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縈徽州

徽州文化全麵崛起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與
正文

情誼深千尺——桃花潭

(2006-07-14 15:02:57) 下一個
  桃花潭又名玉鏡潭,位於涇縣城西南40公裏青弋江邊水東鎮的萬村、翟村之間。潭在懸崖峭壁之下,潭中水深數丈,水色清澈見底。潭的周圍,怪石嶙峋,老樹蒼翠,藤蘿綴拂,雀鳥喧鳴,且有細石白沙灘傍依東岸,一派天然的絕紗佳境。

        相傳唐天寶十四年(755年),涇縣豪士汪倫邀請李白遊涇,信中詭稱當地有“十裏桃花”、“萬家酒店”。李白應邀欣然而至,汪倫熱情予以款待,用桃花潭水釀造的美酒與李白同飲,並據實相告“十裏桃花”是指十裏外有桃花潭,“萬家酒店”是說酒店主人姓萬,李白聽後大笑不已。汪倫款留李白數日,整天伴其宴飲遊覽。李白有五言二首,答謝主人,詠景紀遊。臨別時,送行者揮手而歌,踏地為節。李白被汪倫愛賢好客的行為所感,即興賦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短情深意真,譽為“調絕千古”。後人在桃花潭旁建有“踏歌古岸”樓閣,酌海樓和紀念李白的文昌閣。文昌閣建於清乾隆年間,閣的形狀與北京的天壇相仿,內有浮雕、碑記等物,還有“文光射鬥”的巨匾高懸於閣之中央。碑記、巨匾,均出自清翰林、書法家趙青藜的手筆。這些古閣樓台,至今猶存潭邊,汪倫去世之後,李白還曾親自為汪倫書寫“史官之墓汪倫也”刻在石碑上,以示紀念。北宋新安學者吳安定曾以詩敘述前賢勝事,曰: “李白好溪山,浩蕩涇川遊。題詩汪氏壁,聲動桃花洲。英辭逸無繼,爾來三百秋。”“踏歌岸上汪倫酒,贈別舟中李白詩”,李白與汪倫這段詩誼已成為千古佳話,桃花潭也因此而顯名於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