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

人在旅途,高歌自娛,朝花夕拾,癡人夢語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生活裏的感動

(2006-04-16 18:35:31) 下一個

父親在不滿周歲時失去母愛,他的記憶裏沒有真正的母愛,幼年時,他在他的舅舅家長大,稍大些時,他有了繼母,也就是我所知道的那個奶奶。我奶奶沒有自己的孩子,她雖然視我父親如己出,但她的母愛並沒有真正激發出來,她善良但不溫柔,聽人說她脾氣很壞,所以父親的童年應該是很不快樂的,他受了奶奶的訓斥,常常一個人躲起來生悶氣。

父親叫奶奶嬸,但是,在父親的心目中,奶奶就是他的親娘,他給奶奶所有應得的尊重,父親不單對奶奶好,他喜歡幫助周圍每一個人,他從不吝嗇為別人付出。爺爺去世後,奶奶一直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在家裏,奶奶為家操勞,但依舊保持她的壞脾氣,直到有一天突然醒悟,不管是在她好脾氣還是壞脾氣的日子,全家大小依舊是事事順依奶奶的心願,比起周圍的人,奶奶這個繼母得到了比很多親娘還要多的親情和遷就,周圍很多鄰居都不知道奶奶是父親的繼母。父親常說,什麽親的後的,都是一樣的,在我小時候,我一直相信親娘和後娘是可以一樣的。

曾經有個朋友,他是個樂觀者,開朗熱情慷慨,哪裏有他哪裏就有笑聲,和他相處好幾年後我們才知道他九歲那年失去了母親,按理說九歲的孩子該有對母親的記憶,可他沒有,也許是失去母愛太過痛苦,他潛意識裏把那些甜蜜的記憶抹去了。他的父親經常不在家,姐姐已經出嫁,隻能抽時間回家看他一下,他差不多從那時開始了獨立的生活,九歲的孩子開始天天自己做飯。他讀書,上大學,讀博士,他生機勃勃,過著快樂的日子。當我第一次知道他沒有母親的時候,我感歎,我說他野草一樣長大,不但生命力旺盛而且可以身心健康,這是多麽難得的事情,他說,他並不缺少關愛,她有姐姐,姐姐就像母親一樣,是這世界上最親愛的人。

等我自己做了母親,我對父親關於親娘和後娘的論點開始懷疑,我覺著親娘和後娘是不可能一樣的,父親從來沒有親娘的體會,他怎麽知道親娘和後娘是一樣的,我很為父親難過。對那個失去母親的朋友,我當然也不忍心說姐姐和母親是不一樣的。

有一些人,他們缺少最珍貴的母愛,但他們卻比我們什麽都不缺的人更有愛心,這叫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很久以後,我終於想明白,那是因為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們有正確的生活態度,或許是他們在幼年曾一度缺少關愛,所以讓他們對別人的愛更加敏感,使他們對得來的愛加倍的珍惜,這種人生態度在合適的環境下發揚光大並成熟,使得他們的人生因為缺憾而更加豐滿。他們隻吸取很少的愛,卻能為別人付出很多愛心,從不吝嗇,那是一種忘我的境界。忘我可以讓人的視野和心胸更開闊,使人敞開心扉享受人生。

為什麽有另外一些人因為自己的不幸遭遇沒有獲得感恩的心卻走向沉淪,我不知道,或許有社會心理分析專家可以解讀,但我至少明白了,珍惜和感恩是一個積極的人生態度,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人生信條會使人更豁達更厚重,生活也因此而更加幸福。

失落時,我默默想一下自己的擁有,會感到知足,也因此輕鬆很多,擁有一顆知足感恩的心可以化解人生的許多苦難。我有時想,人生路上的一些波折何嚐不是獲得,我們每個人都懂得許多的人生哲理,可是在真正的生活中卻又常常會忘記,我們往往太過狹義,過分注重自己失去的東西,挫折讓我們停下腳步重新審視自己,許多生活中被忽略的事情重新被關注被珍惜,局部的失去倒是轉化成了整體的獲得,由挫折到珍惜到感恩是一種升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