深信他們對圈的堅貞勝過共產黨員們對黨的堅貞,對排出圈外的恐懼勝於們被開除黨籍的恐慌。圈就是他們的靈魂。正因如此他們十分努力的嗬護自己的圈子,從而圈內十分結實,十分團結。一個團體內前輩隊後輩的教育,培養。圈內規則的傳承,等等都是自然真切而毫無保留的事情。這一點淋漓盡致的表現出這個民族的團結精神。 

另一方麵,他們的圈內圈外如此涇渭分明,對於圈外的事情絕對高高掛起。在bus上,他們的規則是一定要給自己圈內的同誌提供方便(當然是以上下級排列)卻絕不會給某個老太或孕婦讓座。正是圈的劃分,使他們對圈內熱情而對圈外的事情冷漠,冷漠,再冷漠。同時,圈既然成了他們的靈魂,個人的靈魂和生存的意義就顯得有些缺失,正是這種找不到自我的感覺使根性的深處遊離出一種不安和恐懼,這種不安會形成內心深處的自我保護意識,所以從根性上他們是拒絕與人真正的打開心扉交往的(包括圈內人士之間私人交往也並不是深厚的),轉而非常崇尚不會傷害他們的自然世界(賞花,飲酒,登山,滑雪等等)。所以,無論如何覺得日本人的內心深處是有些涼意。即使在這個櫻花爛漫的春天,一群群人在櫻花樹下熱鬧行樂之後,是否反而會覺得有些孤單呢?。。。收回話題。。。這也許正是所謂的日本這個民族的冷漠。 

Somebody said to me:

說的這麽煞有介事地,嚇著小朋友就不好了,你怎麽就知道這麽清楚~~~

純屬有感而發,有感而發。別扔磚頭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