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縈徽州

徽州文化全麵崛起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與
正文

民間吹打樂

(2006-06-22 14:56:17) 下一個

  安徽的民間吹打樂,以蚌埠一帶的嗩呐班和懷遠、潁上、鳳台地區的花鼓燈鑼鼓最具特色。蚌埠地區嗩呐班民國時期已比較多,民間婚喪嫁娶、喜慶節日都請嗩呐班演奏。嗩呐班一般由嗩呐、管子、笛子、笙、鼓、鑔、雲鑼組成,每班5~7人。演奏形式有走街、坐棚和對棚(兩班在棚下比賽演奏)三種形式。藝人以蚌埠長淮衛人劉鳳鳴(1912~1983,藝名東山)、劉鳳桐(1919~1990,藝名西山)兄弟最負盛名。二人皆通多種管樂、尤精於嗩呐演奏。東山用嗩呐模擬戲曲惟妙惟肖。西山在中央歌舞團曾九次出國,共到30多個國家演出,受到讚賞。還在多個音樂院校兼課任教。他二人演奏的《雁落沙灘》、《百鳥朝鳳》,電台經常播出,為大眾所喜愛。花鼓燈鑼鼓既是花鼓燈歌舞的一部分,也自成體係,經常單獨演出。其樂器配置是花鼓、大鑼、大鑔、小鑔、小鐺各若幹。鼓手右肩背帶,鼓係左肩腰下,大鑼以S形木棍固定在鑼手身上。鑼鼓演奏分登場鑼、場麵鑼兩類,節奏變化多端,熱鬧非凡。懷遠有“千般鑼鼓百般燈”之說,共和國成立後幾乎每個村子都有鑼鼓班。以懷遠常春利(1913~1992,藝名老蛤蟆),最為知名,他創作的《蛤蟆跳井》模擬刻畫蛤蟆動作生動活潑。他的另一個作品《牤牛陣》模擬兩軍對壘,緊張激烈,氣勢磅礴。花鼓燈鑼鼓現在已經被國內譽為中國鑼鼓樂之精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