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縈徽州

徽州文化全麵崛起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與
正文

第12集:教育啟蒙

(2006-06-15 21:27:38) 下一個

         清代三朝軍機大臣曹振鏞在《西遞明經胡氏壬派宗譜》序中寫道“山川清淑,風氣淳古,弦誦之聲,比舍問答,其人類無涼薄之心,而有士君子之行。”這麽好的民風習尚,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文化的積澱,教育的成果。

  徽州教育源遠流長崇尚教育遍及城鄉,所謂“十戶之村不廢誦讀”,“遠山深穀,居民之處,無不有師有學”正是這種風尚的真實寫照。“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隻是讀書”這副對聯似乎已成為徽州人世世代代的家訓。而現實也正是如此。

  唐模村,是一座始建於隋唐,文化氛圍濃鬱的古村落。現在的全國文明村,這裏的許多孩子,從小就誦讀三字經,古詩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人們生活往往是很艱苦的,難能可貴的是,許許多多家長非常理解,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意義。因此,對孩子的生活和讀書是竭盡心力的。朝廷廢除科舉,倡辦新學。徽州的一些開明儒商以及他們受過西洋教育的後人,積極響應,竭力支持。回程成了安徽省辦新學建洋學堂最早最積極的地方。

  這是績溪縣仁裏村希望小學,它的前身是建於1904年的思誠小學堂。清末廢除科舉製度後,開明的富商程序東,程鬆堂等兄弟四人認識到培養近代化人才的社會意義與曆史作用。不惜巨資率先在家鄉創建了由中國人自己開辦的安徽第一所洋式的小學堂。小學為三層樓房,四周種植了名花珍樹,聘請了著名教育家胡晉接為堂長,並掌管教務,教授國文。還邀請了一批留學生教數學和外語,他們的薪金,竟然等同於當時的國立大學堂的教授,由此可見他們對教育的重視。

  在“思誠”的感召下,至1910年,績溪縣興辦了新學堂24所,為安徽省各縣之冠。1905年,汪瑞英又在績溪縣城創辦了城西女子學校,開啟了徽州女性學校教育的先河。歲月滄桑,一個世紀過去了,思誠小學堂的校園裏隻有這棵保護起來的桂花古樹,昭示著那段改舊學為新學的曆史。

  這是績溪縣上莊小學,師生們正在舉行升旗儀式。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國歌聲中冉冉升起。農村小學的辦學條件是有限的,然而有著傳統讀書風氣的地方各界,都力所能及地爭取著辦學的規範化。上莊小學的原名叫毓英小學,當年胡適先生為了家鄉的教育事業,親自勸募基金創辦並擔任名譽校長。聘請了名士胡近仁為執事校長,留學日本的鮑劍奴等人為教員。胡適每年從個人年俸中拿出100元大樣饋贈學校以充經費,知道1938年他赴美國留學為止。胡適對自己家鄉的新學教育尤其關心,而他自己卻是徽州舊學培養出來的。私塾,就稱蒙童館,古來有之。

  明清以後,由於徽商的青睞,私塾盛極城鄉。上莊村先後有七所私塾,如今早已蕩然無存。上莊人胡介如,胡禹臣先後擔任過胡適的塾師。當年胡適在胡禹臣門下讀書時,別人家交先生兩塊銀洋的學費,而胡適的母親總要多交些,第一年就送六塊錢,以後每年增加,最後一年加到12元。這樣的學金在家鄉要算打破記錄的了。就是想讓先生教胡適多學點知識。胡傳,胡適的父親,也是胡適的第一位老師。他親自為胡適編寫了《學為人詩》的教科書。為人之道,在率其性;子臣弟友,循理之正;謹乎庸言,勉乎庸行;以學為人,以期作聖。從一開始就教胡適做人的道理。

  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對家鄉乃至全國的新學教育,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他的童年也是在徽州讀的私塾,6歲時,陶行知被鄰村的塾師方庶鹹相中收為弟子,9歲時,陶行知被父親帶到萬安。就讀於吳爾寬經館,現在的陶行知紀念館,是陶行知15歲後就讀的崇一學堂舊址。這是歙縣最早的洋學堂了。進入崇一洋學堂,是陶行知一生中的關鍵一步。這使得陶行知在推行教育行知合一上,有著濃鬱的宗教成分。二年的學堂生活,可以說,是陶行知命運和思想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據史書記載,徽州州學,祁門縣學,是徽州出現最早的地方官學。村塾私學十分發達,文風鼎盛。人們對文字書畫的愛惜非同一般。這是一副“惜畫圖”,畫麵要告訴人們的是凡是寫了字畫了畫的紙張都不能汙穢。廢氣的,破損的要撿起來燒掉,絕對不能挪作它用。這些田契,狀紙,契約,書籍,地圖,已是幾百年前的文墨了,居然還這麽完好。私塾與洋學堂的啟蒙教育,直接關係到書院科舉和近現代人才的培養。而私塾以及洋學堂的興旺,則充分表達了徽州人崇尚大眾心理和文化風氣。在徽州人的觀念裏,隻有重視教育,徽州才有希望。隻有重視教育,徽州這條河流,才會源源不斷生生長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