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白雲意懶,偏來僻處媚幽人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煙雨中的古鎮 - 莊紅蕾

(2008-11-26 06:52:06) 下一個


  伴著瀟瀟春雨,到江南古鎮走了一趟。下雨給遊覽帶來了諸多不便。但欣賞古鎮,品味古鎮,恰恰該在雨天。雨天的烏鎮煙雨飄渺,是那麽個性閃爍、古風淳樸。徜徉古街長巷而神迷,靜賞小橋流水而心醉。她好象一杯淡淡的綠茶,是需要慢慢地、細細地品味的。

                               
  走在煙雨迷蒙的古鎮上,如同漫步於唐詩宋詞意境的畫廊。那淡淡雨霧輕籠下的小橋流水氤氳著古典之美、朦朧之美,像一幅水墨暈潤的國畫小品,又像一首空靈飄逸的美麗小詩;然而更多的,卻是那至真至性的婉約之美。流水靜靜地流淌,那不是歲月的血脈麽?那不是縷縷的年華麽?似水年華,在這清清的河水中反照著時光流逝和生命匆匆的無奈。於是古橋、老屋、烏蓬船……一切都生發出一股淡淡的感傷來——煙雨之中,因為有了這種美麗的婉約的感傷,古鎮才顯得楚楚動人。

  如果要作比喻,那麽,小鎮是一個性情中人,他的舉止,他的氣質,婉約中透著深厚的曆史底蘊。
千百年來,他是讀了太多太多的書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曆史在這裏一頁頁翻過,人兒從這裏一代代走過。古鎮卻依然故我,瀟灑超脫於歲月之外,從容淡泊於生活之中,隻是把滄桑悄悄累積在心頭。這裏也許少些金戈鐵馬烽火硝煙的崢嶸故事,但多的卻是才子佳人紅顏知己的浪漫情懷。否則,這小鎮何以如此綿綿的、楚楚的、風情萬種呢。

  春雨瀟瀟地下著,雨絲縷縷撩人情思,點點滴滴淋在心頭,令人懷舊之意傾生。小時候,這樣的風景我們身邊多的是。一樣的小河,一樣的石拱橋,一樣的老木屋,一樣的烏蓬船,一樣悠長的小巷……那時的小河,水是清清的,在河裏淘米,便會引來無數的小魚兒,它們在水中爭食,激起朵朵小小的浪花,蕩起圈圈美麗的漣漪。石拱橋的縫隙裏總是長出一蓬蓬的雜樹亂草,疏影橫斜,就像人老了長出的胡須,使石橋平添幾許滄桑感。烏蓬船悠悠地晃蕩而過,櫓聲唉乃,漁舟唱晚。這一切,如今在家鄉很難見到了。我在想,這樣的古鎮在我們那裏為什麽會消失了呢?是不是家鄉在經濟飛速發展,將這樣的小鎮都翻新了?為什麽某些古老文明的留存與社會發展的步伐不能協調呢?

  雖然是下雨天,但遊客依然不少,這些絕大多數來自大都市的人,帶著世俗紅塵的喧囂,擾亂了古鎮的寧靜。這些都市裏的人在充分享受現代化文明的時候,為什麽要到這裏來旅遊?是追求返樸歸真,還是懷舊,抑或逃避紅塵喧囂,給自己浮躁的心靈注入些許靜氣?

  慢慢地感受,幫岸,廊棚,石板路,隔著河看對岸的水閣。水閣是一色的青瓦平屋,枕河而築,開啟著一扇扇木板窗。憩息的老人臨窗喝茶,時而賞著窗沿口架子上的盆花,時而看看雨中的景色。水閣將倒影投入狹長的河道,幽幽的。此時,蒙蒙細雨中一方藍花巾倏然入目,是蓬船上掌櫓女的頭巾。翩翩而來,飄飄而去。像一首小詩,一曲小調,一縷清香,它勾畫在春雨中,像枝頭的綠葉映襯著爛漫繽紛的花朵,透出一種幽雅,一種氣息。

  這就是烏鎮的寧靜、內蘊和底氣,她給遊客的心靈注入了縷縷靜氣,使得每一個來此一遊的紅塵過客,都不得不靜下心來,蕩滌世俗塵埃,洗去滿身疲憊,將身心融入那古風樸樸的空氣之中。我細細地品咂著、探究著她的靜之源,想著她的深厚的靜氣從何而來?結果發現竟是那穿鎮而過的河水。那水是那麽沉著,那麽寧謐,那麽平和,她的顏色呈深綠色,看似不動,實是活水,連著外邊的大河,水中有小魚兒遊動,給古鎮平添些許靈氣。靜靜地看著河水,我不禁浮想聯翩。不正是因為有了水,有了河,江南才成其為江南,古鎮才成其為古鎮,這裏才會孕育出茅盾、豐子愷等大畫家、大文豪的嗎?

  回來以後,似乎仍受著那煙雨古鎮水氣的暈染,好長時間心頭都濕濕漉漉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