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縈徽州

徽州文化全麵崛起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與
正文

第9集:三雕藝術

(2006-06-14 01:50:35) 下一個
         黟縣洪村的著名古建築承誌堂是清末徽商汪定貴於清鹹豐五年前後營造的宅邸,據傳,當時建造承誌堂花去了白銀60萬兩,木雕上鍍黃金100兩,徽商在仕途無望的情況下,往往表現得對自己的住所格外精心。畢竟“兼濟天下”的願望不能實現,隻好將滿腔心血傾注在自己落根之處,算是獨善其身了。

  承誌堂享譽天下的就算是它的木雕藝術了,據說屋內的木雕由20個工匠整整雕刻了4年。由此可見整個房屋木雕的精美程度。這副“唐肅宗宴客圖”座落在正對中門的前廳橫梁上,精美絕倫,層次分明。而中門上方麵臨廳堂處雕刻的“百子鬧元宵”圖場麵壯觀,線條清晰,人物神態惟妙惟肖。還有分布各處的“漁樵耕讀”、“金鉤垂魚”、及“董卓進京”、“長阪坡”、“三英戰呂布”等戲劇圖案,構圖豐富,雕刻精巧,讓人歎為觀止。

  不僅僅是承誌堂,實際上在徽州每一座古建築,都充分體現了徽州民間的木雕、磚雕、石雕藝術。這是民居大門上的磚雕,這些磚雕精美異常,在薄薄的磚麵上,甚至能刻出七八個層次來,裏麵的人物呼之欲出。

  在黟縣盧村,這座叫誌誠堂的木雕樓更是滿目芳華,誌誠堂為當年的徽商盧百萬所建,整座房子似乎都是三雕工藝品,登堂入室,到處都是精雕細刻的磚、木、石雕構件,琳琅滿目,清新淡雅。尤其是木雕,更有一種芳華絕代的味道。在這些精美的木雕中,有描寫帝王將相與先賢事跡的,有描寫民間傳說與戲文故事的。這一幅木雕就是反映了當年陶淵明隱居的悠然生活,以荷葉作酒盞;這幅呢,描寫的是當年伯樂相馬的故事,不識千裏馬的人舉起了鞭子,隻有伯樂才能真正的懂得千裏馬愛護千裏馬;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是《西廂記》裏的故事;這一幅呢,則是西天取經圖,木雕中的師徒四人形象生動,仿佛隨時都可以從木雕中跳出來似的。

  這樣的建築在徽州並不少見,內斂的徽州人總是習慣於將最好的東西藏匿在家中,然後幽閉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品位著三雕裏的芳華和故事,做著名成功就的夢。三分追求,七分無奈,在絕大多數徽州人的一生中,這樣的抱負隻能於自己麵麵相覷,然後消失在逝水年華中。

  這是績溪縣城內的周氏宗祠,周家祠堂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清乾隆年間曾經擴建大修,現存麵積為1200平方米,由影壁、門樓、回廊、庭院、正廳、廂房以及後進奉先樓7大部分組成。門樓為重簷歇山頂建築法式,脊部花磚透雕豎砌,無數脊獸昂首站立。周家祠堂本身就是三雕藝術的代表建築,所以當地政府為了弘揚徽州的三雕藝術,在這裏建立了一座三雕博物館。在這裏更能係統的看到徽州三雕的全貌,見到一些徽州明清時代磚、木石雕的精品。

  這些三雕精品,形式多樣,種類繁多,有以各種幾何形體為內容的;有以動物來表示生趣的;也有以諧音字來表示吉祥如意的。比如用喜鵲、鹿、蜜蜂以及猴子來表示“喜祿封候”,還有“喜事連(蓮)年”、“鹿鶴同春”、“三羊開泰”、“五福(蝠)捧壽”、“喜鵲登梅”、“歲寒三友”等。還有以石榴象征多子,以桃子象征長壽,以牡丹代表富貴。

  在徽州從事三雕藝術的民間藝術家的地位是相當低下的,雖然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但他們的姓名卻無從稽考,他們的高超手藝,他們對於世界的理解,他們的熱情,以及他們所表現的才智和創造力,都隻能隱藏在這些三雕藝術中,而他們的價值,隻有在後人的評價中才能得到承認。

  徽州三雕藝術是徽州民間藝術的奇葩,時間越長越將顯得鮮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