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縈徽州

徽州文化全麵崛起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與
正文

鳳陽花鼓

(2006-06-29 15:46:32) 下一個

     “鳳陽少女踏平陽,踏到平陽勝故鄉。舞袖弓腰都未忌,街西勾斷路人腸。”這是《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在山西平陽看了鳳陽花鼓後寫下的一首讚美詩。鳳陽花鼓又叫雙條鼓,是一種載歌載舞的藝術形式。開始在鳳陽東郊的燃燈寺、小溪河一帶流行,明代始在全國流行。明人顧見龍所繪的《打花鼓圖》(今藏美國波斯頓博物館)生動地描繪了花鼓燈在江南演出的情景。男子打鑼,女子敲起雙條鼓,相對而舞,觀眾攀枝踏凳爭相圍觀,非常熱鬧。花鼓燈原是鳳陽人外出乞討的一種演唱形式,有唱門頭和坐唱兩種。唱門頭是沿街叫唱,坐唱是坐下來演唱具有情節的唱詞。音樂吸收當地和外地的民歌加以改進。唱腔有鳳陽調,嫌貧愛富曲,五更調,十杯酒等100餘種。以笛子、胡琴伴奏,鑼鼓擊節,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民國24年(1935)安娥、任光吸收鳳陽花鼓音樂主題創作的歌曲《新鳳陽歌》,作為影片《大路》的插曲,上映後一度流行。共和國成立後,鳳陽花鼓作為民間舞蹈受到應有的重視,1951年,已經有專業文化工作者對鳳陽花鼓進行調查研究。花鼓燈表現形式也推陳出新,增加了獨舞和群舞。著名民間藝人歐家林1955年到北京參加全國民間音樂舞蹈藝術匯演,1964年雙條鼓出席上海音樂會,均受到好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