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全麵崛起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與
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黃梅戲
(2006-06-23 15:51:02)
下一個
黃梅戲又稱黃梅調,起源於湖北省黃梅縣一帶流行的采茶歌,起初是一種載歌載舞的藝術形式,主要在燈節時期活動,又稱花燈。逐漸流行於湖北黃梅縣,安徽宿鬆、望江縣以及江西的九江、湖口等地。以後發展成為“兩小戲”或“三小戲”,如打豬草,夫妻觀燈等。大約在清道光年間(1821~1850),流傳到安徽省安慶一帶,在懷寧發展成為“懷腔”黃梅調,具備了安徽地方特色。
清光緒五年(1879),黃梅戲在安慶北關外演出,未能進入城區,據上海申報記載“一班有20餘人”,“少年子弟及鄉僻婦女皆喜之”。民國15年(1926),黃梅戲唱進安慶城,開始有了自己的演出場所,出現了常年的社班。但大多都保持著 “三打(打擊樂)七唱(演員)”的簡陋形式。1949年4月安慶解放,地方戲迅速發展,到1953年4月,懷寧等8縣就有業餘劇團400多個,演員 4000餘人,95%是黃梅戲劇團。1952年,嚴鳳英、王少舫參加省文化局在安慶舉辦的暑期藝人訓練班,赴上海學習演出。演出了打豬草、夫妻觀燈,天仙配片段,大受歡迎。上海報刊發表了多篇文章,給予高度評價。電台播音,唱片廠錄製唱片,一時廣為流傳。1953年省黃梅戲劇團成立,安慶地區13個縣也都成立了黃梅戲劇團。1954年,在華東地區戲曲匯演中,黃梅戲《天仙配》獲劇本一等獎,導演獎,音樂演出獎,嚴鳳英、王少舫、潘暻琍獲一等演員獎。 1956年黃梅戲影片《天仙配》上映,在全國引起轟動。緊接著,《女駙馬》等多個劇目拍攝成影片在國內外上映,黃梅戲博得了國人和東南亞人民的厚愛,成為中國四大劇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