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清longhair

走走看看, 天天天藍; 風清雲淡, 輕舞飛揚
個人資料
longhair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窮遊法國(六): Le Mont-St-Michel聖米歇爾山

(2012-08-21 17:37:18) 下一個


其實,帥哥叔叔跟小朋友說的時候,我隻在心裏感歎他的帥去了,並沒能聽得十分地認真和真切,所以,隻得了個大概:他說,以他的經驗,這些鮮花很可能就是當地人送的,因為當地有很多人一直與美國有著聯係,他們經常會代葬於此的美軍
將士的戰友親人、來這裏看望他們的。

離開美軍公墓,我們開始驅車趕往兩小時車程之外的聖米歇爾山Le Mont-St-Michel)。

對了,提一個小插曲。我們的車租了兩天了,開到美國公墓、停車場裏停車的時候,大朋友才終於在偶然之間,找到了掛倒退檔的小按紐。我們終於可以,少了一大點在法國開手動車的緊張,可以輕鬆的掛檔倒車了。:)

好了,言歸正傳。
聖米歇爾,其實是屬於諾曼底的,不過,因為它的著名和獨特,所以,單獨成篇了。

據網上言,大文豪雨果曾說:
聖米歇爾山對法國如同大金字塔對埃及一樣重要”;更有人說:沒來過聖米歇爾山就不算到過法國。聖米歇爾山著名和獨特,由此可見一斑。1979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聖米歇爾山 是一個方圓 900 米、 80 米的花崗岩島通過一個於 1877 年修建的堤壩與大陸相連。它的岩石與海灣是連成一體的,部分海灣已經填滿

1)


之前在網上定旅館的時候,看到
歇爾山上和橋(堤壩)的那段,旅館選擇不多,貴且評價不高,所以就定了一個去那的路上,離那不到十分鍾車程的小旅館。一直都沒想這會有什麽不便,直到我們登記好房間,放下行李,開車過去歇爾的時候。

在路上,很快我們就遙望到遠處的歇爾了。我們想靠近一點,看看歇爾的夜景,好好拍幾張夕陽美妙光線下的靚片子。結果,在距離堤壩還很有一段距離的地方,我們無路可走了。轉來轉去,就轉不出那個碩大的停車場,因為除了我們進來的這個口,所以的出口都是有杠子攔著。看到有輛車正停在一個擋杠前,我們也開過去,想問問是啥情況。

沒想到還是一對香港同胞,他們說,試了半天了,想付費通過也未果。大朋友一細看,那裏有個可以通話的按鍵(後來發現不少收費器都有這個功能,包括高速公路上的),於是就按了並跟裏麵對上了話。原來,那時侯,歇爾開放時間已過,我們沒法開車進了,除非是住在裏麵旅館的客人,可以用旅館的密碼進;想遊覽,得第二天再來,車也隻能停這裏,付停車費就可以進,裏麵有穿梭巴士過堤壩,上山不用門票(進隱修院需要門票)。

那麽,我們隻好灰溜溜的呆在路邊,遠遠得看日落聖米歇爾山了。不過,路上沒車、路邊是漫漫田野,很是恬靜,除了山太遠看不真切有些遺憾之外,其他的浪漫感倒也沒遜色多少。

2)

第二天一早,我們再次來到了這裏。日光裏的聖米歇爾山,又是另一番風味。

3)


太陽很大,風也一樣大,見不到水,卻有海風的感覺。

停了車進去,走了好遠好遠,走過了一片田野,好多餐館、旅館,還有一個市場,才終於到了可以坐穿梭巴士的地方。這時候,我開始跟大朋友歎了,早知如此,當初多花點錢,住在裏麵就好,省停車費、省腳力、還靈活自由。

4)


坐車過了堤壩,下了車上了島,過了一段柵板路,進了城牆,就是陡峭的小路了。路通向修道院,而路邊是村落裏十五、十六世紀的建築。

5)


狹窄的小道

古時,這裏是凱爾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708年,亞夫航什主教歐貝,島上最高處修建一座神殿,奉獻給聖米歇爾大天使,此地便成為重要朝聖隻地,故稱米歇爾山。聖米歇爾是戰事之神,在中古世紀的宗教信仰中,具有不可小覷的重要性。

6)


公元
969年,本篤教會在此興建了隱修院,山下也逐漸發展出村落的形式。1211-1228年間,在島北部,又修建了一個以梅韋勒修道院為中心的6座建築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羅馬教堂的風格。島上還現存有11世紀羅馬式中殿和15世紀哥特式唱詩班席,13-15世紀的部分城牆和哥特式修道院圍牆等。

聖米歇爾山上設有堅固的堡壘和城牆,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成功地抵禦了英軍的攻擊,所以,他不僅是軍事建築的典範,更成為法國民族精神的象征。法國大革命以後,教會的修士遭到解散,隱修院 1863年均被充住作監獄,直到1874年才被視為曆史古跡,獲得大規模的整修,工程迄今持續進行。

進入Abbey修道院,通過具有防禦功能的守衛廳後,從大樓梯就直接攀爬到了第三層,也就是頂層的大平台。小路右方即是修道院附屬的教堂。

7)

聖米歇爾教堂:

聖米歇爾教堂的建造,從1017年投下第一塊基石到1080年落成,持續了60多個春秋。教堂分祭壇、耳堂和大殿三個部分。由於高低不平的山頂無法提供寬闊平整的地基,人們便沿山坡修築了幾處建築使教堂修建在同一個水平麵上。大教堂呈十字形,正麵是建有三扇拱門的大門廊,從門前的平台上即可俯瞰大海。教堂集羅馬與哥特建築藝術於一身,典型的羅馬風格大殿和哥特式的三層圓形祭壇。這種教堂的風格在諾曼底一帶很有代表性,曾經風靡一時。

大教堂建成以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朝聖者,把對大天使聖米歇爾的崇拜推向了巔峰;聖米歇爾山也更是披上了神奇的麵紗,在諾曼底無數教徒的嚴重無異於東方的耶路撒冷。由於聖米歇爾的無限感召力,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它一直是這一廣大地區行政管理與精神統治的支柱。

聖米歇爾山周圍通常是被廣闊的沙灘所包圍。平台正是俯瞰海灣美景的好地方。

8)


9)


10)


11)


在海水潮夕的作用下,
河水的入海口總是發生遷移。 據說,聖米歇爾山的海潮是很壯觀,看著這麽闊大的海灘,潮漲之下,很快就會沒入海水之中的,都可以想象那潮的迅猛。很遺憾,我們沒有機會看到這奇觀,隻好轉一段網上的介紹。

“聖米歇爾山所處的聖馬洛灣以漲潮迅猛聞名遐邇,最高潮與最低潮時海平麵的落差高達15米。由於海灣深水區不多且底部平坦,退潮時大海距離岸邊有1520公裏。通常漲潮的速度相當於一個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時4公裏,順風時速度則增加到每小時30公裏。因為聖馬洛海灣潮水如此"善變",流傳著許許多多可怕的故事,比如,會追趕騎士的漲潮,在巨大的流沙中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滿載貨物的馬車,陷入淤泥不能自拔而悲慘死去的旅人,等等。據說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戰爭中,曾有119名法國騎士躲避在修道院裏,依靠圍墻和炮樓,抗擊英軍長達24年,靠的就是它的天險,每天作戰就隻要守住半天,當潮水上來時,敵人就不敢再犯,而使得守軍得以休養生息。

潮水落差巨大,漲潮時速度驚人,如今,許多遊客就是衝著這潮汐的聲勢而來。過去,整個島嶼曾被海潮淹沒過,許多來此朝拜的人因此而喪生。在島的入口處,設有海潮漲落的時刻牌,漲潮時不允許遊客到海濱遊玩。最大的海潮到來時,退到18公裏之外的潮水,會以極其迅猛的速度奔湧而來。很多年來,漲潮時再也沒有淹沒整個島嶼,不過,如果有一天曾淹沒西西森林的海嘯再次奔湧而來,或許會再現昔日的景觀”

從觀景的大平台下來,就到了修道院的內院。

12)


修道院雖然經諸多建築師設計,但依然保持著樸實無華、古色古香的格調,令人無處不感受到本篤教徒那靜思冥想、嚴苛簡樸的苦行僧生活。

13)


內院及其回廊

14)


回廊是中世紀建築藝術的精品,其圓柱看似纖圓脆弱,但實際上它們卻支撐著回廊那專看風景的頁岩大屋頂。廊柱的排列錯落有致,其梅花形的格局使柱頭是對角拱頂的台基,從而形成了柱林之上的連拱廊。

15)

回廊經過設計,顯得特別輕巧,以雙排石柱錯開的排列方式,營造出變化多端的視覺效果。

通過回廊,穿過修道院的食堂就下了了第二層。那裏有過去用於接待國王也貴族的貴賓廳,有用於支撐上層修道院附屬教堂的、歌德式的巨柱地下小教堂,還有一隻建於1820年的巨大轉輪。巨輪仿自中古世紀工地建造專用的動力輪,在修道院被充作監獄期間,專門用來運送囚犯的食物。

從二層下來便到了一樓,位於貴賓廳正下方的施舍廳,使修士接濟窮人和各類朝聖者的地方。

看完出來就感歎,這裏的確是一座與眾不同的修道院,它的整體設計絕非其他任何修道院可以比擬的,是完全依據金子塔的山形,圍繞著花崗石山向上建設而成的。難怪小朋友又說那句,他在法國說得很多的話:那個時候,他們怎麽建的這個呀?

16)

最後給大家上張全景。你們猜猜這是進去之前、還是出來之後拍的,為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longhai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oon1210' 的評論 :

謝謝你美言。有點小好奇,這是兩年前的老帖子,這位妹妹還是大俠怎麽會現在看到的呢?
moon1210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
moon1210 回複 悄悄話 xiexie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幾篇一起頂了。

青清的旅行計劃做得無可挑剔,以後去玩心裏就有譜啦。
小泥山 回複 悄悄話 真不錯,很特別的地方!

謝謝長發,你真的很有心,分享這麽多旅行的細節,對以後要去的人很有參考價值。

最後這張照片,是你進去的時候拍的,因為所有的人都在往裏麵走,對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