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集:民間光華
(2006-06-14 01:55:38)
下一個
安徽省休寧縣的萬安鎮,是徽州羅盤的故鄉,不要小看這些羅盤,它就是最初的指南針,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最初羅盤是用於航海以及地理風水的測試上,在明代徽商興盛的時期,曾誕生過大批海商,航行在東南沿海一帶。因為徽商的發展,航海業以及建築業的興盛,徽州民間羅盤的製作也達到了很高的工藝水平。
這家羅盤店的祖先在明代就以及從事羅盤的製作了,然後時代相傳,到現在已是第七代了,這樣繼承和發揚祖業,有一技之長的人在徽州民間似乎很多。他們散落於青山綠水中,有的留下了姓名,有的連姓名也沒有留下。但他們豐富的徽州文化的方方麵麵,這些民間文化決定了徽州文化在整體上不單一淺薄,更像是一座埋藏著無限礦藏的寶庫,博大精深,深不可測。
祁門縣新安鄉株林存餘慶堂宗祠,祠的內部就是一座完整的室內劇場,祠的一端是高出地麵兩米的鏡框式舞台,舞台的兩側是封閉的副台,表演區的後麵有化妝室,觀眾廳分為前低後高的兩層,高層仿佛是樓座,兩側還有類似西式劇場的包廂,飛簷翹角,雕梁畫棟,藻井式彩繪,天花板妝飾把劇場裝扮成花戲樓。
這座磚木結構的戲台建於清同治年間,中西合壁的建築樣式,自然與祁門商人的見識有關。清光緒以前,“祁紅”在東南亞、在日本已經走紅,祈商“販茶潯滬”、“遠客粵東”人數眾多,於是把鏡框式舞台、側翼包廂、封閉式劇場這樣洋講究,搬進了深山老林的村落中。於是徽州在靜謐地向前發展時,總是時不時地在某一個旮旯裏響起快樂的清唱和鑼鼓聲。
古戲台在“一府六縣”的城鄉裏,還能見到不隻一處。古徽州是中國的戲曲之鄉,徽戲流行於安慶和這裏。乾隆年間,徽商把家鄉的徽班帶到了揚州,戶部尚書徽州人曹文埴數次親自操辦了乾隆皇帝南巡。乾隆對於徽商迎駕的徽班和徽園喜愛有加,當乾隆八十大壽時,四大徽班抓住了發展的好時機,從揚州北上進京賀壽演出不僅紅極一時,還為京劇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四大徽班進京就是從揚州進京的,不是從徽州進京的,以徽州的戲曲為基礎,徽州人把它培育起來的。所以皇帝下江南,徽商一次一次的接駕,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就看過徽劇。
同治年間,皖南的正規徽商和業餘的“鬼火班”依然很活躍,“同慶”、“陽春”、“慶升”、“彩慶”是四大名班,百姓稱它們為京外四大徽班。“慶升班”就是曹文埴的兒子軍機大臣曹振鏞的家班子。更值得稱道的是祁門縣還保存著中國戲曲的活化石-目蓮戲。在2002年黃山市民間藝術文化周上,祁門縣代表隊就曾演出目蓮戲《起猖》。明朝祁門人鄭之珍編撰了目蓮戲的劇本《目蓮救母勸善戲文》。
台上演出的是最有刺激的“跑五猖”的場麵,人鬼同台噴火燒冥錢。祁門縣栗木村依然保存著目蓮戲的劇本、戲箱,這些演員都是村民,使他們引以隻好的是如今還能上演這出古老戲劇中最驚心動魄的場麵。徽州還保留著明清乃至唐宋之前的很多遺風和古俗,這表現在婚喪嫁娶、生兒育女等各個方麵。形式有歌謠俚語、競技遊藝,以及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
在這些民間藝術中,我們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徽州民風富有情趣的一麵。得勝鼓長期流傳在徽州的民間,起源於古代戰爭的擊鼓助威,歡慶勝利,後來漸漸的發展成為在祭祀、廟會時的習俗。每逢一些慶典活動都要打起鼓跳起舞來。跳鍾馗是舞的一種,徽州民間端午時往往都借助於“跳鍾馗”來驅邪祈福。徽州的民間藝術還有手龍舞、花轎、布龍、遊太陽、十番鑼鼓等等。這些民間藝術都是徽州民眾真性情的流露,暗藏著古代徽州民眾的生活理想,有著一種超越道德倫理正統文化之上的音容笑貌。
徽州就是這樣的豐富多彩,在正統文化之外,在青山綠水之中,還有一種富有情趣的東西像流水一樣生動活潑,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績溪縣伏嶺下這裏原本也是徽戲之鄉,清道光年間這裏就有徽戲童子班,沿襲了一百多年,如今徽戲沒有人會唱了,但人們常聚在一起唱唱京劇和黃梅戲,渴望找回戲鄉的歡樂。這些民間文化所具有的實用功能、娛樂功能以及審美功能就像是夾雜在主旋律裏麵的歡樂笑語,它增添了這個塊樂土的靈秀,使得徽州有著更廣意義的生命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