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縈徽州

徽州文化全麵崛起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與
正文

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 — 齊雲山

(2006-06-27 16:28:41) 下一個

  齊雲山位於黃山腳下,皖贛鐵路穿越齊雲山腳。距黃山市(屯溪)西33公裏,因其“一石插天,與雲並齊”,故名齊雲山。它是一處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為特色的山嶽風景名勝區,曆史上有“黃山白嶽甲江南”之稱,1981年列為省重點保護單位,1994年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齊雲山為典型的丹霞地貌。有36奇峰、72怪岩,以及諸多的幽洞、飛瀑和澗、池、湖、泉等自然景觀,將齊雲山編織成一幅天開神秀、獨具一格的山水畫卷。詩雲:“危崖神奇峰,絕壁布幽洞,岩額瀉銀瀑,幻景變無窮。”清乾隆皇帝譽它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齊雲山為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唐代元和年間,道教傳入本山,曆經宋、元兩朝,基業初奠。明代嘉靖和萬曆年間,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正一派張真人祖孫三代奉旨駐留齊雲山,建醮祈禱,完善道規,修建道院,香火日盛,漸漸成為江南道教活動中心,以嘉靖皇帝敕建的“玄天太素宮”為主體的月華街一帶是道士和香客向往的聖地。

        齊雲山海拔585米,山不甚高,景色宜人。曆代文人墨客、顯官巨賈,被其吸引,紛至遝來,如李白、朱熹、朱升、唐寅、海瑞、戚繼光、徐霞客、鬱達夫等慕名而來,寄情於峰岩之上,或賦詩題詞,或樹碑為記,為齊雲山留下了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產。全山尚存摩崖石刻和碑刻537處,流派紛呈,風格各異,正、行、草、隸、篆俱全。在眾多的碑刻中,紫霄崖下的《紫霄宮玄帝碑銘》,為明代著名書畫家唐寅所撰寫,文筆流暢,書法工整蒼秀;崖刻題字,尤以“天開神秀”、“齊雲勝景”、“亙古奇觀”、“壽”等氣勢宏偉,令人歎為觀止。

        齊雲山物產資源豐富。該山植被麵積達 76%以上,鬆、杉、槐、楓等林木達100多種,其中榔梅、楠木、香果樹等稀有珍貴林木達20多種,並擁有各種竹類、名貴藥材及奇花異草300多種。此外,還盛產“屯綠”、“齊雲山毛峰”(亦稱白嶽黃芽)、香風茶、獼猴桃、香榧、木耳、石雞等土特產品。棲有相思鳥、畫眉以及金錢豹、山羊、皖南猴等珍禽異獸30種。

  齊雲山海拔高度僅585米,用“插天”來形容其高雖有些誇大,但有36奇峰、72怪岩、24飛澗、加之境內河、湖、泉、潭、瀑構成了一幅山青水秀、峭拔明麗的自然圖畫。白嶽的特點是峰巒怪譎,且多為圓錐體,遠遠望去,一個個麵目各異的圓丘,自成一格。主要景觀有:洞天福地、真仙洞府、月華街、太素宮、香爐峰、小壺天、玄天太素宮、玉虛宮、方臘寨、五青峰、雲岩湖等。齊雲山碑銘石刻星羅棋布,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譽。該山道教始於唐乾元年間(公元758 -760年),至明,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故成為我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齊雲山新建有登山索道,遊客乘索道登至山頂、沿原路徒步下山,邊走邊遊,隻需半天。

  洞天福地遊客下索道後就進入景區大門――望仙亭,出亭後走過桃花澗即到洞天福地,此景頗為壯觀,有棲真岩、忠烈岩、壽字崖三處摩崖石刻。據傳,棲真岩是齊雲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棲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關公的地方;而壽字岩的壽字是清代慈禧太後的手筆,這個巨大的“壽”字,直徑達到230厘米。走過壽字崖,便見一個寬敞的石洞,遊人可以通過,純屬天工所造,為“崖下窟窿”,稱之為一天門,門摩崖石刻和碑銘,數目很多,琳琅滿目,為“白嶽碑林”。

  真仙洞府,崖壁下有許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依次是八仙洞、圓通洞、羅漢洞、雨君洞、文昌洞。以前修行的道士就居在洞中。它是齊雲山風景精粹之一。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而圓通洞供奉的卻是佛教中的南海觀音;羅漢洞供奉著真武帝君,兩旁卻又供奉著十八羅漢。應當說這都是道士們富有想象力的創作;雨君洞供奉龍王;文昌洞供奉文曲星,文曲星主宰功名,竟被道教“收編”上了道教神壇。從齊雲山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濃厚的儒、道、佛合璧的氣息。頗有特色。真仙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開神秀”四個大字,氣勢不凡,為真仙洞府的顯著標誌。

  月華街.太素宮月華街是道士與山上居民雜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遊人住宿之地。月華街現有古道房8座,還有許多徽派民居,它們與宮觀、院房組成一個密集建築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太素宮,此宮占地1600平方米,十分壯觀。清乾隆皇帝曾稱齊雲山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太素宮在文革中被毀, 1994年已按原樣重建,1997年神像開光,向香客和遊人開放。

  香爐峰此峰在月華街太素宮前,山峰獨立挺拔,形似香爐,故名。此峰底座小而穩健,爐身粗壯,頂端與底座大小幾乎相同,傳說頂上的鐵亭、香爐當初是朱元璋所賜,可惜鐵亭和香爐1958年大煉鋼鐵時被毀,現在的鐵亭係1983年重建的。每當雨後初晴,雲霧飄渺之時,香爐峰或隱或現,有詩讚其妙曰:“山作香爐雲作煙,嵯峨玉觀隱千年”。

  小壺天位於月華街長生樓下,它是明代一個石坊構成,石坊上有“小壺天”三字,石坊門洞呈葫蘆形,進門後,便是一個長20米、寬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一側為萬丈深淵,站在窟側,有“無限風光在險峰”之感,當遊人想後退一步,便見崖壁上有“思退崖”、“石上流泉”、“一線泉”、“飛升所”等石刻,據傳這是道士飛升成仙的地方。

  玉虛宮位於長生樓西不遠處,此宮在紫霄崖下,由“太乙真慶宮”、“五虛闕”、“治世仁威宮”三個石坊組成,石坊上有神鳥異獸圖案的浮雕,宮內便是石洞。洞內供奉的每尊神像都有道教有關神仙的傳說。如今,玉虛宮是善男信女燒香求神、祈禱福壽的聖潔之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