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尋找遠去的家園》開篇·伍zz

(2006-08-23 07:20:25) 下一個
《尋找遠去的家園》開篇·伍zz

尋找遠去的家園一路之上 ,翻山越嶺。當攝製組車隊駛入湘西王村,已是斜暉。這裏是當年電影《芙蓉鎮》的拍攝景點,攝影家李玉祥十年前,在這小鎮拍下過精彩的作品。
(采訪實錄)
李棕瑤(天津電視台主持人):重遊故地 ,您的感覺是什麽?

李玉祥:慘不忍睹。慘不忍睹,可能是站在我的角度來說的。怎麽講,因為我覺得,跟我十年前看到的完全就不是一回事了,這種變化是太大了。

李棕瑤(天津電視台主持人):它最主要的變化體現在哪兒呢?

李玉祥:就是新舊摻雜啊。原來是一個到處可以拍的(地方),現在就根本無法拍了。

馮驥才(作家):現在中國的生態問題已經進入惡循環,轉回來很困難了。時間就是這麽快,就這二十年,但是人文生態現在已經進入惡循環。它的可怕就是我們仍然不自覺。我們在文革時期,破壞我們的曆史文化遺存的時候是惡狠狠的,我認為那是四舊把它砸爛了才好。現在我們破壞都是樂嗬嗬的我們認為我們可以舊貌換新顏了,我們可以住上寬大的、水泥的、現代更方便的房子,可以享受現代文明了,這是非常可怕的。

葛劍雄(曆史學家):我覺得就大多數人來講,就整個社會講,這些吊腳樓以前的古民居已成為過去。我們不能指望,我們的老百姓永遠生活在這樣的地方,他們有權利去追求比較好的物質生活。那麽另一方麵,從社會講,這樣一種模式,你硬要維持它那也是不經濟的,納稅人沒有那麽多錢,社會也沒有做這個的必要,但是正像我剛才講的,它就像我們走過的曆史,就像我小時候的照片一樣,那麽我們要選擇一部分比較典型的,值得保存的把它保存下來。我們願意付這個代價,而且應該付這個代價,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我們的子孫。

在湘西,那些曾經成片沿江的故園,吊腳樓已經難再,取而代之的是水泥和瓷磚。故地重遊,攝影家李玉祥不曾料到,他曾經的作品可能已是最後的紀錄。

(采訪實錄)
李玉祥:包括那黔州也是的,到時候,你看我那個《土家吊腳樓》那個書裏頭,那本畫冊(吊腳樓)全都在裏邊,現在都沒了。兩、三年前拆掉的,幾乎都拆完了。現在除了鳳凰還有,鳳凰也沒多少了。

馮驥才(作家):一個民族如果瞧不起自己的文化,不以自己的文化為榮,為尊貴,為聖潔,為自尊,這個民族是可怕的。在這樣的一種文化心態下,我們再跟西方一撞擊,我們經濟又處於弱勢,那麽我們肯定被外來的經濟和包括文化的強勢衝擊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又把這樣的一個完全鬆散的文化放到一個市場裏邊,有市場的賣方來挑選賣點,問題有多大?!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你說我們的文化遺存,它麵臨的是不是一個巨大的一個時代性的危機。你想想 ,我們的知識分子,他怎麽能說,他沒有責任來捍衛自己的文化,來呼籲我們的百姓,我們的公眾愛惜我們的文化。要有文化情懷,要在我們的文化中,樹立我們自己的尊嚴。

杜憲:現在咱們就看見那個老的吊腳樓了,我覺得這種老的吊腳樓恐怕也沒有多少時日了

葛劍雄(曆史學家):是啊,木結構在風雨中間,在時間滄桑裏麵肯定不能存在長久,所以我們就得趕快把它拍下來,留個紀念。一方麵該留下來的留下來,然後留少量的。比如說這一邊,你就不要在中間插進去其它(建築)了,那麽這個要花一點本錢,你完全依靠這住戶他自己再替換木料可能不行。那麽就要有規劃,哪一些該真正保留原汁原味的,但更重要的,我就希望將來能夠實際上是一些跟這樣環境相適應的新的建築,因為嚴格講起來,吊腳樓也是人類社會進步到一定階段,人們創造出來的。在當時,人家也說這是新的東西,那麽現在就成為曆史了。如果我們今天能夠選擇一個比較好的方式,那麽今天是新的,以後也就成為曆史了。

曆史與現實之間,精神與物質之間矛盾交織出我們家園的現狀。一位學者曾經感歎道:“當我們還沒有來得及弄明白這一切對我們實在的意義,而它們,一天天在我們的視線中加速的遠去和消逝著,這是一種十分痛苦的滋味。那麽怎麽辦?讓我們首先來紀錄它。”


(采訪實錄)
王紀言(鳳凰衛視中文台台長):天津電視台和鳳凰衛視,我們拍尋找(遠去)的家園,我們把家園的定位:就是這樣的,就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這兒繁衍和生息的這樣一種家園。那麽隨著我們時代的進步,隨著我們改革開放,隨著我們麵向世界,有的時候我們可能對自己的家園逐漸有點淡漠,或者有點忘記,那麽從心理上和距離上來感覺,這個家園可能離我們漸漸地遠去,於是這一次我們的取材,用一種電視行動的方法來尋找一下。我們想喚醒電視觀眾,通過我們的電視攝像機,通過我們的主持人和當地依然在這個家園生活的老百姓的接觸,喚醒大家對家園的珍視。
(2001年7月6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