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為而治 (三) 學鋼琴

(2008-12-06 14:47:10) 下一個
許多年前當老公同事的孩子學鋼琴時,我老公也想讓女兒學琴。我說沒必要跟著別人千人一麵似的。所以女兒一直沒學琴。也許是周圍不少親朋好友和同學家都有鋼琴的緣故吧, 我的孩子每次看見別的小朋友彈鋼琴時,總想去摸摸, 非常羨慕也想學, 也要買一個漂漂亮亮的新鋼琴。

我想孩子實在太空了, 讓她有點事情做做也挺好, 免得天天把看電視玩遊戲當作人生正餐。做決定前我和孩子認真談了一次。我問她: “其實練琴是很苦的,能夠堅持下去的隻有寥寥無幾。如果你真的從心裏喜歡,媽媽會盡力支持,但不能半途而廢買個琴玩兩天就算了。如果吃不起苦的話就不要學了, 學還是不學自己決定吧。” 她小小年紀居然考慮了好幾個月,  最後她自己決定“我要學”的, 於是為孩子買了一架鋼琴。

在她學琴的過程中我對她既沒什麽要求又是有要求的。此話怎講? 從她一開始學琴我就覺得琴棋書畫都是為了怡情的, 所以就沒什麽要求了,  隻要她自己喜歡會彈就可以了。這並不是說我什麽也不管,  我對她的要求是既然學了就要天天練習。

當學琴的興趣需要靠每天的練習來維持的時,興趣減退了,  熱情消失了。畢竟練琴是辛苦的,何況天天雷打不動。女兒鋼琴老師說在加拿大的孩子包括她自己的女兒在內有太多太多的fun, 孩子整天都在玩, 很難專心持久練琴。此話一點也不假, 每個孩子的天性都是貪玩的。有一天女兒講原來她以為彈鋼琴很酷很酷, 沒體會到練琴這麽苦,早知如此她就不學了, 她動搖了打退堂鼓了, 不想學琴了。

我對她說做任何事隻憑一時的興趣是遠遠不夠的, 都必須付出相當艱苦的努力。既然是你自己的決定自己的承諾, 你不得不先堅持練習一年, 媽媽看看怎麽樣,  然後讓你再作一次選擇。如果你確實對鋼琴沒興趣, 我不會怪你, 即使沒學成,我仍然愛你。但是我不會允許沒有經過努力就放棄, 這是完全不同的。

不是說無為而治學鋼琴麽, 怎麽學琴從“我要學”變成了“要她學”。我覺得無為而治, 不是不治, 不是不管, 而是放中有管,管中有放,最終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我做了三件事: 培養她腳踏實地持之以恒的做事習慣, 為她選一個合適的老師, 和給了她比較寬鬆自主的學琴環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