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場老手的聖人---戲說孔子

(2010-03-17 14:02:13) 下一個
情場老手的聖人---戲說孔子

Henry Song

2010.3.17

 

最近國內出了個大片,<<孔子>>,本來是要抗衡美國大片<<阿凡達>>,結果票房很慘.看過的人,大多罵上當.其實這些人之所以失望,是因為他們自己不動腦筋,順著導演的思路,把電影當作曆史記事片或是教育片去看了.真正明白的人,是會把它當作喜劇搞笑片的.為什麽呢?單說一條吧.你沒看演員表裏演孔子的是誰嗎?周潤發--那是馳名海內外的美男子,長得那叫一個英俊瀟灑啊!可孔子呢?

 

我們今天對孔子的了解,關於他的學說是來自四書五經,而關於他本人,則主要來自司馬遷<<史記>>中的<<孔子世家>>.<<孔子世家>>中是怎麽描述孔子的呢?“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意思就是, 孔子生來腦袋長得就象一個漏鬥似的,中間低,周圍高,所以得了個外號叫孔丘.

 

而下麵的描寫則更是神形兼備了:

 

“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

 

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說,孔子長得額頭象唐堯,脖頸象皋陶,肩膀象子產,可是腰下麵比禹短了三寸,一幅失神落魄的樣子,象隻沒了家的狗.

 

唐堯,皋陶,子產,大禹,都是中國遠古的先賢.說孔子的腰下麵比大禹短了三寸,讓人難免懷疑這腰下到底指的是什麽,可能是說他腿短,也可能是說其他,而能得出如此精確的三寸的差別,則更是讓人嘖嘖稱奇,不知道是怎麽量出來的.但不管怎樣,一個人長成諸多先賢的拚盤,聽起來總覺得有些不倫不類.走在外麵,應該是有礙觀瞻,寒磣得夠級別了.這樣的人,讓一個美男子周潤發去演,光憑這一點,你就可以知道,這部電影有故意拔高英雄人物的嫌疑,思路與從前中國人拍的抗日電影如出一轍,你說這樣的影片,能不搞笑嗎!

 

從前中國人拍的抗日電影,如地道戰,地雷戰之類,為了襯托我中國人民之英武偉大,日本鬼子隻要一出場,各個都顯得神情猥瑣,行事愚蠢有如小醜,隻有被我英勇的八路軍武工隊當猴子耍的份,看了著實給中國人長威風.可仔細去想,這麽弱智的日本人,怎麽卻能霸占了中國八年之久,要不是美國人送了他們兩顆原子彈的大禮,讓中國人跟著占了便宜,中國人還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出頭?所以這種電影雖然演得嚴肅認真,但其實隻能當做搞笑片去看,否則真要計較起來,豈不會得出中國人比人家更弱智的結論?正麵教育沒做成反到滅了自己的誌氣.當然,這種念頭在當年是千萬不能有的,除非你活得不耐煩了,想要搬家到監獄裏去混.

 

說起孔子,對他稍有了解的人,肯定都會知道他的這句名言:“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句話,差不多算是聖人對自己一生的歸納總結了.

 

年輕時讀這句話,我總是忍不住以小人之心度聖人之生平.納悶:聖人的紀年,都是以十為單位的,為什麽惟獨從十五有誌於學到三十而立,卻用了十五年?那多出的五年,到底都做什麽去了? 以我小人之見,我覺得應該是用在泡妞娶妻生孩子了.但幾千年來,中國人對於聖人與女人這樣的議題,一向忌諱莫如深.所以,我這種想法,盡管合乎情理,但肯定會遭到聖人信徒門斥為不敬.

 

而這部電影雖然很爛,卻意外地為我的想法做了側麵的佐證.

 

電影中有一段“子見南子”,讓孔子和一個漂亮女人玩了一段曖昧.雖然這不過是導演為了製造票房的噱頭,結局也很老套地弄了個“發乎情,止於禮”,但至少讓人重新認識到,孔子也是個男人,見到漂亮女人,也難免會心旌亂搖,芳心亂顫的.

 

不過這讓孔子的後代們非常地憤怒,電影還未及公演,就發了一篇聲討的申明.按他們的邏輯,他們家的祖宗是聖人,既然是聖人,就應該不食人間煙火,怎麽可以把男女之事往聖人身上扯!這簡直就是褻瀆聖明啊,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這話讓人聽著,就非常莫名其妙了.這個世界上,誰都可以瞪大了眼睛信誓旦旦地聲稱孔子與女人不曾有過瓜葛,甚至他不隻是短了三寸,而是根本就沒有,所以不可能有心去碰女人,而惟獨孔子的後代不能講.因為,如果孔子一生中不曾有過男女之事,那他們這些後代又是從哪裏來的呢?難道他們都象基督似地由聖靈懷孕,或是象孫猴子一樣從石頭裏蹦出來的?或者他們這些所謂的後代,根本就全是千年山寨?

 

其實,孔子遠沒有後來人們所認為的那樣,一天到晚繃著一張神聖的麵孔對人說教,這都是董仲叔獨尊儒術之後,才把孔子弄得越來越不象人樣,道德上,成了聖王,生活上,成了太監.

 

相反,孔子是一個非常豁達,開朗,謙虛而有幽默感的男人.不然一生奔波,四處碰壁,鬱鬱不得誌,還不早就氣結身亡,怎會活到七十多歲的高壽.要知道,在那個人均年齡不過三十的年代,孔子的壽命如果經過通貨膨脹的調整的話,怎麽著也應該相當於今天的兩百歲左右!

 

就拿上麵提到的,孔子被人譏笑為喪家之犬的例子.今天要是換了任何人被別人說成這樣,以中國人的死要麵子,有幾個不抄起家夥非得去找對方說個明白,拚個你死我活?可孔子聽人家這麽說,是怎樣反應的呢? <<孔子世家>>有記載:

 

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意思就是說,孔子在聽完自己的弟子子貢秉實敘述了別人對他的描述後,欣然笑道,我長得怎麽敢和那些先賢相提並論呢,但把我比成一隻沒了家的狗,真是太形象了!太形象了!

 

你說,一個人要是沒有非比尋常的幽默與豁達寬闊的胸懷,能對別人的如此譏損不以為意,甚至還欣欣然大為首肯嗎?

 

所以,孔子長得雖醜,但大度而幽默,招女人喜歡,就一點也不奇怪了.更何況孔子是中國幾千年來最會講話的男人,他一張口,你隻有被侃得七葷八素的份.<<論語>>是什麽?就是孔子的學生記錄下來的他平時說的話.一本談話錄,就把中國人迷迷糊糊地忽悠了幾千年,甚至連周邊的國家都被一起忽悠出個所謂儒家文化圈來,以這樣的本事,用來忽悠些小女生,豈不是易如反掌!

 

其實孔子對自己忽悠女人的能力,也確實是相當自得的.有他的原話為證.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

 

這句話,幾千年來,一直被解釋為,一個人花言巧語,肯定不是個好東西.這實在是對孔子最大的誤解.為了得出正確的解讀,我們不妨把原文一個字一個字地逐一分析如下:

 

:巧妙,美好

:語言,言詞

:導致,致使,與平時大家說“令人感動”之類的令是一個意思

:男女之事,譬如色心,好色

:新鮮,少有,難能可貴,不可多得

:感歎詞,類似今天的啊,嗬嗬,嘿嘿之類

: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

 

直譯就是: 巧妙的言詞導致色念, 少見啊,.

 

用如今的白話文說得通順了,就是:能夠用甜言蜜語,把女人哄得春心蕩漾,這樣的男人,真是人才難得啊,能做到這樣,就達到我所提倡的“仁”的境界了.(當然,因為中國文言文文法的含糊,這裏的男人女人可以互掉,但我更覺得這裏應該講的是男人.女人要讓男人春心蕩漾,隻要搔首弄姿就行了,根本不用費多少口舌,話多了,反而會讓男人敬而遠之,覺得是個長舌婦.)

 

幾千年來所謂的正統解讀,真是和孔子的原意相差十萬八千裏啊!

 

孔子知道自己長得寒磣,不招人待見,想要獲得女人的青睞,唯一的本事,就是靠自己的一張能說會道的嘴.所以,這句話完全就是孔子對自己情場經驗的具體總結,乃贈給天下男人的金玉良言.孔子若不是個泡妞行家,能做出如此精辟的論斷嗎!

 

至於這“仁”,到底是什麽呢?隻要你注意看這中文字的結構,就能夠為答案找到一些線索了,根本不用去聽那些所謂的國學大師們故弄玄虛.“仁”,就是“二人”,說白了,就是一男一女.所以,孔子的“仁”講得就是男女關係.什麽樣的關係呢?孔子又說了: “仁者愛人”.這關係就是愛,男人要愛女人,女人要愛男人.這與他的“修身齊家平天下”逐次遞進的道理是息息相關的.一個人要想治理天下,先要能治理好自己的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呢,就得先從個人的修養入手.怎樣才算做到了自我修養呢?就是要懂得男女之愛.這就又回到“巧言令色”了.就是,作為男人,首先要學會甜言蜜語哄自己的女人.你想想,你在家裏把自己的老婆哄得開心了,那家能不和諧嗎?家和諧了,社會能不安寧嗎?社會安寧,不就天下太平了!所以,孔子編<<詩經>>,第一篇就是<<關雎>>,講的是男歡女愛,那是非常有用心的,立意還是為了具體地表現什麽是“仁”. 研究孔子,不理解這一點,無異於盲人摸象,必會南轅北轍.

 

中國幾千來,一直把孔子塑造成一個不近女色,諱談男女,說話做事,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以為非其如此,不能彰顯聖人的君子風範,真是何等的謬誤,冤枉聖人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