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9 日到 8 月 2 日淩晨,我隨日內瓦一個由一些國際職員、外交官、工程人員及其家屬和一些當地華人、留學生等組成的 95 人旅行團,乘大巴遊覽了意大利的米蘭、佛羅倫薩、羅馬、梵帝岡城以及水城威尼斯。
與其說是遊覽,不如說是“到此一看”,“遊”字實在說不上,這麽多地方隻怕一周時間也不能做到細細地看好好地欣賞。 80% 的時間都用來在大巴上趕路了,有條件的話(指時間和財力),我強烈建議還是要乘飛機或火車抵達一地,而後乘當地 City Tour 遊覽,那樣會既從容又自由。此前和朋友在巴黎和巴賽羅那的旅行就是很好的證明。
意大利的風景名勝就不累述,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仍舊是“人”,無論是不是喜歡,這一路下來 100 個小時耳聞目睹最多的還是形形色色的“人”。
我們這一組
先說說我們這一組吧,領隊為了便於管理,讓大家下車分成小組活動。我們組用“老弱病殘”形容最為恰當,除了一路和我同住的“組長”小韋是身體健壯的女青年,組員有一對我團外交官的父母――來自安徽的純樸老人;一位自稱是印尼華僑的瑞士華人媽媽 ――再沒有見過比她更愛說話的人了;然後就是最怕走長路的卷毛虎。
這三位不同背景的老人行成了鮮明的對照,安徽老人“對外”言語不多,卻是善良細心,看到同伴有了困難,他們總是及時地伸出溫暖的手;“對內”仿佛各不相讓,老夫埋怨老妻,老妻嘮叨老夫,但仔細聽來,卻都是在為對方著想――老夫嫌老妻吃得太少,老妻怨老夫沉迷於拍照怕他走丟。印尼老太一路嘴就沒有停過,大家忙於追上導遊記住各處名勝的由來,她卻是刻刻不忘炫耀自己過去走南闖北的壯舉和強身健體的秘訣。他們也有共同的特點是節省,可是節省的方式大相徑庭。安徽老人會隻點一份小套餐分而食之,對待他人則不失體麵和尊嚴;印尼老太對別人的食物來者不拒,兩次集資感謝司機卻是一定出資比任何人都更少。
司機和“丟人”
盡管旅行社的條款裏已經寫明旅費已含小費,我們還是在旅行社領隊的號召下心甘情願地兩次額外對司機表達謝意。如果不是來自羅馬的司機 Gaetano Meli ,我們回到日內瓦的時候絕對做不到一個都不少。
我們的司機連同大巴士是旅行社從歐洲連鎖的旅行服務公司一同“租”來, 95 個遊客分乘兩輛巴士。這就存在一個領隊導遊與司機之間的配合問題。我們的車經常是落在後麵的,這絕非 Meli 司機技術問題,而是他心太軟,無論下車遊覽還是方便,他總是耐心地等待每一位隊員,前麵一兩車的司機鐵麵無私,我們還常常揀到被他甩下的同胞。
閑聊中了解到 Meli 除母語意大利語外還通曉英、法、德、西班牙四種外語,其它幾種語言我無從判斷其程度,他的英語無論是語音語調還是表情達意都是十分完美的。他的言談舉止也充分反映出他良好的綜合素質。我委婉地表達了“為什麽不去做點兒別的”的疑問,他說他媽媽也常這樣問他,而帶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奔馳在他的祖國讓他感到自豪,這是他自己喜歡做的事,他很享受也很驕傲。盡可能讓乘客感到舒適和滿意,他自己也會非常高興。
也許正是 Meli 司機太有耐心了,我們這輛車的團員,此行一共發生 4 次有驚無險的“丟人”事件。先是在佛羅倫薩的一家三口――瑞士華人通曉英語法語,“走失”前還煞有介事地吆喝全車人對表,下了車便脫離大隊單獨行動去了,再集合時害全車近 50 人在 40 度大太陽底下苦等 1 個鍾頭;然後就是我們的印尼老太在羅馬隻顧叨叨自己的陳年舊事,一個紅綠燈沒跟上就差到別處去了,倒黴的小韋一路汗流浹背地把她苦追回來。後麵兩次丟的是一樣的人――帶兩歲孩子的女人,她會英語還知道打車回來。我發現丟的三撥人有個共同點就是都比我們這些老實人“能幹”,所以更加膽大妄為地單獨行動。不過,在滿車抱怨聲中,可喜的是中國人的時間觀念增強了,而抱怨還能做到仁至義盡地等待更為可貴。
一個大孝子
坐在小韋和我後麵的是地道北京人國際職員老Z和他的母親。比較常見的旅伴有夫妻、情侶、朋友、同學、同事以及父母帶著子女,像這樣 50 歲的男子帶著 77 歲的老媽媽還真是不多。
在羅馬發生過“丟人”事件後,老Z囑咐Z媽媽說:“媽您要是找不著咱這輛車了,您就打一車,跟司機說‘氣呢( Chine )’(這可能是意大利語吧),他就能把您拉到中國大使館,我跟大使熟,您就說您是誰兒子 ……” 話沒說完老太太一瞪眼問:“我是誰兒子啊?”小韋幾乎笑了一路,我也是見人就轉述孝子的故事。
後來不知什麽掉在地上,老太太彎腰去拾,老Z著急地說:“媽您別揀了,我揀,您別腦出血。”老太太一抬頭:“你念我點兒好兒!”
笑歸笑,老Z這一路對Z媽媽的體貼足以讓每一個人感到汗顏,特別是我們年輕人從他身上學到很多。
遊記和說明文從上中學的時候就是我的弱項,特別不會寫景,說實話也不愛讀寫景為主的遊記,也許就是因為讀的少辭藻也就貧乏,感受也就平淡。再有就是體力有限,光走路這一項本虎就疲於應付了。像驢一樣緊跟隊伍的同時還是照了幾張相,與大家分享吧。
米蘭大教堂
http://blog.sina.com.cn/m/jianyin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