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縈徽州

徽州文化全麵崛起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與
正文

琅琊山

(2006-06-22 14:38:26) 下一個

  凡讀過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名篇《醉翁亭記》的人,無不為其描繪的美景所傾倒:“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這琅琊山便是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約5公裏處,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琅琊山古稱摩陀嶺,後何以名琅琊,曆來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東晉琅琊司馬睿曾寓居於此而改稱琅琊。另一種說法是:西晉鎮東大將軍琅琊王司馬釉率數路大軍“出塗中”(指滁水流域)滅吳,吳主孫皓“詣釉請降”獻璽即在此,因而山稱琅琊。而《古今圖書集成?琅琊山匯考》載又一說:“人以其有似於山東東海之琅琊山,故亦名為琅琊。”

  琅琊山險峻而秀麗。其山峰“聳然而特立”;其幽穀“悠然而深藏”。林木茂密,花草遍地。數百年的鬆樹、梅樹蒼勁挺拔,特有的琅琊榆、醉翁榆亭亭如蓋,琅琊溪潺潺流淌,讓泉、紫薇泉……散布山間,歸雲洞、雪鴻洞……神秘莫測。九洞十一泉,處處引人入勝。琅琊山景色清幽,素有“蓬萊之後無別山”的美譽。

  深秀湖位於回北門通往琅琊山寺院的轉彎處,古為一水潭,是遊人臨溪垂鉤之所。1958年,滁縣人民政府將水潭擴建成一座小水庫。1983年,琅琊山管理處因地製宜,將這裏辟為一新的風景區。因其三麵環山,景色秀麗,取歐陽修《醉翁亭記》中“蔚然深秀”之句,定名深秀湖。深秀湖水麵約540平方米。湖水上源琅琊溪,下遁餘家窪水庫,四季潺潺,清澈透底。湖麵建有湖心橋,因橋有九曲,通稱九曲橋。橋墩用青石砌成,橋麵為水泥預製件,具有明顯的現代建築特色。橋上築有湖心亭,亭頂盎金黃玻璃瓦,六角置有琉璃禽籬,又有古建築特點,湖麵側建有三間六架梁木的水榭,為旅遊服務場所。水榭下為人工青石基礎,湖水貫通其下。春夏季節,遊人憑水而樂,清涼爽快,堪稱妙境。

  會峰閣是琅琊山風景名勝中的最高建築物。它於1988年開工興建,建築在南天門的明朝建築會峰亭的殘基上(原會峰亭被日軍侵略中國時燒毀)。新建築的會峰閣依山而建,美觀大方,氣勢雄偉。從四麵觀看,高低形狀各不相同。從東麵觀看,它有三層,從南麵觀看,它有四層:從西麵觀看,它有五層。高度24米。會峰閣每層是六麵八角,都采用古典建築的飛簷翹角式樣,閣頂用黃色琉璃瓦覆蓋,雕梁畫柱,古樸大方。閣上24個鈴角,都裝有銅鈴,山風拂處,金聲四起,悅目賞心,聞聲如入仙境。晴朗天氣,登上會峰閣,極目遠望,天高地闊,心曠神情。這裏陽光和煦,山色蒼茫,群山巍峨,匍匐腳下,給人以“一覽眾山小”之感。大概是因為眾山列隊,一收眼底,這裏象一座檢閱台,檢閱千山爭秀,萬峰蒼鬱,所以此閣才命名為會峰閣吧!由於會峰閣立在琅琊山的最高峰,人們都愛來此了望祖國的壯麗山河。站在會峰閣向南麵的山外平原去,地麵寥廊,煙霧蒼茫,村莊星羅棋布,河塘閃亮如鏡,在晴朗無雲天氣還可以隱約看到幾十公裏外的長江如帶,浩渺東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