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飲食與廁所

(2007-12-06 00:59:21) 下一個
        前天在喬冠英老師的博客上看到<全聚德烤鴨店的洗手間>這篇文章,就常想到這兩個同樣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的項目。忙了這兩天,今天晚上才有空來說一說本虎的感受。
 
        先說飲食吧。在瑞士工作這兩年,每天中午在公司或組織的餐廳就餐。雀巢的午餐最好,可能因為本身是食品類的公司,對員工的午餐特別重視,廚師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從各個國家輪換。那也是本虎以西餐為工作午餐的最初半年,所以還是頗能接受每日吃一頓西餐的。到了聯合國以後,對西式午餐就不再有新鮮感。但因了畢竟萬國宮那麽大,就餐的人員多,種類還算豐富。當時很多中方職員還佩服本虎可以每天吃西餐而不膩。等到了國際電聯,或許是吃久了,也加上這裏午餐確實選擇較少,動輒就是半扇兒雞或淡而無味的大塊魚(據說世貿組織與我們的午餐基本相同)。本虎不得不時常隻吃些冷盤,以蔬菜為主。
 
        本虎從前既不挑食更不饞嘴。如今漸漸迷上了咱中國美食。這"迷"也僅僅是過過眼癮,新浪的美食博客和文學城的私房小菜是本虎沒吃飽時主要的食物補充。看多了恍然大悟--在國外生活久了的同胞都成烹飪高手了!

        本虎越來越饞中國的美食,隻有在一個時刻可以淡化這種想念。那就是當我走進清潔方便甚至有芳草香味兒的廁所。這個時候,心理上即刻得到一種平衡。不知道如今國內的公共廁所是不是有了改善。
 
        廁所,特別是公共廁所在本虎的記憶中沒留下過什麽愉快的記憶。常年的便秘或許就是年少時中小學廁所的簡陋和髒亂留下的病根兒。可能也因為虎腿不好,小時候上茅坑式的廁所非常困難。特別是冬天,茅坑邊上都是冰,自己根本上不了。為了怕麻煩同學,本虎時常忽視便意,就造成了如今總是排便不暢的惡果。
 
        上班以後,國內生活條件改善了不少,寫字樓的洗手間還是算比較幹淨的。好一點的餐館和音樂廳,影劇院也都可以讓人接受。隻是直到最近有親朋回國,說公園裏的公共廁所還是不敢恭維。奧運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公共廁所這個必不可少窗口應該說也和奧運場館一樣是中國北京一張舉足輕重的名片,它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呢?即便不為了奧運會,中國的老百姓能不能享受到隨時可以在幹淨的廁所裏方便呢?
 
        飲食與廁所,本虎還是隨遇而安吧。在瑞士別抱怨吃得不順口,就多想想如廁時候的方便舒適,等回了國也少說不習慣公共廁所的麵貌啥的,多吃點兒咱色香味俱全的中國美食。
http://blog.sina.com.cn/jianyingr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