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總之--

我欣賞原創作品,也羨慕它們的作者;但我更願意看轉貼的,因為它至少經過兩個人,結合了他們的經驗和感受,就象經典和名牌!
個人資料
正文

“ 海歸 ” 人才為何 “ 水土不服 ” 準備工作不到位

(2006-07-08 06:45:36) 下一個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強勁發展,留學生回國創業已成潮流。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現有 60 多個留學生創業園區,留學生企業近 4000 家,產值超過 100 億元。留學生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建設一支不可忽視的生力軍。

然而,這支高科技新軍在取得驕人業績的同時,也有不小的隱憂:少數 “ 海歸派 ” 創業不那麽順利,他們創辦的一些企業 “ 水土不服 ” ,苦苦支撐。一年多前,從美國回來的廖先生躊躇滿誌。剛入駐成都留學生科技創業園,就簽下了幾百萬元人民幣的合作協議。不少專家都看好他的項目,技術先進,再加上雄厚的資金,創業應該十拿九穩。誰料想項目隻延續半年便告吹,合作雙方不歡而散。經過短暫調整之後,廖先生又在創業園注冊了另一家公司,可惜好景不長,隻運作幾個月再次泡湯。

無獨有偶,湖南也有這麽一位姓王的 “ 海歸派 ” 。兩年前,他回國注冊成立了一家環保公司。親曆親為之後,他才真正明白:做一個科學家和企業家是完全不同的。由於自己的管理能力有限,效率不高,導致了經營上的混亂,公司難以為繼,最後隻能關門了事 ……

留學生創業受挫原因很多,但是發展路線不明、經營管理不善無疑是斷送企業前程的重要原因。那麽,如何讓留學生盡快打開局麵、度過企業成長轉型期?一是揚長避短,不必都擠創業獨木橋;其次是既要 “ 外練 ” ,還得 “ 內修 ” ,繼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其三則要團結吸引更多的留學生回國創業,形成創業團隊,營造一個高科技創業的良好氛圍。

在國外,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很好的技術背景,然而,在資金運作、市場營銷等方麵則稍有欠缺。況且不少留學生長期在外,對國內情況反而陌生了,這些都對創業有所影響。

“ 創業切忌盲目,它同做學問是有本質區別的。為什麽做企業?你的優勢是什麽?創業突破口在哪裏?對於這些問題要做到心裏有數。市場才是創業者的真正試金石。 ” 成都加訊科技有限公司的 “ 海歸派 ” 人士對此深有感觸。

北京市留學中心主任趙峰一年來不知接待過多少留學人員,可前來谘詢他的有不少人缺乏創業經驗。 “ 創業需要熱情,但光有熱情遠遠不夠。回國創業,最好在國外有過創業經驗,或起碼在外國公司裏任過職,這樣就會避免走很多彎路。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最佳的回國服務線路。 ”

在國內創業有時比在國外還難。創業者不僅要懂技術,也要懂管理,還得抓市場。曾在加拿大貝爾實驗室工作過多年的胡敏博士,回國創業才幾個月就遇到了不少難題。他獨立開發了一套高性能視頻服務器軟件係統,在賓館、智能居民小區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多項專利。可是,拓展市場卻成了大問題。胡博士說,比較而言,國外的市場比較成熟、規範,你隻要有好的技術、資金、市場等等都不成問題,有人會替你打理一切。另一位從加拿大回國的彭博士也有同感: “ 一個人本事再大,也很難包打天下。再說,一個人做不熟悉甚至不是專長的工作,費力不討好,容易誤了大事。 ”

創業是艱難的,即使在美國矽穀,創業的成功率也隻有 20 %。相形之下,中關村科技園的創業成功率就高多了。據了解,自 2000 年 7 月以來,已有 535 家留學生企業在中關村科技園落戶,創業人數超過 2000 人。從最早的個人回國到現在集體歸來是一個明顯的變化。采訪中,北京市副市長、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劉誌華認為,中關村最大的魅力在於鼓勵創新、容忍失敗。這裏有很好的創業氛圍。隨著國內硬環境、軟環境的進一步改善,他希望有更多的留學生團隊集體回國創業。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