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縈徽州

徽州文化全麵崛起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與
正文

開犁與栽種

(2006-06-22 14:48:06) 下一個
  淮北一帶,正月裏第一次犁地,謂之“開犁”;皖西南一帶則選擇清明前後天氣晴和的“雙日子”耕地,叫做“開耕”。沿江地區又習慣在春分節今裏牽出漸已長成的大牛犢去學習犁田,稱為“教牛”(或叫“試牛”)。各儀式均須在田頭地邊焚香鳴鞭炮以示隆重,至20世紀60年代後,焚香的儀式漸已廢止,但開耕、開犁、試牛之俗仍然流傳。

        皖西南地區在春季播秧的第一天,多請來親戚和友鄰早起喝“催秧酒”(也叫“插田酒”),講究煙、酒、茶、飯禮貌待客。然後,眾人一齊來到田頭擺上香案,焚香放炮,敬拜土地與秧神,俗稱“開秧門”。其中敬神之俗已然廢除,“催秧酒”的禮數卻從未間斷。傳統的插秧方式為每人插五行,依次退步栽插,弓背俯退,甚為吃力,俗稱為“男人怕倒爬,女人怕生娃”(共和國成立前婦女一般不下田插秧)。近年來,成片平整的稻田有的使用機械耕種、插秧,又推廣新型軟盤拋秧技術,與舊時已大有不同。每季插秧到最後一丘田時,皖中、皖西、皖南均流行“糊倉”的遊戲,即插秧的同伴互相以泥巴、泥水潑打糊身,說是要糊住倉底以迎接糧食豐收,必使每人都弄得滿身泥水,歡樂盡興而始收工。

        沿江一帶在給秧苗耨草時,還有唱山歌、對山歌的習俗。說是“耨草不唱歌,蛤蟆吃秧棵”,歌詞的內容多數是“山歌本是男和女,無郎無姐不成歌”,有利於鼓舞生產幹勁,解除疲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