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燈是安徽省優秀的民間藝術,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作為漢民族舞蹈的代表之一在舞蹈藝術中有著廣泛影響,是重要的民間文化藝術資源。被譽為“東方芭蕾”!
一、花鼓燈舞蹈
花鼓燈是一種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它主要由舞、歌、鑼鼓演奏組成。是安徽省流傳最廣、參與人數最多、影響最大、最豐富多彩的一種民間歌舞藝術。
花鼓燈主要流傳於蚌埠市、淮南市、懷遠縣、鳳台縣、潁上縣為中心的淮河流域的二十多個縣、市(潁上縣、鳳台縣、懷遠縣、淮南市、蚌埠市、阜陽市、阜南縣、蒙城縣、渦陽縣、壽縣、霍邱縣、六安市、長豐縣、五河縣、利辛縣、固鎮縣、宿州市、濉溪縣、定遠縣、鳳陽縣),約三萬平方公裏麵積,七百萬人口的廣大地區,是全省民間舞蹈中流傳最廣、參與活動的人數最多、影響最大、最豐富多彩的歌舞藝術,是漢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麵的集中表現。花鼓燈究竟起源於何時,尚無確切資料可作肯定的說明。據《鳳台縣誌》記載,花鼓燈“曆史悠久,宋代就流傳於淮河流域的鳳台、懷遠一帶”。民間傳說,宋朝河南省陳州一帶,遭受災荒,民不聊生。包公放糧賑濟,百姓為感恩德,以“玩鼓燈”的形式歡慶,相沿至今。宋代以來,以音樂、舞蹈、詩歌相結合的藝術形式,通過情節和人物來表現簡單的生活事件和群體情緒,構成了花鼓燈藝術的主要內容。花鼓燈把情節性的雙人歌舞與情緒性的集體歌舞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比較完整、係統的民間歌舞藝術,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和濃鬱的民俗特征。興盛時期,花鼓燈形成了以地域為特點的懷遠、鳳台和穎上三大地方流派,湧現了《搶板凳》、《搶手絹》、《遊春》等完整的有人物有情節的傳統舞蹈節目,產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民間藝人。蚌埠市懷遠縣的3.28塗山廟會,迄今已有 200多年的曆史。懷遠縣常墳鎮、蚌埠市郊區秦集鎮馮咀村的正月十五燈會均有百年曆史。
二、花鼓燈的構成
花鼓燈的角色。花鼓燈角色繁多,分工細致。主要演員男角稱“鼓架子”,女角稱“蘭花”。“蘭花”舊時一般都是男扮女裝,使用的道具為手巾和折扇。“鼓架子”按分工不同,又分“大鼓架子”、“小鼓架子”、“醜鼓”、“傘把子”。
花鼓燈的舞蹈。舞蹈是花鼓燈的主要構成部分,舞蹈中包括“大花場”、“小花場”和“盤鼓”。“大花場”是集體表演的情緒舞,“小花場”是鼓架子和蘭花的雙人或三人即興表演的抒情舞,是花鼓燈舞蹈的核心部分。“盤鼓”則是舞蹈、武術、技巧表演相結合又具有造型藝術特征的表演形式。花鼓燈的舞姿和動作很講究放與收、動與靜的巧妙結合,動作的節奏性強,且富有變化。一些著名藝人都因有自己的絕招而博得觀眾的愛戴。
花鼓燈的套路。長期的藝術實踐,使花鼓燈的演出形成了較固定的傳統套路。演出一般分為上三路(指“上盤鼓”“中盤鼓”“地盤鼓”)、中三路(指對唱和後場小戲部分)和下三路(指舞蹈表演部分)。套路大體是,先是開場鑼,接下依次是“文傘把子”或“醜鼓”出場、“武傘把子”上場、大花場、小花場表演、最後是 “盤鼓”或後場小戲表演。
花鼓燈歌。演唱是花鼓燈藝術的組成部分。花鼓燈歌的曲調有的善於抒情,有的長於敘事,多在大花場、小花場中間由鼓架子或蘭花獨唱,可長可短,即興性強。
花鼓燈鑼鼓。鑼鼓是花鼓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情緒熱烈奔放,節奏明快緊湊,感染力強。根據花鼓燈舞蹈的演出、情緒需要構成其獨特的藝術性。即可以作為舞蹈的伴奏音樂,也可以獨立演奏。鑼鼓節奏形式多變、歡快高亢、健美而有力度,演奏一氣嗬成。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形成了邊走邊打邊舞的藝術特點。
三、花鼓燈的藝術流派
花鼓燈藝術風格,總的來說是:熱烈、奔放、敏捷、靈巧、優美、細膩,具有中國民間歌舞藝術的美學特征,體現了漢族民間歌舞的特點。
花鼓燈因其曆史悠久,流行地區較廣,參加活動的人數眾多,形成了不同地區的不同的流派。其中,“蘭花”有十多個流派,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馮派、陳派和鄭派;鼓架子主要以石金禮和鑰洪雲為代表。
馮派,代表人物是馮國佩,藝名小金蓮。他動作大方,瀟灑大方,他所刻畫的人物形象俊俏嫵媚,脈脈情深。他繼承了花鼓燈藝術的精華,又結合自身特點進行了創新,形成了以腳下溜、韻律強、身姿美、情感真、神態媚為核心的馮派藝術。他所創造的“野雞溜”“斜塔”“拐彎”等舞蹈動作,具有熱烈奔放、表現力強的特點。
陳派,代表人物是陳敬芝,藝名一條線。他表演細膩,動作盈盈秀麗,以顫顛的動作特點和優美多變的手巾花扇形成了“顫、顛、抖”的風格特點,在花鼓燈藝術流派中獨樹一幟。
鄭派,代表人物是鄭九如,藝名小白鞋。他的舞蹈最大特點是動作舒展、灑脫、敏捷,幹淨利落,節奏性強。他善於塑造溫柔、典雅、熱情、瀟灑的閨秀形象,他對花鼓燈動作的選材、設計、組合,都服務於塑造這一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個人特色。
石金禮, 藝名石猴子。其舞蹈步法靈活多變,表演風趣,各種筋頭技巧飄而穩,形成了表演上的特有風格。
鑰洪雲,藝名鑰小水子,其鼓架子筋鬥技巧奇絕多變,架式舒展灑脫,動作穩健大方。
常春利(已故),藝名老蛤蟆,著名鼓手。演奏功底紮實,技法節奏變化多端,又熟悉花鼓燈舞蹈表演,與演員配合巧妙和諧,具有催人欲舞的力量。
四、花鼓燈藝術的社會影響
花鼓燈源自民間,具有強烈的自娛性和表演性,既是供他人欣賞、娛樂的藝術品種,也是表演者個人最充分的情感的宣泄和藝術享受。在燈場上往往是表演者如癡如狂,圍觀者如醉如迷,盡興而歸,流連往返,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懷遠縣和蚌埠郊區農民祖祖輩輩、男女老少都玩燈,鄉鄉村村都有燈班,素有“千班鑼鼓百班燈”之稱。每逢佳節農閑之時,人們通宵達旦地玩燈,所謂“玩燈玩到兩頭紅”即由此而來。
新中國成立以後,花鼓燈藝術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注。民間藝人如馮國佩、陳敬芝、鄭九如等開始傳藝給文藝工作者。1951年,著名舞蹈家戴愛蓮到蚌埠學習花鼓燈藝術,同期,蚌埠市花鼓燈民間老藝人馮國佩晉京傳藝。1953年,花鼓燈參加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引起轟動。之後,廣州、西安、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專業團體紛紛請藝人前去教學,有的派人來安徽學習。1958年,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吳曉邦率天馬舞蹈工作室來蚌埠市懷遠縣采風,對花鼓燈舞蹈的收集、整理和創作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北京舞院等藝術院校將花鼓燈列為中國民間舞蹈專業的教學內容。幾十年來,在文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創作了一批優秀的花鼓燈藝術作品,作為舞台表演藝術登上了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