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手走路
(2009-09-20 08:52:58)
下一個
前些天,家裏來了兩位客人,他們是以前在國內的兩個同事,這次到美國開會,順便在洛杉磯停留一天。來客中的其中一位,我在上大學時對他的印象就比較深刻,雖然我和他不同係不同屆,因為他走路的姿態比較特別。那時,他住我對麵的宿舍樓,校園的大路上常常能見到他背著書包穿行的身影,他的步伐不緩不急,顯得沉穩專注,還仿佛一直在思考問題,有著非常明顯的夫子形象,所以,即使是十幾年不見,我還是可以一眼認出他來,他如今已經是教授,他的夫子形象較之從前又加重了幾分。
在國外生活久了,許多的感覺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平時因為缺乏參照,這樣的改變很少上升到意識裏。和這兩位前同事聊天,在不經意的交談間,一些細小的交談習慣讓我對這種變化有所領悟。我找到一些熟悉感覺,尤其是那位夫子教授的言談舉止,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說話很用心,用詞精準,聲音平緩,有時,他會推一推眼鏡,他有一種非常中國化的儒雅,是那種在中國文化氛圍長期熏陶而來的特質,這樣氣質的人在以前的環境中很常見,但現在我不但覺得久違了,甚至感到了新鮮。
小女兒看到有客人到訪,起初有些怯怯,但沒過兩分鍾,她就和客人打成了一片。我到廚房去備茶,等我從廚房出來,我看到儒雅的教授跟在小女兒的身後在客廳的地毯上爬著,由於突然成了學習的榜樣,女兒爬得非常起勁,教授也跟著爬得非常認真盡力。由於一起爬過,教授和女兒迅速建立了互信。
次日,我們一起去一個小島上遊玩,期間,我們在一個海邊散步,我們幾人前後隨意走著,我手裏拉著小女兒和教授邊走邊聊天,小女兒被大海所吸引,表現得很乖,後來,女兒掙脫我的手,堅持要自己走路,我看著安全,便也隨她自己,再後來,等我們回頭看女兒時,隻見她把雙手背在身後,她邊走邊觀察教授,和教授保持著完全一致的走路姿勢,原來她掙脫我的手是為了模仿教授背著手走路,教授學女兒爬,女兒學教授背著手走路,女兒和教授在相互學習,大家被逗笑了,隻有女兒卻還是一臉認真。
在中國,背著手走路比較常見,但在美國我似乎就從來沒有見過有人以這種姿勢走路,這樣一個簡單隨意的動作突然被小女發掘了出來,也把中美的差別生動地展現了出來,讓人忍俊不住,有趣的感覺不但來自動作本身,還因為這動作背後的許多的聯想,背著手走路給人以休閑悠然自得的感覺,但也讓人想到領導和權威,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們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一個國家國民習慣的形成更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習慣的背後是百年千年的沉澱。
短短的一天,我看到了一些曾經非常熟悉的東西,我更感到我的某些的感覺在退化。言談中,他們對有些問題的不以為然和對另一些事情的好奇,似乎和以前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在新加坡,我可以一眼分辨出中國出來的人和新加坡本土華人,甚至對於那些出國時間比較久,從衣著和舉止已經被同化很多的中國大陸去的人,僅僅從他們的眼神,我就能一眼分辨出他們的背景。可是如今,如果給我一張年輕人的照片,我已經很難分辨出他們是中國人日本人還是韓國人,有時我甚至分辨不出哪個是打工妹哪個是大學生,對我來說,這二者整體上的差別越來越小,那裏的一切都在變。
我不得不承認,我的一部分直覺或感覺在新的環境中發生了漂移,而我的另一部分感覺沒有及時更新留在了過去,這讓我的整體感覺產生了較大的誤差,我感到有些茫然。雖然這種感覺不是第一出現,但它還是讓我感到驚心,就像我看到舊照片中的自己一樣,突然之間麵對歲月的落差,盡管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次次的心驚,次次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