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縈徽州

徽州文化全麵崛起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與
正文

安徽都市之東南門戶—宣城

(2006-06-19 12:36:32) 下一個
        宣城市位於安徽省東南皖南山區與沿江平原結合地帶,跨東經117°58′~119°40′、北緯29°57′ ~31°19′。東北至東南與江蘇、浙江兩省毗鄰,為安徽省的東南門戶。區域麵積12340平方公裏,占全省總麵積的8.9%。轄郎溪、廣德、涇縣、績溪、旌德5縣和寧國市、宣州區。共設65個建製鎮、105個鄉、5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274.7萬人。市政府駐宣州區。

        宣城作為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曆史悠久。早在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丹陽郡郡治就設在宛陵(今宣州區)。晉太康二年(281)析丹陽郡置宣城郡。自此,宣城一直作為州、郡一級政區存在。隋初廢郡,改南豫州為宣州,不久又改稱宣城郡。唐初置宣州,中間一度改稱宣城郡,以後複稱宣州。南宋乾道二年(1166)宣州改為寧國府,直至清末。民國期間,宣城先後為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區。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5月成立宣城專區。1952年1月,宣城專區撤銷,轄縣並入新成立的蕪湖專區(1971年改稱蕪湖地區)。1980年2月,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1982年4月,行署機關移駐宣城。2000年6 月,國務院批準撤銷宣城地區、設立宣城市,2001年1月正式掛牌成立。

        自然環境    宣城市轄境在地質分區上位於揚子準地台地區。地層屬揚子地層區下揚子分區,各時代地層發育比較完整。受地質構造控製,地勢南高北低,地貌複雜多樣,大致可分為山地、丘陵、盆(穀)地、崗地、平原五大類型。南部山地、丘陵和盆穀交錯,海拔高程一般200~1000米;中部丘陵、崗衝起伏,高程一般15~100米;北部除一部分破碎的丘陵外,絕大部分為廣袤的平原和星羅棋布的河湖港汊,圩區一般高程為7~12米。南部和東南部山區屬天目山山脈,西南部山區屬黃山山脈,西部山區屬九華山山脈。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0多座,最高的清涼峰1787.4米。境內河流主要有青弋江和水陽江兩大水係,均屬長江流域;績溪縣有36%的流域麵積屬長江流域,64%的流域麵積屬錢塘江流域。天然湖泊有南漪湖及固城湖的一部分,總麵積200多平方公裏。

        宣城市氣候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季風明顯,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曆年平均氣溫15.4~15.8℃,年日照時數1920~2130小時,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年無霜期224~242天。農業界限溫度(≥10℃)的年積溫在4700~5100度之間。

        宣城市自然資源豐富。全市森林覆蓋率 55%,林區總麵積44萬多公頃,蓄積量1700多萬立方米。竹林麵積9.3萬多公頃,其中廣德縣4萬公頃,居全國第七位、全省第一位,有“竹海”之譽;寧國市元竹、筍用竹麵積和產量均居全省首位,被評為“中國元竹之鄉”。林產品有板栗、蜜棗、山核桃等,產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中藥材種類繁多,著名的有宣木瓜、郎吳芋(吳茱萸)、寧前胡、寧貝母等。珍稀野生動物有30多種,其中列入國家一類保護的有揚子鱷、梅花鹿、金錢豹、雲豹、黑麂。白鸛、丹頂鶴、白頸長尾雉等。境內的揚子鱷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績溪清涼峰和寧國板橋兩處省級自然保護區。清涼峰保護區內主要是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及其它珍稀動植物資源。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樹種30餘種、動物13種。板橋保護區保護對象為天然甜櫧林群落及其它珍稀動植物資源。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水泥用石灰石,儲量在160億噸以上,礦床規模大,礦石質量好,氧化鈣含量大於50%的占95%以上,均宜露采。著名的“海螺”牌水泥原料就是取自寧國海螺山的石灰石。

        農業經濟     全市耕地麵積16.3萬公頃,其中水田14.42萬公頃,旱地1.88萬公頃。隨著農村經濟體製改革的深入,農業結構不斷調整。在打破單一糧食生產結構、全麵發展農村經濟的基礎上,“九五”期間實施“優糧擴經,突出經濟林果,發展畜牧水產業”的戰略性調整,同時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2000年,糧食播種麵積穩定在20萬公頃左右、產量100萬噸以上,油料15萬噸,棉花0.9萬噸,茶葉1萬噸以上,蠶繭0.56萬噸,水果1.16萬噸,肉類12.51萬噸,禽蛋3.62萬噸,水產品7.44萬噸。農業總產值35.68億元。農林牧漁產值結構比為48.8:15.4:25:10.8。全市有年營銷收入 500萬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1個,年成交額500萬元以上的農貿批發市場165個,年成交額5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流通企業40個,有中介服務組織農民專業協會64個,有在各類龍頭企業牽動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農產品基地70個。農村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24:59:17。農民人均收入 2288元。

        工商企業    改革開放以來,宣城市工業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效益為中心,以技術進步和創新為突破口,狠抓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步伐。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初步形成以機電、輕紡、冶化、醫藥、建材等行業為主導的地方工業體係,產生了一大批省級企業集團,經濟總量快速增長,提前6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戰略目標。2000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74.9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77.7億元。有18個係列產品被省政府定為“安徽名牌產品”。其中“飛彩”三輪農用運輸車年產達30萬輛,四輪農用運輸車年產5萬輛, “鼎湖”橡膠密封件年產3億件,“司爾特”高濃度複合肥年產30萬噸。全市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6戶。其中國有企業30戶,從業人員14080人;集體企業45戶,從業人員8316人;“三資”企業22戶,從業人員6898人;私營企業60戶,從業人員7493人。 “九五”期間,通過企業改革,全市有132戶國有中小型企業完成股份製和股份合作製改造,36戶大中型企業80%以上基本完成公司製改造。新組建企業集團21家,其中銷售收入超億元、利稅超千萬的11家。飛彩集團被列入全省15家重點大型企業集團和全國520戶重點企業行列。紅星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飛彩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已分別於1996年和1998年上市。
 
        宣城市交通方便。鐵路有京福鐵路貫通南北,自宣州入境,經寧國、績溪出境;宣杭鐵路起於宣州,與京福線接軌,經郎溪、廣德出境。公路通車裏程6891公裏,其中國道和省道906公裏。318國道經廣德、郎溪、宣州三縣(區),境內路段已全部建成高速公路;205國道經涇縣、旌德二縣,也已建成二級以上公路。蕪(湖)杭(州)高速公路宣城段即將貫通。水路交通,1998年完成蕪太(湖)運河定埠段胥溪河的擴建工程,打通了青弋江、水陽江與蘇南內河的通道,從而將宣城水運納入了長江三角洲綜合運輸體係。

        科教文衛    宣城市重視科教興市、科教興農。在大、中型企業中,普遍設有科技組織,從事科技活動人員1800多人,全年科技活動經費7400多萬元,科研項目100多個,為產品更新和新產品開發提供了可靠保證。在農村,廣泛開展科普教育,實行農科教相結合,引進和推廣農業實用技術,不斷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

         重視教育是宣城的一貫傳統。2000年,全市共有各類學校1494所。其中高等學校1所,中技和中師各1所,普通中學208所,職業中學19所,小學1081所,幼兒園 177所,特殊教育學校6所。在校學生43萬人,教職員工3萬多人。另有成人中專學校8所,成人中小學校99所,成人技術培訓學校240所,在校學生23 萬多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91%,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97.66%。

        宣城人文薈萃。宋代文壇巨子梅堯臣,史稱“宋詩開山祖”;清代數學家、天文學家梅文鼎被譽為世界三大數學家之一;書法家包士臣的書法理論著作《藝舟雙楫》,後世學者奉為典範。當代更是名家輩出,有藝術家吳作人,文學家吳組緗、周而複,書法家王子野等。古今書畫家寫字作畫所用宣紙產自本市涇縣,全國獨一無二,蜚聲世界。2001年5月21日,江澤民總書記親臨涇縣宣紙廠視察,並揮毫題詞:“傳承優秀文化,弘揚中華文明。”寄托了對宣紙發展的厚望。全市有公共圖書館7所,藏書37萬多冊;群藝館、文化館8所,基層文化站 161所。文藝創作繁榮,皖南花鼓戲植根民間。舉辦多年的“宣州之聲”文藝匯演已發展為一年一度的“宣城藝術節”。全市有無線廣播電台4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功率20千瓦;調頻發射和轉播台60座,總功率3千瓦。廣播人口覆蓋率93%。無線電視台4座,發射和轉播台26座,發射功率6.56千瓦;有線電視台22座,衛星地球站295座,電視人口覆蓋率96.5%。
宣城市醫療衛生事業比較發達。全市有醫療機構259個,床位6500多張,衛生技術人員7200多人。其中市醫院11所,床位1800多張,衛技人員1800多人。市第一人民醫院駐蕪湖市,是一所醫技科室較為齊全,醫療設備比較先進,技術力量較強,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康複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

        名勝景點    宣城市山明水秀,名勝景點有50多處。主要有:

        【敬亭山】位於宣城市區北郊,綿亙10餘裏,大小山峰60座。南齊宣城太守謝朓有“茲山亙百裏,合遝與雲齊”的讚美詩句;唐代大詩人李白一首《獨坐敬亭山》,千古傳誦。繼謝、李之後,曆代名人慕名前來遊覽吟詠的很多,故敬亭山又有“江南詩山”之稱。

        【太極洞】位於廣德縣新杭鎮。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稱之為“天下四絕”之一。洞體規模宏大,總麵積15萬平方米,洞深數十裏。洞內景觀瑰麗,千姿百態;有地下銀河,行舟可達700餘米。太極洞配套設施齊全,遊客如雲,在全國享有盛譽。

        【龍川胡氏宗祠】位於績溪縣瀛州鄉,建於明嘉靖年間,麵積1146平方米,三進七開間,門窗及梁柱均有精致的繪畫和雕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附近的奕世尚書坊,建於明嘉靖三十年,是保存完好的藝術珍品。

        【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涇縣雲嶺鄉。軍部機關建築物保存完好,陳列有大量革命文物。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就發生在涇縣,該縣城郊建有皖南事變烈士陵園,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聖地。

        【中國鱷魚湖】位於宣城市區南郊,占地麵積100公頃,有揚子鱷1萬多條。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