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WXC今天的
新聞,原引中國青年報。我對其中的觀點有許多保留。首先,中文翻譯中有不少錯誤的地方。這是2004年初的文章,不是2006年的。其次,文章的結論的動詞是MAY,而不是肯定的,翻譯時卻把它作為肯定了-“這些表現都是夫妻恩愛、婚姻幸福的標誌。” 作者隻是稱可能而已。第三,作者Dr. Schulz隻是一個副教授而不是教授,譯者為了顯示文章的權威性,故意把“副”去掉了。最大的錯誤是,文章中最後一段隻是作者的建議,而不是事實,而翻譯則把它當成了事實。這是原文:“In satisfying marriages, he says, husbands may also increase their support--such as with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household chores--when their wives are angry after a difficult workday。”你們自己去看看中間有多大的差異。
文章的本身也有很多的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從統計學的觀點看,42對夫婦這個sample量太小了,對於推斷出科學的結論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如此小的sample量下,偶然要比必然的可能性高很多,得出的結論就不具備任何的代表意義。
還有一個漏洞是,對婚姻的滿意與否,按作者的方法,是由參與Survey的人自己認為的,而不是通過相對客觀的標準下檢驗出來。按照他的統計方法,沒有統計單個家庭的,而是把所有參與的人放入一起計算。因此,可能出現的問題是,在一家中,常常發火的妻子覺得婚姻是滿意的,而丈夫則未必。
此外,文章並沒有考慮到外向和內向型的區別。外向型的人通常喜歡對外釋放心中的不滿,而內向型的則傾向於internalize。這在相當程度上,和對婚姻是否滿意無關,隻是個人處理的手法不同而已。文章還有一些主要的結論並沒有翻譯出來。比如,作者(其實不止Dr. Schulz一人)認為男性對工作壓力,回家後的反應並沒有定式。
我並不認為在工作中受到壓力,回家把氣發在心愛的人(或親人)身上是正確的或應該鼓勵的,不管男人和女人都好。試想,誰想無緣無故成為你的出氣筒呢?除外兩人有默契,事先商量好。當然,氣憋在心裏不發也是不健康的,因為人都必須找到合適的宣泄管道,才能達到心理上的平衡。否則,遲早,也會放出來的,那時候更危險,傷害更大。問題的根本在於,兩人必須事先溝通,協商好,看看哪一種方法最適合發泄心中的憤怒,而又不容易傷害到對方。這個可以通過運動,交談或role-playing等來實現。
So until next time, 別在外受了氣就回家向你的丈夫或妻子撒野;否則,這樣的婚姻不可能長久。更別拿父母或子女出氣,對於無辜的他們而言,這隻是一種abuse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