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加州故地重遊(四)---朋友的度假屋與十七裏海岸(圖)

(2009-12-15 20:11:20) 下一個

北加州故地重遊(四)---朋友的度假屋與十七裏海岸(圖)

Henry Song

2009.12.12

 

經濟危機來之前,朋友L在蒙特利海灣(Monterey Bay)的海邊,花了一百萬美元買了棟宅子,周末或度假用,說是撿了個便宜,原價應該在一百五十萬之上的.沒想到經濟危機一來,他在那裏工作了十幾年的公司,一股腦把他們整個部門給裁了.盡管朋友憤憤不平,認為公司其實是借經濟危機之機,內部搞階級鬥爭,讓他成了犧牲品,但畢竟大環境蕭條,既便真是公司乘機使壞,也讓人啞吧吃黃連,有苦難說.

 

工作沒了,兩個房子要付貸款,雖然平日掙錢不少,積蓄應該相當豐厚,但找了幾個月的工作,卻一直沒有著落,銀子隻出不進,就象是口中滴水不進,下麵卻跑肚拉稀,沒多久,就覺著虛了.當初買這房子,太太便不十分讚同.好在那時經濟好,兩人都大把大把的銀子賺著,也就沒有太反對.更何況周末了,偶爾拋離了鬧市,一家人到那海邊吹吹風,看看浪,於那黃昏的霧中沿著海邊散散步,小資情調頗為濃厚的朋友太太,依偎著一如榆木一般古板但卻腳步紮實平穩的老公,也多少為生活增添了一番情趣.可突然家裏的財政發生了地震,太太就急了,"聖旨"一道急過一道地催了下來:立即賣房子!匆忙找了個地產公司,把房子放到了市場上,無奈價格跌到了八十萬,仍然無人問津.太太看著心煩,幹脆帶著女兒奔中國度假去了.朋友來電話,向我大談了一番人生,相識快二十年了,讓我第一次發現,說話做事一向教條刻板的他,原來大腦最深處,一直竟埋沒著哲學家的基因.

 

朋友的太太是我的大學同學,朋友其實隻能算是同學家屬.每當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仗著比他小了好幾歲,我認識他太太的年頭比他久遠,我通常會毫不客氣地將我平日的插科打渾精神,在他麵前更加肆意地誇張著發揮,然後看著他一臉無可奈何之狀開懷大笑.這個軍人家庭出身,拿著大學理科文憑,從事法律的男人,向來說話做事一絲不苟,碰到我這種天馬行空的人,通常會把頭搖到我不立即去幫著扶住,很可能會從脖子上騰空而去的地步.隻是,一涉及到人生之類的話題,環顧四周,他在身邊竟找不到一個人,可以耐心傾聽並且理解他內心的最新發現,便隻有來電話和我傾吐了.我聽歸聽,好言安慰不能沒有,但最後當然也少不了依慣例一頓調侃.就譬如哥倫布來到了美洲,被曆史學家稱為發現了新大陸,隻是那些土著居民聽他們這樣說,便覺得奇怪可笑:我們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裏,你們卻叫它"新"大陸,這算是哪門子發現啊!他那些內心的最新發現,最後被我一頓諷刺挖苦,批得體無完膚,貶得不值一文.朋友無可奈何道:你什麽時候能說話正經一些?我反問道:你什麽時候能活得不要這麽一本正經?

 

人生感慨完了,最後沒忘了告訴我,快點找個機會去他那裏,到他們的度假屋去住住,不然等他房子賣了,我還未能借著他們的度假屋,享受一番瀕海而居的樂趣,可惜了.六月裏朋友發了這樣的邀請,結果我帶著孩子去了黃石公園,七月又去了阿拉斯加,八九兩月又雜七雜八的事沒斷,一直未能前往.終於十月份,我有事去灣區,總算赴了約.這時朋友新的工作終於找到了,太太也早帶著女兒回來了,一家人其樂融融,我是乘著皆大歡喜的場合,適時地出現.朋友不再和我談哲學了,讓我感受到的自然全是喜慶之氣.度假屋仍在市場上放著,但至少不象以前那樣猶如憋了泡尿找不著廁所似地讓他喘不過氣.

 

周末了,朋友拽著我去看他的度假屋,順帶著裏裏外外打掃一番,好讓潛在的買主一眼看了,先留給好印象.朋友太太--我的同學,帶著女兒去舊金山看藝術展,要從小給女兒藝術熏陶.樂得我們兩個男人有得是時間打嘴仗.朋友一路上得意地向我介紹Montereey Bay,海邊風景多麽優美,不同季節如何有不同的特色,說要帶我去最美的海岸,十七裏風景路(Seventeen Miles Scenic Drive),臨到他的度假屋了,我笑道:還是我帶你去吧,這地方我已經來了不知道有多少回了,我二十年前第一次來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裏呢.氣得朋友差一點兒就把車子照著路邊的電線杆撞了過去,我看著他忍不住大笑.

 

朋友的度假屋隻隔了兩條街就是海邊,走路出去十分方便.房子不大,歲數也不小,不過裏麵整理得非常整潔.在這樣的地點,一百萬應該是撿了便宜,當然,現在八十萬就更劃算了.朋友一撇嘴:那你買了吧!我說:沒有問題,隻要你借錢給我就行了.朋友噎了口氣,翻起白眼.

 

兩人隨便煮了些凍餃子當做午餐.吃畢,朋友要打掃房間了.我知道他有潔僻,想要幫忙在他眼裏也隻能是越幫越忙,便道:好了,你的度假屋我瞻仰完了,你要打掃,我就不吵你了.朋友一瞪眼:你這是什麽話,瞻仰!我說:瞧,這就是你這種中文沒學好的人不懂的地方了.瞻仰,就是帶著崇敬的心情觀看,對象不見得一定都是遺容.我可是帶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欣賞你的美屋的, 哈哈......沒等他舉了掃把追上來,我便一個箭步衝到屋外,上了車.剛要踩油門,見朋友從屋裏趕出來,揮著手急著喊我,放下車窗,才知道是要我三點之前回來,晚上約了朋友一起請我吃飯,要早點往回返.我一看表,已經一點了,隻兩個小時?....隨口回道:好了,到時候給你電話!

 

當然,緊趕慢趕地,等我回來的時候,已經快五點了.那一路的海岸,背著相機,隨時要停下來拍照,假如真要仔細去走,想拍到一些滿意的風景,一天也不夠啊!

 

回程的路上,朋友一邊開車,一邊要我隨時撥通電話,向他太太報告方位,計算趕到餐館的時間,自然也少不了大大地抱怨她的同學毫無時間概念,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聽得我在一旁咧著嘴看著他樂.

 

我說:吃不吃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瞻仰到了你的度假屋.而且,我也是來看十七裏海岸的,很久沒來了,既然來了一趟,總是要好好看看的嗎.

朋友氣哼哼道:都約好了時間,全被你攪亂了.....

我說:給他們打個電話,就說全是我的錯,鄉下人進城,沒見過世麵,一看到好風景腳就走不動路,晚上罰我隻吃麵包就行了.

朋友道:油嘴滑舌,一點沒正經,你什麽時候能認真點.

我說:一天到晚,那麽認真幹嗎,你累不累啊!我這叫瀟灑來回走,不象你,到人世來了一趟,整個一個悶頭走一回,啥都沒看著.

朋友鼻子裏冒著粗氣,抓緊了方向盤,腳下使勁踩油門.

 

套用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假如把人生比做旅程的話,從A到B,這路上其實大體可以分出兩大類型的人來.第一類的人,沿途東瞧瞧西看看,見著什麽都好奇,看著什麽都想拿手碰一碰,抬腳踢一踢,鼻子湊上去聞一聞,甚至伸出舌頭去添一添,總之就是要盡情地體驗沿途的一切,最後往往將那從A到B的路線,繞了一大圈,走過了C,D,E,F....甚至根本就忘了B的存在,可一路上興高采烈,忘了也就忘了.另一類人則是,從A到B,一定先要算好了最短最捷便的路徑,然後目不斜視快馬加鞭地一路往前趕,最好能一條直線毫無曲折地走到底,至於沿途都有什麽風景,有什麽事情發生,隻要不妨礙自己趕路,則完全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走到B是旅途的目標,目標高於一切.這類人思維極富條理,目標明確,心無旁騖,通常事業都非常成功,但在我看來,卻實在非常地枯燥無味,毫無生趣.而我和L,正是全然相反的彼此的異類.可也許正是應驗了所謂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吧.每次碰到一起,我們總會有無窮無盡的樂趣.盡管通常到了最後,總是朋友搖頭歎氣,而我則捧腹大笑.

 

終於坐在了餐桌上,朋友看著太太,搖著頭,話其實是講給我聽地,說:你這個同學,人嗎,聰明絕頂,就是沒用在正地.我看著我的同學,也搖著頭,話卻是講給他聽地,說:你這個老公,人嗎,真是瞎子害眼---沒治了!做丈夫,絕對一流.就是活著跟輸入了程序的機器似的,死板乏味.朋友太太---我的同學,裝出一臉慍怒之態,分別瞪了我們一眼,象是在教訓兩個長不大的孩子,喝道:不許吵架,趕緊吃飯!

 

他看著我,鼻孔冒煙;我看著他,一臉壞笑.

 

 

 

下麵是北加州灣區最有名的海岸,位於蒙特利海灣(Monterey Bay)的十七裏海岸(Seventee Miles Drive)的幾張照片.關於這個海岸,網上現成的資料一大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找來讀讀,我就不費口舌介紹了. 

 


(圖一) 海岸一景

 

 


(圖二) 呼喚自由

 

 


(圖三) 十七裏海岸的招牌景點---孤鬆 (Lone Cypress)

 

 


(圖四)兩個人的眺望

 

 

(圖五)靜靜的海岸

 

 


(圖六)淺淺的海灣


 

(圖七)烏雲密布


 


(圖八)與海鷗同樂


 


(圖九)黑暗中的光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